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毒素的鲎试验法检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8年Levin J发现鲎试验法,1971年Cooper JF首先建立标准的鲎试验,因其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快速等优点,被医药领域广泛应用。7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对鲎试验开始研究,并用东方鲎成功制备了鲎试剂。随后,我国学者将鲎试验成功应用于药品和临床血液、体液等标本的检测及辅助疾病诊断。本文对我国用鲎试验检测临床用器具和样品中内毒素的情况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
鲎试验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热原)起凝胶反应,来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一种生物学实验技术。鲎试验检测近年来发展很快,据国外文献报道,用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确实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的方法。鲎试验在国内除在一些有关药检部门开展之外,现已在部分医院供应室应用,在供应的输液器具、头皮针、各种灭菌器械、各种敷料等方面,应用鲎试验来检测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医疗用品热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次性医疗用品已摆脱了由医院供应室作坊式的反复再生处理的供应方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为杜绝不合格器具进入临床,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热原监测,应分别对不同批号及各种型号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严格的监测。1方法对每批新购进的不同批号及各种型号一次性医疗用品随机抽取同一批号同一样品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热原检测参照中国药典规定的鲎试验凝胶法,鲎试剂灵敏度0.5 EU/m l,对照用内毒素含量为0.25 EU/m l。测试时,向被检测输液器或注射器注入无热原灭菌注射用水1 m l~5 m l反复荡洗5次后,两端密封置于(…  相似文献   

4.
杨晨曦 《检验医学》2006,21(1):86-86
长期以来国内外检测热源质均采用家兔法,但家兔法常常因为动物个体差异而影响到实验结果,同时造成人力和物力浪费。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具有特异度好、灵敏度高、简便等优点。鉴于鲎试验法的一些优点,我们采用鲎试验法对本站采血用的一次性耗材一采血袋进行热源检测,检测中发现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其灵敏度、特异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鲎试验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酯多糖)起凝胶化反应,从而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技术。近年来,国外的很多报道普遍认为用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确实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方法。现介绍一组有关应用鲎试剂检查临床患者发生输液热原反应的原因、消灭输液装置存在热原的方法及应用鲎试验法对无菌手术器械的管理等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1983年美国FDA就规定用鲎试验法检查医疗装置的热原。国内随着鲎试验方法研究的深入和鲎试剂生产水平的提高,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文要求用鲎试验法检测输液(血)器具的热原,合格后方可供临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作了一些改进,考查并分析了我省输液(血)器具污染热原的现状。并对执行上述文件所附检验方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内外检测热源质均采用家兔法,但家兔法常常因为动物个体差异而影响到实验结果,同时造成人力和物力浪费。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具有特异度好、灵敏度高、简便等优点。鉴于鲎试验法的一些优点,我们采用鲎试验法对本站采血用的一次性耗材—采血袋进行热源检测,检测中发现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其灵敏度、特异度有差异。一、材料和方法1.鲎试剂3个厂家(A、B、C)其灵敏度均为0.25 EU/m l,规格0.1 m l/支,批号分别为040829、0410080、0404030;细菌内毒素标准工作品10 EU/支,批号为040511、041170、0402260。无热源的检查用水,各自厂家…  相似文献   

8.
去G因子鲎试验用于人血白蛋白生产中的热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鲎试验(Limuiustest)是以海洋节肢动物鲎的血细胞溶解物为试剂,用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一种生物学方法。广泛用于注射用水、晶体溶液等的热原检测。但用于检测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时,鲎试验常受其中G因子干扰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我们自1997年开始,尝试用去G因子鲎试验取代普通鲎试剂检测人血白蛋白半成品的热原,计41批。并以家兔法热原质试验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用具处理:试验所用的器具需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方法为干烤250°C至少30min或180°C至少2h。1.1…  相似文献   

9.
目的杜绝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鲎试验检测假阴性误差。方法从鲎试验的相关程序中寻找假阴性误差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鲎试验检测假阴性误差率从0.59%降低至0。结论完全溶解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是杜绝鲎试验假阴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医学问答     
《新医学》1989,(4)
问:最近参加一次考试,第一个名词解释就是“鲎试验”,似曾相识,但查找许多书刊,未找到适当解释,请给予解答。湖北襄樊202信箱杨志章答:鲎试验(Limulus test)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起凝胶化反应,从而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技术与方法。鲎是一种栖生于海洋  相似文献   

11.
鲎试验是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机理来判断无菌物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热原检测方法。准确的试验结果能真实反应供应室所供应物品的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院供应室自2001年3月开展鲎试验检测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因素能影响热原检测结果的判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临床输液热原反应中热原的来源主要有3,即药品、输液过程的污染和输液器具。为了抓好使输液器具无热原这一环节,我们供应室开展了对灭菌处理后输液器具的热原检测工作。热原检测采用鲎试验法。(鲎试剂为东方鲎试剂公司福州厂制)。检测使用的注射器,  相似文献   

13.
<正> 鲎试验即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系利用鲎血细胞所含可凝性蛋白提取物能与微量细菌内毒素结合呈凝胶的原理,以检测内毒素。近年来,鲎试验技术已在输液器材、药剂及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试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消毒药液使用中的监测,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鲎试验用于单采血浆抗凝剂中热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鲎试验作为一种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反应快、短时间内可做大量试验等优点,因此,被美国药典和我国药典纳入法定的内毒素检查法。在单采血浆时用于抗凝剂(枸橼酸钠)中热原的测定。因枸橼酸钠本身具有抗凝作用,能否应用鲎法尚有疑问,故一直沿用兔法。本文采用透析膜将4.0%枸橼酸钠经透析后再用鲎法检测,与兔法对照,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鲎试验已广泛用以检测注射用药物和医疗器具中的细菌内毒素,在某些国家还用来部分代替家兔的发热试验。目前常用的试管法虽结果判断容易,方法简单,但试剂用量过大,成本较高。其它一些改良法如微量玻片法、微量稀释板法、放射同位素法及基质成色法等虽所用试剂较少,但结果不易判断,方法也较复杂。作者在毛细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法。试剂:将冻干的鲎变形细胞溶解物重新融化,保存在-20℃冰箱中(时间不得超过4周)。将标准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内毒素,流感疫苗(作参考内毒素)和未知内毒素含量的假单胞菌苗(预先稀释1×10~(-5)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1.0 ng/ml,-70℃贮存,待用。以0.1%溴麝香草酚蓝酒精/磷酸盐缓冲液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鲎试验毛细管法检测含不同浓度内毒素的重蒸馏水、血和尿标本各10份。同时用试管法、玻片染色法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异,但毛细管法具有能大量节省鲎试剂、结果易判断、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用鲎试剂进行热原检测方法的改进王秀,窦爱民,朱军应用鲎试验法(LimulusTest)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观性好等优点。而目前采用的试管法准备工作繁琐,且在试管处理、试剂分装等环节极易造成假阳性反应,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李青青 《临床医学》1997,17(6):35-36
鲎试剂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灵敏度很高且专一性很强的方法。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的热原主要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1992年起,我院即开始执行卫生部1991年颁布的供应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几年来。细菌室每月定期对一次性使用注射品、输液器等供应品及供应室所消毒的物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其结果阴性,热原合格后方可供临床使用。在几年的实践中作中,我们在原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出一种简便、易行、快速的一步法,通过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19.
鲎试验时,血浆中含有阻碍凝胶形成的干扰物质,易导致假阴性,必须去除。常用去除法有氯仿法、加热法、酸化法等。我们对上述三法进行了比较。试验所用器皿、试剂等经严格消毒,使其不含内毒素及致热原。操作在无菌室内进行。全套鲎试剂由厦门市医药研究所鲎试剂研究室供应。批号820928。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血)器等一次性医疗器具(以下简称一次性医疗器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回收处理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一些不法人员,为牟取暴利,将已废弃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回收、伪装后再次销售给医疗单位,对人民的健康和医疗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