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沿革与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肿瘤大小不同将原发性肝癌分为:①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0cm;②小肝癌,肿瘤直径>2.0cm,≤5.0cm;③大肝癌,肿瘤直径>5.0cm,≤10.0cm;④巨大肝癌,肿瘤直径>10.0cm。本文主要谈论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问题。我国原发性肝癌有二大显著特征,一是绝大多数肝癌病人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肿瘤已长得很大,属大肝癌或巨大肝癌;二是80%以上合并有较明显的肝硬化。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  相似文献   

2.
<正> 原发性肝癌按照肿瘤直径分为:小肝癌≤5cm、大肝癌5.1~10cm、巨大肝癌直经>10cm。小肝癌行根治性亚肝段切除或肝段切除术;大肝癌行联合肝段,肝叶或半肝切除术;巨大肝癌则行联合肝段半肝或三叶切除术,这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术式。原发性肝癌合并症多,手术期死亡率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减少手术后死亡率至关重要。我科1988年3月~1997年3月,对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46例肝癌病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或简称肝癌,liver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按大小分为:①微小肝癌,直径≤2cm;②小肝癌,直径〉2cm,≤5cm;③大肝癌,直径〉5cm,≤10cm;④巨大肝癌,直径〉10cm。HCC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考虑到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100万,其中约55%发生在中国大陆,而且80%~90%的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部分肝癌患者病情隐匿,就诊时肿瘤较大,或合并严重的肝硬化、门静脉癌栓等.1994年,陈孝平根据肿瘤大小将肝癌分为四种类型[1]:①微小肝癌,直径≤2cm;②小肝癌,2cm〈直径≤5cm;③大肝癌,5cm〈直径≤10cm;④巨大肝癌,直径〉10cm.  相似文献   

5.
沈丛欢  夏强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4):244-245,242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补救性肝移植(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的定义是指对肝功能良好的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单个肿瘤直径≤5cm或肿瘤数目≤3个、单个肿瘤直径≤3 cm)首先采取肝癌切除治疗,术后肝癌肝内复发(单个肿瘤直径≤5 cm;多个肿瘤数目≤3个、单个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开展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上,以5cm为界,将原发性肝癌分为大肝癌和小肝癌。随着外科手术病例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已感觉到这种分类法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此,1994年我们提出,根据肿瘤大小不同将原发性肝癌分为:①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0cm;②小肝癌,肿瘤直径>2.0cm,≤5.0cm;③大肝癌,肿瘤直径>5.0cm,≤10.0cm;④巨大肝癌,肿瘤直径≥10.0cm。对于微小肝癌和小肝癌,能够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方法,仍然是肝切除术。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肝癌病人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肿瘤已长得很大,属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这类病人中80%以上合并有较明显的肝硬…  相似文献   

7.
大肝癌指肿瘤直径>5 cm、≤10 cm,而>10 cm的则为巨大肝癌。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这种大肝癌已进入中、晚期,不推荐手术治疗。然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的临床实践证明,有些大肝癌病人经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我院治疗的2012例大肝癌回顾性分析显示,手术切除大肝癌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58.8%和38.7%,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显然,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及最佳推荐治疗方案并  相似文献   

8.
中央型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Wang Y  Chen H  Wu MC  Sun YF  Wei GT  Lin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25-1028
目的 探讨中央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以来所切除的直径 >10cm的中央型巨大肝癌病例 ,包括位于左内、右前和全尾叶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结果 共切除同时累及第一、二、三肝门的中央型巨大肝癌 4 0例 ,肿瘤直径平均为13 6 (10 5~ 19 0 )cm ;肝切除术式包括扩大中肝叶切除 9例 ,不规则中肝叶切除 13例 ,扩大左半肝切除 13例 ,全尾叶加扩大左半肝切除 3例 ,扩大右半肝切除 2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 197(90~ 380 )min ,平均手术失血量为 15 96 (30 0~ 110 0 0 )ml,全组无手术死亡 ,发生明显并发症者 8例 (2 0 % ) ;随访全组病例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5 6 %和 2 8%。结论 巨大中央型肝癌多同时累及 3个肝门 ,手术切除较为困难 ,但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球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疗效差,总的5年平均生存率只有7%左右。在我国,肝癌表现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90%以上合并有较明显的肝硬化;二是80%的患者就诊时肿瘤已长得很大,属大肝癌或巨大肝癌,约占临床确诊肝癌患者的75%。所谓大肝癌是指肿瘤直径〉5cm的肝癌,巨大肝癌则是指肿瘤直径〉10cm的肝癌。大肝癌和巨大肝癌与小肝癌的区别不仅在于其生物学特性,其临床特性亦有诸多的不同:(1)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易发生扩散转移,特别是肝内的微小癌灶。是术后短期内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Zhang Z  Wu M  Chen H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49-752,T00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肝癌的意义。适应证和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10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患者治疗后每个月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B超检查,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结果 患者肝功能ChildA级67例,ChildB级29例,ChildC级4例,原发性肝癌76例,转移性肝癌24例,小肝癌(未手术,肿瘤直径≤5cm)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甲胎蛋白转阴占75.0%(21/28),明显下降占21.4%(6/28)。B超复查肿瘤缩小、MRI或CT提示≤5cm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率85.9%(61/71)。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PRFA)作为肿瘤透热治疗的一种方法,对于小肝癌尤其是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征但位于肝中央区,临近腔静脉或肝门区的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大肝癌,PRFA可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肝癌诊治的现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肝癌的治疗效果已有较大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我所生存5年以上患者迄今共372例,其中小肝癌(≤5cm)212例,占57.0%。肿瘤越小,手术切除后疗效越好。据我所1000例直径≤5cm的肝癌施行手术切除,5年、10年生存率为64.8%、46.3%;其中127例直径≤2cm者,为82.5%、57.1%;而同期1388例大肝癌(>5cm)则为37.1%、29.2%。肝癌标记物研究进展不大。AFP仍为定性诊断的最佳标记物,但阳性率约70%。对AFP阴性患者多种肝癌标记物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如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等。研究敏感性和特异…  相似文献   

12.
巨大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肿瘤大小,将原发性肝癌分为:①微小肝癌,肿瘤直径≤2.0cm;②小肝癌,肿瘤直径>2cm,≤5cm;③大肝癌,肿瘤直径>5cm,≤10cm;④巨大肝癌,肿瘤直径>10cm〔1〕。在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界入中、晚期,肿瘤已长得很大,属...  相似文献   

13.
紧贴肝门大血管的肝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已累及肝内主干血管的肝癌手术经验,防止并发症与提高术后疗效。方法 将近10年来手术切除的肝门区肿瘤病人中,选择了紧贴肝内大血管1cm以内的肝癌78例,肿瘤直径≤5cm21例,>5cm57例,最大者为20cm×20cm×18cm,对术中如何防治并发症发生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中并发大出血、术后胆瘘、伤及健侧肝门发生率分别为8.9%,3.8%和1.2%,无手术死亡。结论 虽然此类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只要重视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改进,仍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巨大肝细胞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 ,本科共手术切除直径 >1 0 cm的原发性巨大肝细胞癌 (以下简称巨大肝癌 ) 34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男 2 9例 ,女 5例 ,年龄 30~ 65岁 ,平均 47.6± 8.9岁。肿瘤肉眼观 :巨块型有假包膜者2 5例 ,结节融合型无假包膜者或包膜不完整者为 9例 ;单发肿瘤直径或多发肿瘤直径之和为 1 0 .0~1 7.5 cm,平均 1 2 .5± 2 .4cm;肿瘤位于右肝 1 7例 ,中肝叶 ( 、 及 段 ) 8例 ,左肝 7例 ,左三叶和右三叶各 1例 :其中合并有门静脉主干和 /或一级分支癌栓者 8例 ,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巨大血管瘤手术指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手术切除的28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全组肿瘤直径5~24cm,平均12cm,其中邻近第二肝门5例,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者7例,均采用肝血管瘤剥离术联合术中应用微波刀切除肿瘤。结果28例中12例出血量在400m l以下,未输血,5例出血量600~800m l,1例出血量为8000 m l。全组安全切除,均痊愈。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对于直径小于8 cm的肝血管瘤,可定期观察,但位于第二肝门的肝血管瘤,均应早期切除,肿瘤大于8 cm或合并有临床症状者,应手术切除。采用血管瘤剥离术联合术中应用微波刀切除肿瘤,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附10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106例巨大肝癌,肿瘤直径10—25cm,平均直径13cm。伴有肝硬化者占92.5%。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采用右肋缘下或双侧肋缘切口,常温下间歇性阻断肝门,阻断时间15—20min,最多阻断2次。根据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对第一、二、三肝门进行解剖。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右侧胸腔积液32例,膈下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随访1~2年,1年生存率75%(79/106)。结论 对于单发的巨大肝癌,应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巨大肝癌的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和目的很少有西方肝脏中心报道外科手术治疗肿瘤直径10 cm或更大的肝癌,本研究着眼于西方关于大肝癌的手术治疗大样本病例分析,以此拓展东方国家对此类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至2010年我中心行手术切除的肿瘤直径大于10厘米的肝癌患者。结果本研究纳入130例大肝癌患者,其中行大块肝切除103例(79.2%),同时辅助癌栓切除术23例(17.7%)。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CC)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国情决定了临床上发现的HCC多数为中晚期的大肝癌,部分为肿瘤直径10 cm的巨大肝癌,虽然一些指南不推荐对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手术治疗,然而巨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基本无效,在过去20多年里,随着围手术期相关技术如精准肝脏外科技术、麻醉管理技术、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及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迅速发展,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单个肿瘤的大小不再  相似文献   

19.
肝切除治疗单发巨大肝细胞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单发巨大肝细胞癌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46例肝切除治疗单发大肝癌临床及随访资料。对279例肿瘤直径>10 cm的巨大肝癌与667例肿瘤直径大于5 cm小于等于10 cm的大肝癌中17项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生存率的差异,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巨大肝癌组肝切除术后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29.3%及23.1%,明显低于大肝癌组的52.4%及41.9%。临床病理因素中巨大肝癌组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肉眼癌栓的发生率高于大肝癌组(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γ-GT水平及门静脉癌栓是巨大肝癌肝切除术后独立的预后相关因素。根据有无肉眼癌栓分组,巨大肝癌组中无癌栓组3年及5年的生存率为37.5%及29.3%,而有癌栓组3年及5年生存率只有6.9%及0%。结论肝切除是治疗单发巨大肝癌的有效手段,对无门静脉肉眼癌栓的病例,远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血管瘤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式.国外学者认为瘤体直径>4 cm或5 cm的血管瘤为巨大肝血管瘤[1-2],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其标准应该定为10 cm以上[3].巨大肝血管瘤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指征为:(1)有十分明确的症状;(2)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如自发性破裂及Kasabach-Merritt综合征;(3)不能排除肝脏恶性肿瘤;(4)瘤体直径>10 cm或者进行性增大[4-5].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6],针对不同情况的巨大肝血管瘤,选择何种术式,存在较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