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μ阿片受体功能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μ阿片受体识别选择性配基的区域还有争论 ,受体的TM内氨基酸的空间取向影响选择性配基的亲和性。阿片受体活性的调节可能并没有涉及到它们将GTP和G蛋白相联系的能力 ,以及相继的异源三聚体的解离能力。激动剂诱导的 μ受体的磷酸化与受体的脱敏是否相关尚无定论。μ受体细胞内过程需要形成多蛋白复合物 ,形成受体信号复合物的细胞蛋白募集很重要。通用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受体基因的转录是很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δ阿片受体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δ阿片受体研究进展。方法应用功能表达、受体结合、基因定位突变、构建嵌合受体等方法。结果和结论克隆出δ阿片受体,为372个氨基酸,属G蛋白耦联受体,存在7次跨膜结构。δ阿片受体中的天门冬氨酸95(Asp95)残基和Asp128残基处于受体结合位点的关键区域。δ阿片受体中的赖氨酸(Lys108)残基阻止DAMGO与δ受体的结合;δ阿片受体的第3个细胞外环决定了δ受体激动剂对δ受体的选择性。δ受体第4跨膜域中的丝氨酸(Ser177)被突变可使经典拮抗剂呈现激动剂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阿片受体的研究已有40年历史。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阿片肽分布于大脑和外周组织,在调节内分泌、心血管、疼痛、呼吸、应激反应、体温调节、胃肠和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阿片类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后,通过蛋白激酶、钙、钾通道、钙调蛋白激酶Ⅱ、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和丝裂原激酶等复杂而庞大的信号转导及调节控制系统进行转  相似文献   

4.
阿片受体是阿片类镇痛药的重要作用靶点,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大部分依赖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指数窄并且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常常伴随着一些严重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等副作用。深入认识阿片受体高分辨率结构特点,有助于一些基于结构研发的方法中开发治疗疼痛及成瘾药物。研究阿片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个体间对阿片类药物反应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阿片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底至1993年初,μ,δ和k阿片受体cDNA相继克隆成功,使阿片受体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μ,δ和k受体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三种受体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0%左右。三种受体mRNA分布与其受体蛋白的分布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例外。核苷酸突变和嵌合体的构建,对受体结构和功能关系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尽管不能与阿片受体发生相互作用,但能对阿片药理作用产生重要的调节.特别是有些药物能对阿片功能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即增强阿片镇痛,对抗阿片耐受和躯体依赖.我们将这些不与阿片受体发生作用,但具有双向调节阿片功能的药物称之为双向阿片功能调节剂(biphasic opioid function modulator,BOFM).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认定胍丁胺就是一个典型的双向阿片功能调节剂.胍丁胺本身有弱的镇痛作用,它能增强吗啡镇痛,对抗吗啡耐受和依赖:胍丁胺产生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与抑制阿片长期作用下在阿片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的代偿性适应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7.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与成瘾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迅速。目前 ,人们已发现 μ、δ、κ、ORL1、ε、σ、λ、ι和ζ9种阿片受体 ,且每种受体均有不同的亚型。在这9种受体中 ,研究最多的是 μ、δ、κ、ORL1 ,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进展 ,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药理学的角度就 μ、δ、κ、ORL1阿片受体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1 μ-受体1993年 ,Wang[1]等报道成功克隆了 μ-受体 ,到2000年已发现7种 μ-受体亚型 [2] ,它们是MOR -1的10个外显子多种组合形成的。其组成结构分别为MOR -1(外显子…  相似文献   

8.
阿片依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机体长期接触阿片类物质后产生的代偿性适应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 ,NMDA受体拮抗剂、抗体和反义核酸能抑制阿片躯体和精神依赖。该文从神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 ,综述了NMDA受体作用系统与阿片受体作用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NMDA受体参与阿片依赖的分子机制 ,并评价了NMDA受体拮抗剂及其他相关物质治疗阿片依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阿片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阿片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金昔陆1池志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中国图书分类号R971阿片(Opium)是一个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的镇痛药,从中能提取出其主要有效成分吗啡。人们在长期为克服吗啡的成瘾性而进行大量其化学结构改造的研究中认识...  相似文献   

10.
阿片受体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类药物结合的靶点,阿片受体激活后对神经系统、免疫及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阿片受体在反复激活后,容易出现耐受,导致阿片成瘾。受体的内吞和再循环对受体复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受体的泛素化修饰参与了GPCR的转运过程,并且多数配体作用于阿片受体后,受体的泛素化水平明显升高。将阿片受体的泛素化位点突变后,对不同阿片受体亚型的内吞和降解过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了阿片受体的信号转导过程。本文着重对阿片受体3种亚型的泛素化修饰特点及泛素化对受体转运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MOR细胞内的磷酸化位点主要位于C-末端,本研究筛选细胞内与MOR的C末端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以研究其对MOR磷酸化、内吞、脱敏及复敏等过程的影响。方法:BaeterioMateh 细菌双杂交,为新发展起来研究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有效方法。PCR法扩增目的片断,双酶切后与载体连接。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结果:以大鼠MOR(rMOR)cDNA为模板,PCR扩增C末端(末端340—398氨基酸)作为诱饵融合于pBT载体的入阻遏蛋白(λcI)上,命名pBT—C。Western Blot证明该诱饵蛋白表达正确。大鼠脑cDNA文库融合到pTRG载体的RNA多聚酶的α亚单位的N末端。两种重组质粒共同转入Screening Reporter报告菌后接种于选择性筛选培养基。共筛选得到154个克隆,通过双选筛选平板进一步确证为124个克隆。将双选得到的克隆与诱饵质粒分离,诱饵与阳性克隆两两共转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再筛选以验证此克隆确实依赖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排除自身激活作用。二次筛选确证19个阳性克隆,部分测序结果显示阳性克隆包括代谢相关氧化还原酶、肌动微管微丝形成相关蛋白、参与蛋白磷酸化的蛋白、热休克蛋白以及保守的跨膜受体等。结论:MOR的C-末端除了与蛋白激酶相互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其他蛋白有相互作用。这就提示依赖与耐受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其他蛋白参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RGS蛋白对阿片受体-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调节;阿片受体长期激活对细胞内钙离子、细胞浆酸碱度以及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以及阿片受体不通过G蛋白对细胞膜外向整流钾通道的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13.

疼痛是机体在受到伤害时的一种反馈而产生令人不快的主观感受,起到警示机体存在实质性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的作用。治疗和缓解疼痛的主要药物是阿片受体激动剂,而传统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存在阿片样副作用(包括成瘾性、耐受性、呼吸抑制性等),从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科研工作者寻找出许多规避副作用的策略,着重介绍在μ-阿片受体激动剂的设计和应用中消除阿片样副作用的传统策略和新型策略,简要介绍κ-阿片受体激动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镇痛药的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了κ阿片受体及其与非肽类激动剂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细菌视紫红质为模板,模建κ阿片受体七个跨膜区的三维结构,将五个高活性非肽类激动剂对接以螺旋区内,研究作用机制。结果:(1)四氢吡咯环氮原子与Asp138羧基成氢键;(2)乙酰胺羰基氧与受体Ser187间存在在氢键作用;(3)与乙酰胺相连的疏水基团处于由Val239,Val1236,Phe235,Val232,Leu186和Trp183构成  相似文献   

15.
k阿片受体及其激动剂的药理特性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Goldstein等首先应用立体专一性结合实验发现了阿片受体,从而揭开了阿片受体的研究序幕。近20年来,阿片受体的研究成为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以及整个神经生物学研究中一个极为活跃的领域。阿片受体和阿片样物质受到极大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希望找  相似文献   

16.
17.
1973年阿片受体一经发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证实它涉及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病理调节过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自从1993年受体基因被相继成功克隆后,对阿片受体相关研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阿片受体的种类、结构及其分布1.1阿片受体类型及内源性配体已证实阿片受体至少存在三种类型,即Mu(μ)、Kappa(κ)及Delta(δ)受体。虽然推测每种受体还存在多个亚型,但迄今尚未克隆出亚型受体的基因。μ、δ、κ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分别为内吗啡肽犤1犦、脑啡肽和强啡肽…  相似文献   

18.
阿片受体克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阿片肽是一类结构相似的神经调质,通过神经系统的膜受体对疼痛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阿片受体可分为μ、δ、κ3种类型,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药理特性、解剖定位和功能特性。阿片受体克隆成功打开了将重组DNA技术运用到受体水平的通路。本文以克隆受体为主题,集中讨论阿片受体的分子克隆和功能特性,在分子水平上对阿片肽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Kappa阿片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郑志兵,焦克芳,李松(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在近十年里,由于三种不同阿片受体亚型mu,kappa和delta的发现而掀起了研究阿片药物化学的热潮[1~6],人们期望从此获得发现新型镇痛药物的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类经典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已有大量研究阐述了阿片受体的功能,除调节疼痛、依赖和情绪外,阿片受体还介导多种生理效应,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及病理活动。已发现4种主要的阿片受体亚型(μ,δ,κ和ORL1),它们在作用特点和脑区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其所介导生物效应的不同。基于阿片受体不同亚型功能的差异,开发相应特异性靶向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