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甲苯咪唑单剂疗法,对鞭虫病患者129例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中男性62例,女性67例。年龄6~12岁。体重在10公斤以上。患者于治疗前4~6个月均未服用过任何抗蠕虫药物。治前用盐水漂浮法作粪便检查,用改良的加藤氏厚片法作虫卵计数。治后4周进行粪便复查。129例患者中有43例合并蛔虫感染。另有单一感染蛔虫的患者40例,亦同时用甲苯咪唑进行治疗。甲苯咪唑顿服的剂量分组如下:1.最轻感染者(<1,000个虫卵/g)服100mg;2.轻度感染者(1,000~4,000个虫卵/g)服200mg;3.中度感染者(4,001~10,000个虫卵/g)服400mg;4.重度感染者(>10,000个虫卵/g)服600mg;5.不同感染度患者(500~29,000个虫卵/g)服600mg。  相似文献   

2.
氟苯咪唑是一种甲苯咪唑的对氟类似物。一些动物的胃肠道对该化合物有较好的耐受性,且该药有较好的抗线虫作用。本文评价不同剂量、疗程的氟苯咪唑治疗鞭虫和蛔虫病患者的疗效。用氟苯咪唑治疗的对象为印度小学生,年龄6~12岁,体重在10kg以上,在治前3个月未服过任何驱肠虫药。用200mg、500mg、600mg各1次和300mg每天1次,连服2天4种剂量疗法分别治疗了42、52、32和43例鞭虫病人和40、47、33和34例蛔虫病人。各治疗组于治毕后4周粪检排出的虫卵数,根据患者虫卵减少率和全愈率评价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报道,甲苯咪唑对犬钩虫和犬绦虫有很好的效果。本文观察甲苯咪唑治疗10只自然感染犬钩虫和6只感染犬复孔绦虫的犬的疗效。这些感染动物的感染度为中等到严重,出现厌食,贫血和消瘦等症状。收集和检查这些感染犬的粪便,每克粪含钩虫虫卵300~800个。甲苯咪唑的剂量为15mg/kg,连续2天。在给药后第1、7和15天计数受治犬粪便内的虫卵。结果,所有治疗犬在给药后第1天粪检中出现大量钩虫卵,但在治疗后未查见绦虫卵。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用甲苯达唑单剂疗法与常规疗法对儿童钩虫病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受治对象为轻度和中度患者,共6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4~14岁。单剂疗法300mg治疗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常规疗法每天200mg,连服三天,总剂量600mg,治疗35例(男22,女13)。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粪便,计算每克粪便虫卵数,治毕14~16、21~23天复查,以6次复查虫卵阴转为治愈。同时用淘虫法鉴定虫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氟苯咪唑和羟嘧啶的推荐剂量治疗鞭虫病的疗效比较,以及用单次剂量的甲苯咪唑治疗线虫病的进一步临床观察。本研究于1980年3月在菲律宾索索贡省的巴里奥布卢桑、伊罗辛地区进行。作者对在283份新鲜粪便中找到鞭虫卵或合并感染蛔虫或钩虫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上述3种虫卵中,仅对鞭虫卵采用加滕-卡茨法定量计数。随机选择约1/3患者用氟苯咪唑片剂300mg治疗,连服2天,另外1/3患者接受羟嘧啶-噻嘧啶合剂(Quantrel)10mg/kg单剂量治疗,剩余的1/3患者用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6.
鉴于海群生常常引起严重副反应,限制了它在现场大规模应用;左旋咪唑也偶然引起象海群生所致的副反应,作者选用了毒性低的甲苯咪唑和甲苯咪唑合并小剂量左旋咪唑治疗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病人。选择20例微丝蚴阳性而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成年男性病人,分成两组,一组12例口服甲苯咪唑每日3次,每次500mg,连续21天。另一组8例给上述剂量甲苯咪唑的同时,并用左旋咪唑每周2.5 mg/kg体重,连续3  相似文献   

7.
盂加拉达卡的国际腹泻研究中心以66例4~13岁、粪便中发现姜片虫或找到虫卵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其中16例有轻度肠胃道症状,50例无症状。其中5例采用0.25ml/kg噻苯达唑悬液(0.5g/5ml)口服,每天2次,连续2天;4例采用甲苯咪唑每次100mg口服,每天2次,2~3天;3例采用噻嘧啶悬液10mg/kg顿服;4例(5~15岁组)采用左旋咪唑液剂80mg顿服;49例采用四氯乙烯(TCE)0.1mg/kg置胶囊内,于晨空腹吞服,并于4~5小时后服5~10g硫酸镁液;1例采用己雷琐辛0.1mg/kg顿服。治前测  相似文献   

8.
甲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剂。作者对该药驱狐鞭虫效果进行了实验。12头自然感染狐鞭虫的犬,用10%甲苯咪唑颗粒剂治疗,每头犬的服药剂量为100毫克/天,棍于食物中,连续饲喂3天。治疗期间观察药物副反应,在治前和服药后连续7天粪检,并作虫卵计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观察了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在蛲虫病人和蛔虫病人体内的杀卵作用。研究对象为31名儿童。用药剂量甲苯咪唑每剂100毫克,每天2次,连服3天;左旋咪唑单剂服用,100毫克或200毫克。治疗前后均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复方甲苯咪唑驱除肠道线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剂量的复方甲苯咪唑驱除肠道线虫的效果,我们于1988年在金乡县孔楼村进行了实验观察。一、治疗对象与方法1.治疗对象: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585名居民,15岁以下儿童加用透明胶纸肛拭法。以蛲虫、钩虫、蛔虫、鞭虫卵阳性者为治疗对象,共216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00例,年龄1~75岁。2.药物剂量及用法:复方甲苯咪唑由山东莒南制药厂惠赠,每片含甲苯咪唑100mg 和盐酸左旋咪唑25mg。按不同剂量分为3组:(1)1片顿服;(2)2片顿服;(3)1片×2/d×3。4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3.观察方法:服药后观察药物副反应。疗后2周  相似文献   

11.
实验用体重约190克的6周龄雌鼠,于每鼠腹腔注射1毫升鼠绦虫 T.crassiceps 的幼虫。于感染后2周开始给药。所用甲苯咪唑为5%的悬液,左旋咪唑为7. 5%的注射液。实验1:共试验了53只鼠。治后2周解剖,用0. 18M 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检查包囊并记录其体积。结果证明左旋咪唑5、20、 50毫克/公斤等3个剂量均对绦虫包囊无效。而甲苯咪唑25毫克/公斤对幼虫有亚致死作用,加给5毫克/公斤左旋咪唑并不能提高疗效。甲苯咪唑250毫克/公斤可使包囊显著缩减,再加用左旋咪唑20毫克/公斤同样不能提高疗效。甲苯咪唑2,500毫克/公斤(加或不加左旋咪唑)能杀死全部包囊,但40%的鼠于治后几天死亡,余下者出现厌食和脱毛。实验2:共试验60只鼠。治后7天解剖,结果表明,甲苯咪唑50毫克/公斤单剂量比同剂量分10天服有较明显的杀包囊效果。100毫克/公斤单剂量能杀死大量包囊,但与同剂量分10天治疗的效果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别。实验3:共试验了88只鼠。于治后2和4周各解剖44只,结果表明一次口服甲苯咪唑500毫克/公斤对大多数鼠体内的包囊有致死作用,但用100毫克/公斤治疗2次(间隔2周)的效果与单剂500毫克/公斤的相似。如用100毫克/公斤治疗3次(间隔2周)对清除网膜内的包囊较任何一种疗法更为有效。以上试验证明,甲苯咪唑50毫克/公斤单剂有较明显的杀包囊作用。左旋咪唑虽能促使宿主对腹腔内包囊产生强有力的细胞反应,但如与甲苯咪唑并用,并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等在印度咯拉拉邦的卡利卡特观察了左旋咪唑和甲苯咪唑治疗班氏丝虫感染的效果。治疗方法为:第1组25例,左旋咪唑3毫克/公斤/日×8天(总量24毫克/公斤);第2组27例,先给服左旋咪唑上述剂量一个疗程,再续服甲苯咪唑6毫克/公斤/日×10天(总量60毫克/公斤);第3组98例,海群生6毫克/公斤/日×12天(总量72毫克/公斤);对照组50例,仅给以安慰剂。各组治前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海群生、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对盘尾丝虫的作用,进行了体内外实验。体内试验:分4个治疗组,每组观察男性盘尾丝虫病患者10例。第1组,给海群生200mg/天×28天,头4天加服地塞米松,每12小时给2mg。第2组,给甲苯咪唑2g/天×28天。第3组,给左旋咪唑,每周150mg,共5次。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过去曾报道每天肌注左旋咪唑10毫克/公斤连续15天能杀死猩猩体内的盘尾丝虫微丝蚴和成虫,但此剂量太大,对人体不适用。因此本试验对另一只感染西非森林株盘尾丝虫的猩猩给予每天肌注左旋咪唑2.5毫克/公斤(25毫克),连续15天,总剂量为37.5毫克/公斤(375毫克)。很明显地这个剂量易为动物耐受,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每毫克皮肤切片中的盘尾丝虫微丝蚴的密度在治前为42条,治后一周为43条,4周为23条。此后,用胃管灌服海群生每天20毫克/公斤,连续3天,服完海群生后4天微丝  相似文献   

15.
25例乳癌病人在放疗中合用左旋咪唑治疗,并采取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测定其免疫力。25例中14例用安慰剂,11例用左旋咪唑,剂量2.5~3mg/kg(150~250mg/日)。在放疗中每周连续2天(星期6、日)给药,疗程6个月。在左旋咪唑组中,2例白细胞减少至<2×10~9/  相似文献   

16.
曾有报道甲苯咪唑实验治疗鼠类旋毛虫病有效。本文作者曾在旋毛虫的侵入期,即感染的第14至18天,每天经口喂以甲苯咪唑50mg/kg连续给药5天,在感染后45天解剖,肌肉内的幼虫减少率达96%,表明旋毛虫第1期幼虫对该药敏感。本文作者又进行了以下的实验观察:(一)对经口感染200~250条旋毛虫幼虫的小鼠,于感染后14~16天每天喂服甲苯咪唑3.125、6.25或12.5mg/kg2次,连续3天。于感染的63天解剖,检计肌肉中幼虫数,并与对照组比较,以上3个剂量组的幼虫减少率依次为75%、82%与  相似文献   

17.
1979年5月,作者等用左旋咪唑三日疗法双疗程治疗59例班氏丝虫病患者。分二组。甲组:左旋咪唑9mm/kg/d,分2次服;乙组:左旋咪唑5mg/kg/d合并海群生10mg/kg,分3次服。疗程均为3天。10天后继续第二疗程。结果:甲组33例和乙组29例的治前微丝蚴密度为87.4条和143.6条。第一疗程后甲组的微丝蚴阴转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9%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左旋咪唑治疗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学观察。11例中男3例、女8例,年龄19~69岁,病程1~33年。类风湿因子阳性者9例,阴性者2例。用药方法:A组2例每14天中连续3天服用左旋咪唑150毫克/天,B组7例每天服150毫克,C组2例在开始1~5个月,每14天中连服3天,然后改为每天服用(150毫克/天)。结果:A组1例,B组4例,C组1例有效。2例中断治疗,其中1例是因为左旋咪唑引起过敏性皮疹,另1例是由于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出现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表现。6例治程达3~11个月,皆取得一定疗效,疼痛减轻,每天关节僵直的时间缩短,功能改善,主觉好转,抗炎药物用量减少,例如某些患者从原用强的松8毫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印度尼西亚对甲苯哒唑(meben-dazole)治疗各种寄生虫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治疗对象均经用肛拭法及粪便染色(2%伊红和卢戈氏液)涂片检查,并用Stoll-Hau-scher稀释法定量计数虫卵。部分对象在治后每天检查,连续14天,观察治疗对虫卵排出的影响。将治后的粪便放在室温下的2%重铬酸钾溶液内培育,观察虫卵的活力,并继续观察幼虫的发育情况。一般在第1次服药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治疗常现丝虫病的主要药物仍然是海群生。但它的疗效差,而且副作用多。作者在瑞典用甲苯咪唑治疗9例常现丝虫病患者,其中6例曾用海群生治疗无效。给药途径均为口服,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30天,其中1例患者给予2个疗程,另2例患者则连续给药7周。结果,除1例6岁儿童由于严重的副反应而中止治疗外,8例中7例患者的微丝蚴均已消失。1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仅查见少量微丝蚴。此外,大多数病人的血液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在治疗中,除1例患者出现高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