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医文献对食管癌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范畴。早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七经》就有“咽”病的记载,“咽”病即“噎”病。《黄帝内经》记载了“膈病”的症状和病因病机,后世医家对食管癌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进行了充实和完善。1对食管癌病名的认识与食管癌症状相似的中医病名有“噎”、“噎食”、“噎塞”、“膈”、“膈塞”、“膈气”、“噎膈”等,其中“噎膈”一名,最早见于《济生方》。《内经》以后,许多医家曾对“膈”和“噎”进行了区分和比较,如《诸病源候论》有“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噎和“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五膈…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属疑难重病 ,属中医“噎膈”之范畴。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统计分析 ,探索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证治规律 ,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1 病因之虚郁痰瘀说及以虚为主论关于本病的成因 ,古代医家多责之于虚、郁、痰、瘀四端。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 :“膈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诸病源候论》曰 :“忧恚则气结 ,气结则不宣流 ,使噎”。李用粹《证治汇补》谓 :“胃脘之血 ,为痰浊所致 ,日积月累 ,渐成噎膈反胃。”朱丹溪也曰 :“噎膈反胃虽各不同 ,病出一体 …  相似文献   

3.
漫话食道癌     
<正> 现代医学所谓之食道癌,当属中医噎膈的范畴.而噎膈是中医内科风、劳、膨、膈四大证之一,病至晚期,缺乏治疗善策,每可危及病者生命. 食道癌之病因,现代医学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内经》曰:“一阳发病,其传为膈”,“三阴结,谓之膈”.其表现主要是饮食难下,膈咽不通,食则呃逆.主要责之脾胃,阴阳不和,膈塞不通.《医宗金鉴》曰:“三阳热结,伤津液干枯,贲幽不通,贲门不纳为噎膈……贲门干枯则纳  相似文献   

4.
启膈散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程钟龄)之《医学心悟·第三卷·噎膈》.该方由沙参三钱、丹参三钱、茯苓一钱、川贝母(去心)一钱五分、郁金五分、砂仁壳四分、荷叶蒂二个、杵头糠五分共八味药物组成。启者,具有打开、开启之意;膈者,指胸膈言。程氏将本方作为“通噎膈,开关之剂”的第一方,故取名启膈散。程氏认为“噎膈,燥症也,宜润。经云:三阳结,谓之膈。结,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宇。槁在上脘者,水饮可  相似文献   

5.
三焦谷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雄志  陈丹 《陕西中医》2002,23(1):92-92
三焦学说古今颇多争议。《难经·三十一难》曰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笔者求之《内经》、《难经》,提出三焦谷学道说 ,探讨如下。《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上焦出于胃上口 ,并咽以上 ,贯膈而布胸中”,《难经·三十一难》亦曰 :“上焦者 ,在心下 ,当胃上口 ,主内而不出”,故口、咽、食管皆属上焦 ,主受纳饮食 ,如雾露之降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上焦如雾”是也。《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代而为血。《难经·三十一难》曰 :“中焦者 ,在胃中脘 ,不上…  相似文献   

6.
一、緒言食管癌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噎膈范畴。早在黄帝针经就有“胃病者,膈咽不通,饮食不下,愚按反胃噎膈,总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槁在上者,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名曰噎塞;槁在下者,食物虽可入,良久复出,名曰反胃,二症总名为膈”的记载。其后各家均有述说,如明·孙东叔《赤水玄珠》、徐春甫《古今医统》、清·徐灵胎批《临症指南·疸门》、尤怡《金匱翼》等书  相似文献   

7.
“厥阴俞”一穴,今针灸类辞典及教科书皆言出自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笔者近年逐句、字探究唐·孙思邈二部《千金方》针灸,以为有误,当出《千金要方》。考辨如次: 综览《千金方》,有关“厥阴俞”者有三名,一曰“阙输”,《千金要方·肺脏》卷17云:“胸膈中气,灸阙输随年壮。扁鹃云:‘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名阙输’。”二曰:“巨厥输”。《千金翼方·针灸中》卷27曰:“第四椎名巨厥输.主胸膈中气,灸随年壮。”三曰:“厥阴输”。《千金要方·膀胱腑》卷20云:“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输随年壮,在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那么,“阙输”、“厥阴输”、“巨厥输”三名有何内在联系?笔者以为,穴名虽三,其穴则一,即“厥阴  相似文献   

8.
一、祖国医学对食道、胃肿瘤的认识食道、胃肿瘤是常见的肿瘤,我们的祖先把这类疾病称为"噎膈"和"反胃".有关食道、胃肿瘤的体征和症状方面的描述:二千年前的《素问·通评虚实论》就指出:"隔塞闭绝,上下不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描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明朝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把膈噎的部位叙述得更清楚:"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噎近咽、膈近胃".  相似文献   

9.
噎膈述略     
何任 《新中医》1991,23(2):22-23
噎膈之名,古医籍未见。《内经》谓鬲、膈、膈中、鬲咽者即噎膈也。宋《济生方》始有噎膈病名。明《景岳全书》谓:“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气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  相似文献   

10.
粥字的本字和同义字 粥字,《说文》不载。《尔雅·释言》:“粥,淖糜也。”《广韵·屋韵》:“粥,糜也。”《礼记·檀弓上》:“(?)粥之食,自天子达。”孔颖达疏:“厚曰(?),希曰粥。”  相似文献   

11.
<正> 研究《内经》,无论释词、断句,还是质疑、析篇,都得充分利用旧注。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王冰注道:“蕃,茂也;秀,华也,美也。”故知“蕃秀”乃繁荣秀丽之意。又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春夏而脉瘦。”“脉瘦”何解?王冰注曰:“脉瘦,谓沉细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帝曰:五脏应  相似文献   

12.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效果。现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介绍如下,供学者参考。一、中医对瘀证的认识1.《内经》对瘀证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灵  相似文献   

14.
<正> 接(通捷(jié)。速;敏捷。《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杨倞注:“接读为捷”。〔例〕《太素·知官能》:“接疾辞者,可使传论而语馀人”。(《灵枢·官能》作“捷”。)兑通锐(ruì)。锐利;尖锐。《荀子·议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则溃。《史记·天官书》:“下大,上兑”。〔例〕《难经·十五难》:“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  相似文献   

15.
释医字     
医,古义有二。一指“医生“:《说文》“治病工也”。一指“饮料”:《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韵会》“饮也”;《五音集韵》“梅浆也”。字从酉,酉,《说文》谓“就(熟)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饮料固然属酉,而“医之性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故亦从酉。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 ,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历代医家对此书中有关儿科学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笔者在学习学习中发现书中某些篇章散见一些儿科学内容 ,爰就此贸然陈述 ,与同道共习之。1 对胚胎形成的早期认识中医学认为 ,精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又是繁衍后代的本原物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灵枢·本神》曰 :“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化气 ,阴成形” ;《灵枢…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读《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以下两则疑问,就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一)“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其中“曰”字,当是“自”字之误。宋·林亿等新校正《素问》云:“按别本曰作日”。可知“曰”很早就存疑了。且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有:“我无欲而民自朴”之语,可以佐证。可见“曰”乃“自”字之误,若作“日”字亦不甚妥。所以,这  相似文献   

18.
略论湿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湿证溯源  湿证 ,《内经》早有记载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害筋脉 ,”“湿胜则濡泻。”《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湿证》曰 :“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 ,雨雾之属是也 ,多伤人脏气 ;有出于地气者 ,泥水之属是也 ,多伤人六腑 ;有由于汗液者 ,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 ,多伤人肌腠 ;有湿从内生者 ,以水不化气 ,阴不从阳而然也 ,悉由脾肾之亏败。”2 湿证分类  湿之为病 ,有从外感而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内经》中“肾主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主外一说 ,出自《灵枢·师传》篇 ,其曰 :“肾者主为外”。《灵枢·五癃津液别》又说 :“肾为之主外”。二者文字略有差异 ,但主要意义即“肾主外”。对以上两句经文的“外”字 ,不同医家有不同的解释。河北医学院编著的《灵枢经校释》注释 :“《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外作水” ;郭蔼春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注释 :“外是水的误字 ,应据《太素·卷第二十九·津液》改”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五十八》注 :“心总五脏六腑 ,为精神之主 ,……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 ,故为心之主外也。”笔者认为 ,肾主外是正确的。“外”不应改为“水”…  相似文献   

20.
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为藿。”《唐本草》赤小豆条引《别录》云:“赤小豆,叶名藿。”藿也指豆:《诗·小雅·小宛篇》:“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云:“菽,藿也。”又《诗·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