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脉促或结或代等特征。《素问·痹症》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其主要病机为外感温邪热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传于脉,舍于心,耗伤心气阴血,形成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之证。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日剧增多,结合临床经  相似文献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 ,根据其发病特点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从其临床特点来看 ,则可将其归属心悸、怔忡、胸痹、虚劳等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患者素体气阴两虚 ,外感邪毒 ,内侵于心所致 ,其病情轻重不一 ,病机错综复杂 ,临床证候虚实并见。1 外感邪毒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外因 ,热毒内侵是其重要发病环节  根据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常伴有发热、周身酸痛、咽痛等外感热证及传变迅速、易伤气阴等特点分析 ,本病的病因应主要是外感邪毒。正如《素问·痹论篇》中所云 :“脉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济生方·怔忡论治》[1] 亦认为 :“冒…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VMC)可引起心包炎,心内膜炎.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伤寒论>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温热之邪内舍于心,耗伤心之气阴所致.生脉扶气饮是以生脉散加金银花,百蓝根,大青叶,酸枣仁,丹参,赤芍,以达标本兼治之功效.本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以生脉散为基础自拟生脉扶气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虽没有心律失常的病名,但是医家普遍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范畴.回顾历代中医积累的经验,是治疗此病的宝贵财富. <内经> <内经>虽无心悸、怔忡这些病名,但是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已有类似记载.心虽为五脏之一属阴,但心在五行中属火,主宣发阳气,同夏天的热气相像.如果心阳不足或心脉闭阻则不能正常宣发阳气则引起心悸、怔忡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惊骇,皆属于火."为后世"寒凉派"医家刘完素"心火甚易惊"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与今天心肌炎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极其相似."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为主.  相似文献   

5.
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甚则晕厥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胸痹”、“心悸”、“眩晕”、“虚劳”,等范畴。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由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心气亏虚,心阳不振,无力鼓动心脉,推动血行,使血运障碍,脉搏迟缓;或由于素体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为痰饮,阻滞心脉,使脉行障碍;以及感受外邪,风寒湿邪由血脉内舍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心气不足,心阴失养,引起搏动易常,痹阻心脉,使脉气不通,脉行障碍。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本病临床上表现也不尽相同。心阳不足者多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引血上行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李仁述黑龙江中医学院150040柯瘫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在致病条件下,病毒性心肌炎多是这两种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幼儿、青少年。由于邪毒侵入,内舍于心,首先犯肺累心包,而患者则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乏...  相似文献   

7.
甲:患者先有关节肿痛病史,尔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喘、心下痞硬、唇舌紫暗、脉结代。这一病证演变过程,与《内经》所述“心痹”恰合。《素问痹论》篇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患者先有关节肿痛,属风寒湿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十年来治疗心肌炎患者近百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今将个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一、辨证分型 (一)气阴两虚型:该病型最为多见。主要表现素质清瘦,面色淡,心悸亢进,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口干便结,溲黄灼热,唇舌淡红,苔薄黄,脉虚细或细弱或中有结止。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多归属中医“心悸”、“怔忡”、“心痹”的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  相似文献   

10.
导师黄教授从医近40年,学验俱丰,尤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颇为得心应手。在此将其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验作一介绍。 (1)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益气养阴为基本法则。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的“温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又属于“心悸”、“心痛”、“虚劳”等内科疾病的范畴。该病多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外感病邪,可由血脉内侵于心,而致邪毒痹阻心脉,发生本病。由于病变的部位主要在心,故多见心悸,同时伴有头昏、胸闷、肢倦、脉结代等症状。在治疗上,运用养心为主,佐以解毒,适当活血,际本兼顾,常可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心脏病相似于“心痹”,系风寒湿之邪内舍于心,致使心体残损,心脉痹闭而出现的一种病证。《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揭示了它的主要病机是心脉淤阻,属风心出现心力衰竭的具体描述。此证之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从痹痛、心悸、怔仲、喘咳、肿胀诸门中找到有关资料。兹就常见之咳喘、咯血、心悸、痹痛、水肿等证候的证治,讨论如次。 1.咳喘心肺同居上焦,风心之咳喘,则系心脉淤阻,气血运行不畅,上焦壅遏,导致肺脏郁血,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辨证治验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于中医学的"温病"以及由"温病"引起的心悸、怔忡、胸痹等病证的范畴,常因外感风热或湿热之邪毒而素体正气不足,使邪毒留伏,心脉受损,痰湿瘀阻而致病,病机责之于虚、瘀、毒,气虚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西医至今尚无特效方法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疗效尚欠满意,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优势,临床分期治疗时,需灵活变通,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医之心痹病系五脏痹之一.其病证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主要症状为:胸中窒闷,心痛,心悸,突发气喘易惊恐,咽干,嗳气,脉沉弦等.今天看来,心痹病之症状皆可见于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中.本文通过研究心痹的病因机制及证候学分析论述了中医心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和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者拟就国内近十年来本病的进展,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述评。综合文献,总观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为外感时邪,入里化热,热毒攻心,耗伤心气心血,尤以心之阴血亏耗为甚,引起心神失宁,而发心悸,继则可由气虚及阳或阴损及阳而见心阳虚衰,也可邪气痹阻心脉,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属祖国医学“心悸”、“胸痹”范畴。本病因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内舍于心所致。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病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细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迁延不愈或并发其它病。现仅就本病的辩证施护,略陈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我院内科病区近四年来共收治32例,已辨证治疗,效果满意,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32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5岁,以16~44岁为多(27冽)。入院前病程最短者一天,最长者二年。其中一周以内者占半数以上。 1.临床表现:发病前有感冒、咳嗽或泄泻病史。发病后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头昏、乏力、脉数或促、结、代。心电图检查均见异常。见表1、2。 2.诊断标准:按江苏省卫生厅“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二、辩证论治 1.气阴不足证(32例):心悸、胸闷、气短、乏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将病毒性心肌炎定名为"心瘅",系指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而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疾病,多数人谓心悸.郭老从医四十余惗,学验俱丰,济世活人,对各种顽疾重症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尤其对心脏疾病不断钻研,对本病的认识师古而不泥古,治疗不人云亦云,抒发己见不悖经旨.现将其对本病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属中医“心动悸、脉结代”的范畴。作者学习名老中医袁家玑教授补通并用,以补为主,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宝贵经验,一年来共治愈5例经西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毒性心肌炎,现报告如下。 例一 罗××、男、14岁、学生,因感冒后出现头晕、心悸、乏力1月余。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频繁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及三联律。在某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强地松、辅酶A治疗三周后,头晕、乏力好转,但心悸未减,伴汗出、棉差而求治于我院。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频繁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面色无华,  相似文献   

20.
心肌炎是近年来心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外感而发,发病年龄是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多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中医学无"心肌炎"之病名,结合本病病位、瘸性及主症,主要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热人心包”之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