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改善护理服务过程中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探讨了医患关系的发展方向,从医疗体制、沟通方式、和信任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在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不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在医疗理念的转变、沟通机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医疗体系的改善上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方式做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邓萍 《海南医学》2011,22(7):154-156
目的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得到良好的医患沟通效果,建立相互参与型的友好伙伴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探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自我意识对沟通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交往分析理论对医患言语沟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的自我意识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自我角色产生不同的行为决策及交往方式,从而影响沟通结果及医患关系,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结论医务人员在医患交往过程中用交往分析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根据交往的对象、环境和内容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角色,从而影响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建立相互参与型的友好伙伴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患冲突和纠纷。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是实施医疗行为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是当今社会医疗服务行业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从医患沟通开始,加强医患沟通是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毅 《中国医学创新》2006,3(11):195-19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的改善愈加重视.本文对这种医患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要重视沟通技巧,注意语言使用的通俗性和医护人员本身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5.
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是目前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与患者接触最多,也是最易发生医患纠纷的关键环节[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因此,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的关键,也是以人为本现代医疗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71-372
医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过程。医患沟通互动方式因人、因事而异,沟通成败取决于医患双方。 由于社会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维护健康权益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传统的医患关系正在改变,加强医患沟通显得尤为迫切。在医疗实践中,医患沟通不足、沟通障碍现象仍相当普遍,是引起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医患沟通是构成临床能力的四大要素之一。有效的沟通是高质量医疗的关键,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总结临床实践中如何运用问、听和说的技巧,艺术沟通,提高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为了提高医疗护理品质、改善医患关系,实现"以关注病人为焦点、以满足病人最大需求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医患沟通".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使医患之间出现了相互理解的氛围,医患关系得到明显好转,从而使医疗工作得到保证,也保护了病人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医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 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病人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加强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医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环境下,医护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建立起来的工作性的人际关系,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沟通的过程,是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使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新形势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还要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医患沟通被人们越来越关注,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能促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医患沟通行为及其规范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医患沟通行为与医疗质量管理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认为医患沟通属于诊疗行为,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医患沟通的效果受医务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方式的影响,积极倾听的态度行为是达到沟通目的的动力性因素。加强医患沟通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和流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罗晓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73-173
处理好医患关系是顺利开展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前提,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效果,提倡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爱之心。  相似文献   

14.
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基于对沟通价值的认识不同,运用的程度产生差异,导致实现的目标不同。此项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为医疗服务。这是医方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于了解病史,倾听主诉,掌握病情乃至确定治疗方案的需要,医方处在不得不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被动阶段,因此认定是沟通的最低目标:二是为改善医患关系。主要分为技术与非技术关系和利益与法律的关系。医疗服务被认定为一种商业服务方式后,医方有了市场经济的意识,主动沟通意识增强,进入主动服务阶段。患者出于自身健康与知情的需要渴求与医方沟通,医方掌控沟通的主动权,对合理的“有求”和尽力“必应”的程度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5.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主题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医患沟通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沟通的效果不仅影响医患关系、医疗质量,而且涉及医疗纠纷的产生和激化。文章就转型期医患沟通的要求和方式进行探讨,并着眼于医患间建立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促进和谐、互动式的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269-270
探讨医疗服务中作好医患沟通的意义,在医疗服务中做好医患沟通的方法,主动性服务、心理性服务、加强沟通技巧。以上方法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沟通医患关系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的沟通及事故防范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医患关系沟通的特点,认为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相互融洽、理解、信任、支持等和谐关系,是改善医患纠纷有效途径。通过沟通,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尊重医患双方权利,正确对待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合理规范医疗次序。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引起全社会共鸣,是控制医疗纠纷的目标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影响医患关系变化的潜在因素,研究相应对策,找出相应的措施并予以实施.方法平时门诊医疗服务过程中,强化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思想,加强医患沟通,努力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突出以诚相待,提高服务水平,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结果通过多方面努力,医患相互沟通理解,改善了医患关系,降低了诊疗过程中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了医患纠纷.结论医患如果能建立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的医患关系,意识到医患关系其实是应该相互协作的关系,这样既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又减少了医患之间矛盾的发生,事实证明医疗纠纷明显降低,医疗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有关资料显示,医患纠纷中,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仅为3%左右,而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沟通不够或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沟通不足.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到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理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1].现将笔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浅谈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沟通是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沟通是思想和情感的连续流动过程。医患关系是围绕人类健康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