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目前研究表明,多种人类肿瘤大量表达的PD-L1分子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其机制主要在于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PD-L1分子,与T细胞上的受体PD-1的结合,传递负性调控信号,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凋亡和免疫无能。本文着重探讨PD-L1分子在肺癌细胞株上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杀伤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s,并经凋亡肿瘤细胞和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刺激获得成熟DCs,与自体T细胞共育后获得肿瘤特异性CTL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细胞上PD-L1分子的表达;JAM法和单抗阻断实验分析CTL细胞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经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成熟DCs可诱导自体T细胞分化为肿瘤特异性CTL;H1299高表达PD-L1分子(90.3±4.2)%,而A549低表达PD-L1分子(19.4±5.2)%;CTL对A549具有高效特异的杀伤力,而对H1299不能高效杀伤;联合应用PD-L1单抗可促进CTL对H1299的杀伤作用和IFN-γ的分泌(P<0.05)。结论在肺癌细胞株上表达的PD-L1分子,可降低CT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淋巴瘤组织中PD-1的表达与外周血中初始和记忆T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20例PTCL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PD-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OP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和CD8+CD45RO+T细胞的比例,分析PD-1的表达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PD-1、PD-L1蛋白在PTCL患者中表达升高,PD-1阳性患者疗效较差.PD-1阳性患者中CD4+T细胞、CD8+T细胞明显低于PD-1阴性患者;PD-1阴性组患者CD4+CD45RO+、CD8+CD45RA+、 CD8+CD45RO+T细胞明显高于PD-1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CL患者中存在PD-1/PD-L1蛋白的表达异常,PD-1阳性患者存在更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顺铂对肺鳞癌肿瘤免疫微环境模型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及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顺铂(0、05、1、2、4、8 mg/L)处理对NCI-H520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影响。分别将顺铂(1.0 mg/L)预处理前后的NCI-H520细胞与活化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孵育,共分为6组:T-为仅有未经顺铂处理的淋巴细胞组;T+为仅有经顺铂预处理的淋巴细胞组;T-H-为未经顺铂处理的淋巴细胞与未经顺铂处理的NCI-H520细胞系共孵育组;T-H+为未经顺铂处理的淋巴细胞与经顺铂处理的NCI-H520细胞系共孵育组;T+H-为经顺铂处理的淋巴细胞和未经顺铂处理的NCI-H520细胞系共孵育组;T+H+为分别经顺铂处理的淋巴细胞与NCI-H520细胞系共孵育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CD4+及CD8+T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分泌情况。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顺铂可呈浓度梯度抑制NCI-H520细胞增殖;顺铂处理组较未处理组NCI-H520细胞系表面PD-L1表达上调(P<0.05);各组CD4+及CD8+T细胞亚群中,PD-1+T细胞的凋亡率高于PD-1-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经顺铂预处理的NCI-H520细胞共孵育组相比,与经顺铂处理的NCI-H520细胞共孵育后,CD4+及CD8+T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且IFN-γ分泌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可能通过诱导肺鳞癌细胞系PD-L1表达抑制免疫微环境,为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抗PD-L1靶向治疗肺鳞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 OXA)联合PD-1 抗体对结肠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选用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HT-29,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PD-L1 的表达。采用T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检测OXA预处理HCT-116 细胞联合PD-1 抗体作用后细胞因子分泌及CD4/CD8 亚型变化。建立BALB/c 小鼠的结肠癌细胞CT26 移植瘤模型,用OXA联合PD-1 抗体治疗,评估其抗肿瘤活性;同时采用CD8 抗体清除小鼠CD8+T细胞,评估CD8+T细胞在OXA抗肿瘤中的作用。结果:OXA能够显著上调结肠癌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OXA预处理后的结肠癌HCT-116 细胞和T细胞共培养后,与单纯培养的T细胞相比,能降低其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TNF的水平(均P<0.05)及体系中CD4+记忆性T细胞和CD8+TEMRA比率(P<0.05)、增加CD4(+ P>0.05)和CD8+(P<0.05)初始T细胞比率;联合PD-1 抗体后,与OXA预处理的HCT-116 和T细胞共培养组相比,T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 和IL-10含量(P<0.05)以及CD8+ TCM和TEMRA比率增加(P>0.05)。体内抑瘤实验表明,OXA联合PD-1 抗体可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抑瘤率显著高于单用OXA组和αPD-1 组(58.2% vs 25.6% 、29.1%,均P<0.05);清除CD8+ T细胞后,OXA的抗肿瘤活性由68.4%下降到46.2%(P<0.05)。结论:OXA联合PD-1抗体具有联合增效的作用,同时CD8+T细胞在OXA的抗肿瘤活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肺癌患者均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或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于治疗前1天、治疗1周期结束、治疗4周期结束时进行静脉血采集,治疗4周期后进行CT或MRI检查评价肿瘤大小,将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患者归为免疫应答组 ,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归为免疫无反应组。评估PD-1抑制剂治疗对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 细胞、Treg 细胞及 Th1/Th2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5)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Th1/Th2细胞、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Treg细胞、NK细胞、IL-4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期和4周期后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4周期后,40例入免疫应答组,10 例入免疫无反应组,治疗有效率为 80%。与治疗无反应组比较 ,免疫应答组血清 CD3+T 细胞、CD4+T 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免疫应答组患者经4个周期治疗后,与PD-L1低表达(<50%)患者(8例)比较,PD-L1高表达(≥50%)患者(32例)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能够影响晚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细胞分布,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恶性胸腔积液中CD8+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8reg)的表达,探讨其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同步采集30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20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另采集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中CD8+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表型、百分比,分析其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中T8reg占总CD8+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2.20±0.25)%vs(0.38±0.05)%,P=0.018],亦高于自身外周血组[(0.52±0.06)%,P=0.000],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中T8reg的比例高于正常健康者外周血中的比例[(0.52±0.06)%vs(0.31±0.04)%,P=0.005].而良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外周血(0.34±0.04)%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三组中T8reg细胞的数量占总CD8+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升高,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8reg高、低表达水平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5、19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PE中T8reg的表达水平、肿瘤大小是影响MPE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18、0.006).结论 肺癌伴胸膜转移患者的MPE及其外周血T8reg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MPE中T8reg细胞表达下降预示MPE患者生存率会明显改善,提示CD8+CD25+Foxp3+T细胞在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免疫治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有利切入点,为临床免疫治疗介入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23例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完成连续5个周期的化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化疗过程中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如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比率,T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PD-1、PD-L1、CD137、CTLA-4、CCR-4、LAG-3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分析多周期过程中,上述指标动态变化趋势。  结果  在肺癌患者多个周期的化疗过程中,机体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水平下调,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PD-1、CTLA-4和CCR-4随治疗进行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癌患者在多个周期的化疗中,实施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化疗中后期针对免疫检查点高表达患者,联合应用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或CCR-4抗体可能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别取90例NSCLC(50例鳞癌、40例腺癌)患者新鲜血液,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免疫磁珠法获得CD8+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D-1+CD8+T细胞的表达率;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肺鳞癌组、肺腺癌组、健康对照组的PD-1+CD8+T表达阳性率依次为(18.32±5.20)%、(18.68±5.41)%和(7.44±2.59)%,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58.344,P<0.001);PD-1+CD8+T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临床分期越高,PD-1+CD8+T表达阳性率进行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875,P<0.001);PD-1+CD8+T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PD-1在NSCL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高表达,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提示PD-1分子可能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PD-L1相互作用而抑制CD8+T细胞功能,导致肿瘤进展,从而参与NSCLC免疫逃逸过程,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PD-1)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一种表达在T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抑制性受体.PD-1及其配体PD-L1(B7-H1/CD274)、PD-L2(B7-DC/CD273)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PD-1/PD-L1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存活和效应功能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凋亡,促进CD4+T细胞向Foxp3+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抗PD-1单克隆抗体(BMS-936558等)及抗PD-L1单克隆抗体(BMS-936559等)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突破,免疫靶向治疗将会成为其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anti-PD-1(scFv)/IL-15/IL-15Rα-sushi (简称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结合PD-1 的能力及其对NK/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人anti-PD-1(scFv)基因和人IL-15/IL-15Rα-sushi 融合基因,经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UC57-PD-S15,用LipofectamineTM 2000 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收获细胞培养液上清,用Wb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DS15融合蛋白的表达;用不同配比的PD-S15/X-VIVOTM15 培养液对PBMC和TIL 分别诱导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S15 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结合PD-1 的能力和对PBMC增殖及CD3+CD8+、CD3+CD4+、CD3-CD56+各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用细胞计数法检测PD-S15 融合蛋白对TIL 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pUC57-PD-S15 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HEK293T细胞,目标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55 000,符合预期。PD-S15 融合蛋白体外具有PD-1 特异性结合能力(P<0.05)及NK/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P<0.05);与经典TIL 培养方案相比,PD-S15 培养方案体外活化扩增T细胞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PD-S15 融合蛋白体外能够特异性靶向PD-1 分子并快速扩增NK/T细胞,为后续从肿瘤组织内或外周血中选择性扩增CD8+PD-1+抗原特异性T细胞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人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3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女性血清及组织匀浆中E2、P、T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ULT1E1蛋白的表达.结果:肌瘤组血清E2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女性组(P<0.05),其T含量则明显高于健康女性组(P<0.05),P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匀浆中E2含量显著高于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P<0.01),其P、T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肌瘤组织中SULT1E1蛋白表达与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5),肌瘤组织与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中SULT1E1蛋白定量表达与相应组织匀浆中E2含量分别呈负相关(r=-0.533,r=-0.498,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子宫肌瘤组织局部SULT1E1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凯  张洁  任婧婧  王修杰  杨洪亮  林苹 《癌症》2009,28(3):225-231
背景与目的:Na^+-K^+ATP酶B1亚基基因ATP1B1在高分化的肿瘤细胞中表达高,低分化的表达低,并且ATP1B1的表达与细胞紧密连接和上皮细胞的极性有关。因此,我们构建了特异性干扰ATP1B1 mRNA的短发夹RNA,以探讨干扰ATP1B1对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干扰ATP1B1 mRNA的短发夹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ATP1B1 mRNA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以及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等方法观察ATP1B1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瞬间转染后24h,sh150,sh295,sh562,sh765干扰位点及shNC对SGC-7901细胞ATP1B1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60.87±4.38)%,(44.93±2.24)%,(49.28±2.02)%,(52.17±2.60)%,(3±0.15)%,4个位点对ATB1B1 mRNA均有抑制效应。150位点对ATB1B1基因的抑制效应强于其它3个位点,用作后续实验。G418筛选后,获得了具有稳定干扰ATP1B1 mRNA效应的细胞株shATP1B1-7901,RT-PCR初步分析,sh150位点对ATP1B1-7901细胞的ATP1B1 mRNA的抑制率为(85.72±5.22)%,与阴性对照组的(3.3±0.22)%相比,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hATP1B1-7901细胞中ATP1β1 mRNA的抑制率为(87.53±3.23)%,高于阴性对照组shNC-7901的(4.17±0.33)%,P〈0.05。MTT法细胞增殖实验中,第三天后,shATP1B1-7901细胞的增殖率大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ATP1B1-7901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大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周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TP1B1-7901稳定株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68.50±2.65)%,大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及其联合作用与新疆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方法检测107例食管癌患者和204例非食管癌患者的CYP1A1(rs1048943、rs4646421和rs4646903)和GSTM1(缺失型和rs2071487)的基因型。结果CYP1A1基因rs1048943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2,P=0.019)。与A/A基因型相比,GG+AG基因型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OR=1.79,OR95%CI:1.10~2.92);GSTM1基因缺失型和非缺失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69%、31.31%和48.39%、51.61%,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P=0.001;OR=2.34,OR95%CI:1.40~3.91)。结论CYP1A1基因rs1048943位点多态性和GSTM1基因缺失型与新疆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肺癌人群中某些肺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原发性肺癌组和住院对照组(各163例)的CYP1A1、GSTM1基因的多态性、基因型分布频率和交互作用。结果 CYP1A1突变型和GSTM1基因缺陷型EGSTM1(-)]频率分布分别为36.8%、65.0%(病例组)和19.0%、48.9%(对照组),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12.82,P=0.000;χ^2=9.78,P=0.002)。CYP1A1突变型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8,95%CI为1.51~4.08)。GSTM1(-)者患肺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03,95%CI为1.30~3.17)。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1A1突变型/GSTM1(-)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8%和8.0%,二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23.883,P=0.000)。CYP1A1突变型/GSTM1(-)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4.90,95%CI为2.50~9.83)。无论是在肺癌组还是在对照组,CYP1A1突变型/GSTM1(-)和CYP1A1非突变型/GSTM1(-)在性别间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肺癌组χ^2=0.797,P=0.372;对照组χ^2=0.670,P=0.761)。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与肺癌易感性有关(χ^2=14.197,P=0.000),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3,95%CI为1.50~3.62)。CYP1A1突变型与吸烟关系的协同分析发现,携带CYP1A1突变型基因的吸烟者较携带CYP1A1突变型基因不吸烟者易患肺癌(OR=4.44,95%CI为2.40~8.32,χ^2=23.843,P=0.000)。GSTM1(-)与吸烟关系的协同分析中也发现,携带GSTM1(-)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7.32,95%CI为3.39~15.50,χ^2=36.708,P=0.000)。结论 CYP1A1突变型和GSTM1(-)是内蒙古地区肺癌的易患因素,二者对肺癌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吸烟与肺癌的易感性也有关,CYP1A1突变型、GSTM1(-)与吸烟在肺癌的发生上也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肺癌化疗疗效与肿瘤的基因表达有关,本研究拟探讨ERCC1、RRM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访57例临床Ⅱ-Ⅳ期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术后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者39例(化疗组),未化疗者18例(未化疗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RRM1表达,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彻底程度、术后辅助化疗与否、ERCC1表达水平为影响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子.ERCC1低表达组中化疗组和未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个月和21个月(P=0.088),ERCC1高表达组中化疗组和未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个月和12个月(P=0.018).RRM1低表达组中化疗组和未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个月和22个月(P=0.010).RRMI高表达组中化疗组和未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和21个月(P=0.092).结论 ERCC1高表达、RRM1低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更能从术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中受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联研究的文献,对入选文献以OR为效应指标,应用RevMan4.28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352例胃癌病例和186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值为0.73(95%CI=0.60 ̄0.91),按人群分层后,中国人群合并OR值为0.54(95%CI=0.31 ̄0.94),其他人群合并OR值为0.83(95%CI=0.69 ̄1.01)。[结论]CYP2E1突变基因型(c1c2或c2c2)是胃癌的保护因素,但这一结果有待进一步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病例对照或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蛋白Kiss-1和KAI-1在人胆囊癌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技术研究Kiss-1和KAI-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转移病例2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Kiss-1、KAI-1在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两者的表达下调与胆囊癌的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Kiss1与KAI-1的阳性表达均与胆囊癌的Nevin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00),且胆囊癌中的Kiss-1的阳性表达与KAI.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19,P=0.001)。提示Kiss-1与KAI-1均与胆囊癌的高转移潜能相关。结论:Kiss-1或KAI-1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侵袭和转移潜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检测Kiss-1与KAI-1的表达可能对早期发现胆囊癌和评价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与目的:利用H202作用于11型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析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的形成,探讨修复基因hMTH1与hOGG1在DNA氧化性损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在A549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0、100、200和300 μmol/L的H202孵育不同时间(0、6、12、18和24 h)后,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技术、核酸内切酶切割法及RT-PCR技术分析细胞8-oxo-dG水平、8-oxo-dG修复酶活性及hOGG1和hMTH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200、300 μmol/L H202 浓度时均能使A549细胞DNA的8-oxo-dG水平增高(P<0.05或P相似文献   

20.
李翀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3):774-776
由于端粒酶是永生化细胞和绝大多数肿瘤细胞持续分裂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阻滞端粒酶表达及其活性成为肿瘤治疗的作用靶点,但研究证实仅阻滞端粒酶的活性还不能达到抗肿瘤的理想效果。近期研究发现了肿瘤端粒长度的正调控因子-Tankyrase 1(TANK 1),它与端粒延长的抑制因子—端粒结合蛋白Ⅰ(TRF 1)共同作用使端粒维持在一特定长度,保证了肿瘤细胞持续生长繁殖。TANK 1 的发现成为联系端粒酶与TRF 1 作用的桥梁,由于该酶是调控端粒复制中最为明确的一环,因此成为细胞癌变、肿瘤演进及癌症靶标治疗的新热点。现对TANK 1 作为分子靶器在肿瘤发生、演进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