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为肺部疾病高发危险人群,糖皮质激素疗法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但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有人主张减少该疗法的应用,对此本文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邵璐  王恩举  夏申宏 《淮海医药》2013,31(2):133-13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3月呼吸科64例住院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病、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COPD严重的并发症,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可增加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产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照组64例等量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慢性肺部疾病12例(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例(35.94%)(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3.1)d、(11.2±5.1)d,均低于对照组的(12.9 ±9.6)d,(26.1±11.7)d(均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2.8±6.7)d,与对照组的的(14.0 ±6.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多  陈思宇  邓述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39-124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老年病人和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病人多见。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与肺部对有害气体(颗粒)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能短期改善肺部功能和缩短住院时间;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或减少全身用药的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正在增加,其治疗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群体较为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对患儿的生存及远期生活质量均有重大影响。糖皮质激素是防治新生儿BPD的关键药物,但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给药方案,需权衡各方案的疗效及可能产生的风险。本文对糖皮质激素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机的把握、不同给药途径及剂量选择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中总结目前糖皮质激素治疗BPD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证据表明,生后晚期静脉使用7~10 d中低剂量(<4 mg/kg)地塞米松是防治BPD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方案。为了降低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风险,局部给药的方案(吸入用布地奈德,400~1 000μg/d,疗程≥14 d)近年来正逐步兴起,可能与降低BPD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更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肝癌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该院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间行手术治疗的218例肝癌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47例)和正常组(171例),对年龄、肥胖、吸烟史、既往呼吸道疾病史、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留置胃管时间等18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肥胖、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等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如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多见,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探讨COPD患者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降低COPD患者的病死率,我们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真菌感染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印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46-1147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矽肺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呼吸道真菌感染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采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5d疗法,对照组采用14d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而5d短期疗法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后遗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34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急性期后2个月胸部X线平片或肺部CT表现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儿为遗留肺部后遗症患儿,对照组为无后遗症的患儿,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热程、症状、体征、肺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抗生素、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肺不张30例、支气管扩张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热程>10d、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位于右上肺、X线显示有大片阴影、患儿存在肺外并发症者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性较高,其中胸腔积液是患儿出现肺部后遗症较强的危险因素(OR =7.684,P<0.01).结论 患儿热程>10 d、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位于右上肺、X线显示有大片阴影、患儿存在肺外并发症者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性较高,临床治疗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curosurf)对4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NRDS)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注入curosurf(200mg.kg-1.次-1)为治疗组;另外23例注入curosurf(100mg.kg-1.次-1)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吸入氧浓度变化、血气变化、氧疗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和血气分析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治疗4小时以后治疗组吸入氧浓度、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部感染和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呼吸支持时间、总氧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总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应用足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小剂量比较,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短,肺部感染、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而不增加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熊丽  张连红  孙婷 《安徽医药》2017,21(7):1266-1269
目的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早产儿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部感染早产患儿158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早产儿139例,先对纳入的所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使用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时体质量、1 min Agar评分及是否患基础疾病、昏迷、雾化吸入、插管方式、上机前48 h 使用抗生素、无创正压通气、痰培养细菌阳性、P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静脉营养及吸氧时间等15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只有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和昏迷是P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851、2.048和6.357.结论 通过对早产儿肺部感染患儿危险因素研究分析,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PICU内早产儿罹患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减少SMA感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某三级综合医院确诊的SMA临床感染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未发生细菌性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与SMA导致临床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资料12项,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部基础疾病、心血管基础疾病、qSOFA评分、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等7项因素与SMA临床感染显著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肺部基础疾病(OR=12.009,P=0.005)、心血管基础疾病(OR=5.082,P=0.018)、机械通气(OR=6.373,P=0.033)、低蛋白血症(OR=14.998,P=0.017)是SMA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积极改善患者肺部基础疾病和心血管基础疾病,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机械通气等侵袭性操作,有利于降低患者SMA临床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对氧的依赖。BPD 与多种不良预后有关,包括死亡、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等,并且被认为是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1] 。虽然新型BPD 的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但在生后2 年内,仍有多达50% 的BPD 患儿会因呼吸系统疾病再次入院。此外,与无BPD 病史的早产儿比较,即便是没有并发疾病的BPD 患儿,其在学龄期更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症状及肺功能异常[2] 。尽管目前有产前激素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保护性机械通气以及优化的营养支持,但BPD 在存活早产儿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美国每年有1.0 万~1.5 万例新增BPD 患儿,在我 国尚无确切的早产儿BPD 发病率的报道。有对我国10 家医院为期3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BPD 发病率为1.26%,且主要见于胎龄<32 周,尤其是<30 周的早产儿[3] 。由于BPD 的多种不良预后严重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因此,BPD 的防治策略是目前新生儿疾病研究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BPD 的防治,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管理、营养支持等方面有相对一致的诊治意见,然而有关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GC 防治BPD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5例ICU脑出血患者,统计年龄、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开放气道方法与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14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3d以及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开放气道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住院时间≥14d、合并COPD、昏迷、使用呼吸机时间≥3d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均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患者年龄超过60岁,既往有吸烟史以及住院时间超过14d,住院期间通过有创方式开放气道并使用呼吸机超过3d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30日入住我院内科的72例,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程、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联合使用、低蛋白血症、两种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COPD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常常是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早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张伦碧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750-175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治方法,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8例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使用抗生素与激素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4例(70.5%),好转9例(23.7%),无变化3例(2.6%),死亡2例(3.2%),总有效率为86.8%(33/38)。老年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营养不良、有创检查和治疗等因素有关。结论合理、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并发症,减少有创操作,特别是规范社区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更有效地减少老年COPD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老年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纳入227例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真菌感染将所选对象分为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营养不良、并发呼吸衰竭、年龄、COPD分级均与COPD急性加重老年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真菌感染组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年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蛋白、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老年患者控制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抑制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以及应用种类同时加强营养支持能够使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Curosurf)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作用。方法NCPAP组22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Curosurf[100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22例常规机械通气病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及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论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12、24h,两组患儿的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nCPAP组肺部感染及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NCPAP组的氧疗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机械通气组,住院费用低。结论NCPAP、Curo-surf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常规机械通气相比,具有肺部感染、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