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95例CHF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3组,选择心功能正常者20例做对照。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各组NT-proBNP水平、LVEDD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F、LVEDD在4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76,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8,P<0.01)。结论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显著升高,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NT-proBNP对于诊断及判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45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入院、出院时测定其血浆BNP、LVEDD、LVEF,选择4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与LVEDD、LVEF具有相关性,患者BNP水平出院时明显降低。结论:血浆BNP可以筛查心脏疾病,判断左心室收缩、舒张障碍,客观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并且与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尿酸、hsCRP及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1例慢性心衰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尿酸、hsCRP及NT-proBNP的浓度,分析其与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射血分数)及 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hsCRP 及 NT-proBNP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尿酸及NT-proBNP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酸及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及LVEDD呈正相关(r=0.67,P<0.05;r=0.52,P<0.05;r=0.54,P<0.05;r=0.5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1,P<0.05;r=-0.57,P<0.05)。尿酸与NT-proBNP两者之间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6,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及NT-proBNP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心功能评价的较好指标,而hsCRP在心衰诊断的临床价值不如尿酸及NT-proBN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后心功能和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磷酸肌酸钠组,每组4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4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和血浆NT-proBNP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父.05),LVEF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增加( P <0.05),LVEDD、LVESD明显下降( P <0.05),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衰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6例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对照组血浆BNP的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衰程度(NYHA分级)的加重而显著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r=-0.911,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909,P〈0.01)。治疗后随心功能改善BNP浓度下降,LVEDD明显减小(P〈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血浆NT-proBNP、炎症因子(IL-6、IL-10、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E/A),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判断疗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NT-proBNP及炎症因子(IL-6、IL-10、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 LVEDD显著降低(P< 0.05),而LVEF和E/A显著升高(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NYH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心力衰竭(HF)的诊断及协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CHF患者170例(HCF组),非HF患者20例,采用双向测流免疫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受试者LVEF、LVEDD数值,依据NYHA分级方法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CHF诊断以临床医生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等作出综合判断.结果 CHF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分级与NT-proBNP水平显著呈正相关(P<0.01);LVEF则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LVEDD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客观准确的评价心功能,NT-proBNP的检测可对不同程度的CHF患者进行评估,尤其是发现早期心衰,早期干预,并对CHF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组,NYHA Ⅱ级25例纳入Ⅱ组,NYHA Ⅲ级18例纳入Ⅲ组,NYHA Ⅳ级12例纳入Ⅳ组.另选择同期入住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心力衰竭各组患者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各心力衰竭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组患者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0、0.71],与LVEF呈负相关(r=-0.47、-0.66),Ⅱ组患者NT-proBNP与LVEDD、LVEF无关.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呈一致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心力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参附注射液对CHF患者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阳气虚型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1.0 mL·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共2周。治疗前后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LVEF值及NT-proBNP水平并评定心功能分级。结果 QRS波时限与LVEF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NT-proBNP及NYHA分级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增多,Ⅲ、Ⅳ级患者减少,且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RS波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LVEF值增加;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RS波时限、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QRS波时限差值及LVEF差值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HF患者心电图 QRS 波时限延长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及心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可用于辅助判断CHF病情及观察药物疗效。参附注射液对阳气虚型CHF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吴贞云  宁超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45-2746,274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261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同时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61例、Ⅲ级156例、Ⅳ级44例三组;另选60名心功能正常非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四组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水平、LVEDD显著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9,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760,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对CHF患者心功能有重要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植入,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DD、LVDS、LVEDV和LVESV缩小,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植入三腔起搏器进行cR王的32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 k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科Y}骆心功能Ⅳ级组。其中NYHA心功能Ⅲ级组14例,NYHA心功能Ⅳ级组18例,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基础心脏病构成比、左心室射血分数(1础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植入时心律为窦性心律、术前心电图QRS波时限、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电极植入靶静脉、植入起搏器类型,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史等方面未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发现,NYHA心功能Ⅳ级组治疗效果明显比例显著低于NYHA心功能Ⅲ级组(5仉O%t】s92.9%,P=0.019)。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明显与治疗效果不明显两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组NYHA心功能Ⅳ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治疗效果明显组(90.O%铘40.9%,P=0.019),且术前LVEDD明显大于治疗效果明显组[(76.7±10.3)mmvs(68.0±7.6)mm,P=0.012)]。结论NYHA心功能Ⅳ级组CRT后效果不如NYHA心功能Ⅲ级组,较大的术前LVEDD是CRT术后疗效不佳的预测因素。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CRT仍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按心力衰竭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组11例和非缺血性心肌病(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组21例。两组均给予CRT,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临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超声应答率。结果两组 CRT 术后6个月 NYHA 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房容积(LA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均明显改善,ICM 组 LVESD、LVESV、LAV及 LVEF较术前也明显改善( 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 LVEF、LVESV改善情况优于 ICM 组(P〈0.05)。两组 CRT术后6个月超声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术后6个月 NICM 组ΔLVEF高于 ICM 组,ΔLVESV低于 ICM 组(P〈0.05)。结论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对 CRT临床获益相似。CRT术后6个月 NICM 患者获益更佳,表现为更加显著的左心室逆重构以及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Lee氏心力衰竭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及肝肾功、电解质。结果两组治疗后Lee氏心力衰竭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评价该药抗心衰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血脂康,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ELISA法与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血浆HS-CRP水平与LVDd呈正相关(r=0.31,P〈0.05),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体液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6ra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对武汉市第一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及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搏出量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血浆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近期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确诊为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左卡尼汀)和对照组(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各55例。采用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体外定量检测入选患者血清NT-proBNP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改善心功能状态,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赵巧凤 《河北医药》2012,34(17):2574-2576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B型利钠肽(B-typy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加强休息、限盐、利尿、扩血管、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但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及丹参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环磷腺苷葡胺60~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14d为1疗程。给药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观察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NP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08-33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心脏彩超反应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LVEDd、FS、LVEF均有明显改善沪〈0.05),观察组患者LVEDd、FS、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显著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