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研究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服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患者10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基础或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12周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降糖达标率(41.8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降糖达标率(61.82%),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1c、BMI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小时PBG比观察组虽然也高,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体重,而且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概率很低,是临床中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要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7次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空腹C肽、餐后2h C肽的变化。结果:那格列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的3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一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但比单用二甲双胍有增加餐后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这类患者最优化诊疗服务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 -IR)、体重及体质指数,同时比较二组服药依从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二组治疗前FBG、2hPG及HbA1 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及 HbA1 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OMA -IR值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A1 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漏服率及错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配伍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二甲双胍配伍阿卡波糖方案,且安全性尚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毒副作用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郭昊 《大家健康》2016,(11):136-136
目的:对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该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间所接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C)、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FPC、2hPG、HbAlc 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康志强 《中国医疗前沿》2012,(20):21+92-21,92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二甲双胍及预混胰岛素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预混胰岛素组、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组,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治疗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观察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BMI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月后HbAlc、FPG和PPG、BMI均较前降低(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对降低体重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甲亢合并 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 P <0.05);观察组各时段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甲巯咪唑、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甲亢合并T2DM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服用二甲双胍基础上,治疗组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对照组予胰岛素(诺和灵50R)皮下注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塞那肽组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相似,艾塞那肤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更好;艾塞那肽对肥胖患者有控制体重增加,减轻体重作用,降低血脂,左心室内径缩小.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有效控制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人。对照组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为1疗程,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HbAlc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效果更明显,且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也有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最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下降水平相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空腹血糖下降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方面在治疗前后2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思瓯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3+75-73,75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同时联用瑞格列奈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6周后FBG、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等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BG、2hPBG、HbAlc及BMI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盛德 《大家健康》2016,(4):152-15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评定。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治疗药物分别为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数据经对比后P>0.05,统计学意义未产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2.5%以及15%,数据经对比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上述两种药物均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而二甲双胍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可将此药物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46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甘精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B组使用中效胰岛素加拜糖苹或二甲双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te)。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A组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罗曰栋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69-270,27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普通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例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欠佳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早、晚餐前60 min内给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监测第7、14、28天,第6、8、12周时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体重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使用艾塞那肽后第14天起患者的血糖及体重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出现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所有完成试验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艾塞那肽联合普通降糖药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和GHbA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MI、TG、TC、HDL—C和LDL—C均有所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与对照组6.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能够通过不同机制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或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艾塞那肽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70例,其中艾塞那肽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西格列汀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疗程均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为(8.4±1.6)d,明显短于西格列汀组的(13.2±2.8)d,血糖达标率为100%,明显高于西格列汀组的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8.57%,其中恶心3例、呕吐2例和腹泻1例;西格列汀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咳嗽2例、腹泻1例和鼻塞1例,发生率为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与艾塞那肽和西格列汀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和降低HbA1c水平,安全性均较高,但艾塞那肽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应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67%略低于对照组85.71%,且不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BM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但利拉鲁肽联合方案降低FPG、BM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单位医务所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利拉鲁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略高于对照组(7.94%),但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可靠,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该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