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本期起,介绍颞骨CT的多平面重建。在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可以对颞骨水平位(轴位)CT断层进行不同片面的重建,可以显示在水平位和冠位CT不能全面反映的角度和结构,尤其在听骨的显示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本期重点介绍各个平面的听骨重建。  相似文献   

2.
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的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的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的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的侧颅底病变.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多平面容积重建在眼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中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MPVR)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使用GE HiSpeed DX/i螺旋CT对58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冠状扫描,轴位扫描及MPVR重建。观察眼外伤细节,并对不同扫描方式提供病变信息进行比较。结果:眶骨骨折时,冠状扫描可直接显示眶骨骨折直接征象。但眼球、晶体、视神经、眶周软组织损伤时。轴位扫描优于冠状扫描。而MPVR重建技术在提供轴位扫描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可显示冠状扫描的优势。结论:螺旋CT是诊断眼外伤最有效的手段。轴位 MPVR重建,可弥补单纯轴位扫描的局限性。较全面反映眼眶的解剖结构及眼外伤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眼眶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眼眶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对眶部外伤的诊断率。方法29例眼眶外伤在螺旋CT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冠状、矢状平面的重建,观察眶部结构、关系。结果轴位、冠状、矢状面重建图像对不同眶壁骨折的观察各有优势。冠状面主要显示视神经、眼外肌等软组织密度结构的断面;矢状面显示整条上、下直肌和视神经;轴位显示整条内、外直肌和视神经。轴位、冠状面、矢状面图像对球后出血等密度改变,实现三维立体观察。术后复查能直观了解眶壁修复、眼球复位的手术效果。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提供眼眶多角度的影像信息,对于眼眶外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起学习和讨论冠状位MRI的颞骨结构和影像学表现,通过对正常结构的了解,对了解颞骨冠状位结构的临床意义及进一步探讨颞骨病变有实用意义.本次冠位颞骨MRI的图像是从乳突的后缘向前递进,首先以乳突和乙状窦为最先出现的颞骨标志,然后出现内耳面神经垂直段,颈动脉等结构.大体层面可分为乳突层面、前庭层面、耳蜗层面.  相似文献   

6.
本节探讨颞骨骨折对面神经、内耳或中耳的损伤。图174是1例颞骨横行骨折,骨折线位于颞骨顶部,在上半规管的弓状隆起外侧。骨折未涉及到内耳及面神经管结构,但外伤后出现了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在眼部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运用螺旋CT对眼部异物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查,以期了解螺旋CT在眼部异物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52例可疑眼部异物患者,采用螺旋CT的横切、冠状位扫描、CT多平面重建和/或表面覆盖法重建。结果 发现眼内或眶内异物存留者20例,其中普通X线未显影而螺旋CT显影者8例,并可基本确诊异物的位置,漏诊1例。结论 螺旋CT对眼内、眶内异物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细小异物和重要部位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人视神经管新一代三维重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新一代CT技术重建正常国人视神经管;制定适用于眼科临床的各种参数;并评价不同重建方法。方法 (1)利用新一代16层螺旋CT,分别采取不同重建方法,进行视神经管的重建,比较其重建形态的一致性。(2)对21名正常国人42个视神经管解剖标志点进行测量。根据解剖学测量结果,选取合适的CT重建域值参数,并对其余测量点进行CT空间测量及检验。结果 (1)采用0.1mm密集重建后的CT影像更为精细。(2)多种CT重建技术可以反映视神经管的整体空间形态。(3)仿真内窥镜技术(VE)可以清晰显示视神经管的内部形态改变,所得影像的空间效果感及表面起伏立体感明显。(4)空间处理重建影像(In Space)技术结合旋转平面投影法,能测量各径线空间长度,是一种可靠的量化标准。(5)测得正常国人视神经管CF值,显示中段为视神经管最狭窄处。结论 新一代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手段:不仅能显示和测量视神经管的细微结构,还从空间毗邻关系方面,提供更多准确信息。这一方法在眼科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本期开始介绍内耳畸形,首先介绍前庭导水管扩大。在先天性耳聋中,前庭导水管扩大是目前最常见的内耳结构畸形。 1978年,Valvassori和Clemis通过3700例颞骨连续分层摄片发现其中50例有前庭水管扩大(直径〉1.5mm),称之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又称为先天性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EVAS)。双侧发生率为单侧的2倍,女性占优势(男女比例为2:3)。该研究中LVAS发生率为1.3%,另一研究显示,2683名因耳科疾患行X摄片或CT检查的患者中有26名为LVAS(1%)。有研究显示12%的聋儿为LVAS。  相似文献   

10.
从本期起,将讨论耳与颞骨MRI的正常影像学结构.MRI是在软组织的显影方面明显优于CT.颞骨的组织主要以骨质为主,一般情况下,颞骨CT检查可以显示颞骨的大部分组织结构,对耳畸形、慢性炎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颞骨内的内耳、面神经,颞骨周围的脑组织,颞骨外的神经肌肉组织只有借助MRI的显影才能得到清晰的显示.对颞骨肿瘤、颞骨相关的侧颅底肿瘤,主要依靠MRI观察其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优越性.方法120例眼眶爆裂性骨折螺旋CT容积扫描,在常规轴位图像基础上,通过多平面容积重建(MPR)得到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平面及三维重建(SSD)像,存储后照像。结果螺旋CT多平面容积重建像对所有眼眶壁均良好显示,而SSD像对合并眼眦突缘骨折显示较佳。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直接征象是眶壁骨连续性中断、粉碎和骨片分离、凹陷或塌陷及曲度失常,特异征象是“泪滴征”。结论螺旋CT轴面加MPR像能直观、全面和立体地显示眼眶爆裂性骨折各种CT征象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及多向调整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102眼)眼外伤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结果各种类型的眼眶骨折99眼,视神经损伤4眼,眼球损伤30眼,眶内软组织损伤38眼,以及眼内异物7眼均得出明确诊断。结论 MSCT容积扫描的多向调整MPR更能全面、准确对诊断眼外伤,为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是眼外伤影像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图222是一位女性患者的CT扫描及电测听检查结果。该患者因中耳炎多年,听力下降而就诊。水平位CT检查显示为典型的胆脂瘤表现。图A位于上鼓室顶层面,颞骨岩部可见上半规管二个脚形成的管腔,上鼓室扩大,外侧壁有硬化。上鼓室腔内有密度均匀一致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其边缘光滑,未充满上鼓室(上鼓室内可见未充满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14.
图234~236是中耳流脓40多年患者的资料。患者每年流脓多次,听力明显下降。手术证实为中耳胆脂瘤。 图234是该患者的颞骨水平位CT扫描图像。A为颞骨顶部平面,在岩尖部可见上半规管前脚、总角及后半规管。中耳和乳突顶部气房隔变厚,气房内软组织阻塞。B为前庭平面,内听道前外侧可见迷路段面神经管,通向膝状神经节。膝状神经节向后有面神经水平段,达水平半规管部位。鼓窦及上鼓室呈阻塞性改变,上鼓室内有锤骨头及砧骨短突,锤骨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不同窗化观察,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46眼)经手术证实的眼内异物行螺旋CT薄层扫描后,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分别在软组织窗和骨窗下进行金属异物最大径的测量,将测量值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所有异物通过MPR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骨窗下观察金属异物形态及对异物的测量值较软组织窗准确,与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眼内异物的三维定位有重要价值,眼内金属异物大小的测量应以骨窗为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眼部外伤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8例病人中,均伴不同程度的眼眶骨折,合并视经管骨折8例,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4例,内壁为蝶窦壁3例,筛窦壁1例,外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1例,通过三维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重建显示准确,多平面重建定位好,3D重建显示骨折直观、立体。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对临床论断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耳显微外科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耳显微外科是建立在耳和颞骨的显微应用解剖、耳和颞骨的高分辨影像学诊断和显微手术技术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耳显微外科学重点研究是耳的显微应用解剖、手术入路和耳功能结构的重建.在国际上,耳显微外科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技术,耳鼻喉科医师都必须经过耳显微外科的基本训练.从总体状况看,我国耳显微外科还不够普及.传统的手术仍在大部分医院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眼部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眼科手术证实的眼部异物12例(13眼)。采用螺旋CT进行眼眶轴位薄层扫描,并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所有异物定位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眼部异物的三维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淋巴囊肿瘤(ELST)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内淋巴囊或内淋巴管的低级别神经外胚层肿瘤,生长缓慢,呈浸润性破坏颞骨,可累及内耳、面神经、颈静脉孔甚至颅内,导致听力下降、眩晕、耳鸣、面瘫等。ELST可散发或是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综合征)的一部分,其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式根据肿瘤的临床分级而定。术前常规进行电测听、颞骨高分辨率CT、颞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内耳MRI造影检查,累及血管者术前还应行磁共振动/静脉成像。疑似VHL综合征的患者术前应行基因检测、眼底及腹部超声检查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ELST有局部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应定期随访。本文结合我们诊治ELST的临床经验,介绍ELST的诊断、临床分级、术式选择及预后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软组织的CT改变.方法 应用眼眶CT冠状位层面扫描,结合横轴位和矢状重建层面,分析眼眶内各种软组织的改变.结果 眼外肌除与周围有粘连和嵌顿外,还可见自身有形状、厚度、位置、长轴旋转等改变;内壁骨折极少引起内直肌嵌顿,下壁骨折中下直肌嵌夹及疝出则常见;未成年人下直肌嵌夹及疝出较成人常见;CT横轴位和冠状位,以及矢状重建在观察软组织变化中价值不同.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软组织改变是多样的,CT冠状位层面对观察该病软组织,特别是眼外肌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