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助产士与产妇的一对一服务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提高产科质量的有力措施,确保母婴安康。方法:将100例住院即将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一对一责任制实验组,另一组为常规待产组,即对照组。结果:将一对一组与常规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等数据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实验组占据明显优势。结论: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产妇当中也获得较好的口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胡姝 《大家健康》2014,(9):176-177
目的:研讨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至2014年01月住院部收治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助产方式,观察组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的比较上χ2=6.6136、3.9682、9.3992,p均<0.05,在各级产程的比较上t=2.9951、2.1826、3.2188、2.04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显著减低了产妇剖宫产的几率,缩短产程,保证了母婴安全,并且提高了产妇对助产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在分娩全过程实施一对一责任助产,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医学助产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结果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22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2年8月-2004年7月实行责任制助产孕妇22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按对比原理取本院2000年8月-2002年7月2055例传统助产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分娩时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较少、阴道手术产及产伤发生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明显低于非责任制助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产科质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升了产科管理水平及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爱母分娩行动"的开展,我院通过全程陪护助产服务,丰富产时服务内涵,从医疗行为、环境氛围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型服务模式,以期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真正达到提高产科质量.现对我科1年来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庭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733-735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及母婴不良结局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2年8月~2004年7月实行责任制助产孕妇22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按对比原理取本院2000年8月~2002年7月2055例传统助产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分娩时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较少、阴道手术产及产伤发生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明显低于非责任制助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产科质量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升了产科管理水平及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助产方法,对观察组产妇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7.34%,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与降低剖宫产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731例产妇按《医学统计学》中相对数的构成比的方法,通过表格形式得出分娩总人数中各种分娩方式的构成比率和进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中各种分娩方式的构成比例。结果进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剖宫产率6.2%,没有进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剖宫率44.6%。结论对产妇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10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1125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对象,2008年11月~2010年10月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分娩的961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组分析对象,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显著降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卡路 《右江医学》2007,35(4):402-403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6~8月我院妇产科对55例初产妇(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与同期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接产方式,由助产士按要求轮班对产程进行观察处理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各产程、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产时、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45%,对照组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9%,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2.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责任制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责任制助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行责任制助产,使产妇得到身心的护理,以提高产科质量,更好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将2001年8月~12月实行责任制助产的909例,作为观察组,2000年8月~12月传统模式10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阴道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比对照组产妇阴道难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低。根据调查反映产妇及其家属对责任助产士服务态度的满意率达98%。结论:责任制助产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助产士责任心比以前更强。服务态度比以前更好,从而提高了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49-51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在分娩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的足月产妇纳入本研究,根据干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观察和处理,观察组应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轻度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剧烈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轻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责任制助产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20-1221
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15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足月初产妇施行责任制助产。结果:由责任制助产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过程无恐惧124人,占82.7%,而对照组无恐惧10人,占6.7%。结论:责任制助产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恐惧心理。责任制助产是指由一个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过程的服务模式。它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融身心护理为一整体的责任制助产模式。是在导乐式分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先进的分娩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与常规待产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2年9月~2004年1月住院分娩、胎位正常的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A组)120例采取常规产程观察,试验组(B组)132例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两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使产妇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罗敏 《吉林医学》2015,(7):1455-1457
目的:探讨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传统助产模式分娩,住院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住院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采用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模式分娩,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及其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0%vs90.00%,P<0.05)。结论: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模式应用产后抑郁症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述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22-422,505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8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陪伴组)430例,在产程中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至产程结束;B组(对照组)430例,按传统交接班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结果:陪伴组产程5.23h,产后出血率0.93%、新生儿窒息率(1.4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29h,1.63%,2.09%)。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助产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和分娩的恐惧,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分娩的并发症,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叶小丽  陆念  龚红燕  罗带姨  谭燕萍 《广西医学》2006,28(11):1730-1731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400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助产;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分别观察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降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分娩新模式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健康及母婴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产时服务模式也从以干预为手段的模式向以母婴安全、健康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产科质量,减少产时并发症和难产率,本院从2006年开始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全程陪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亘古至今,分娩活动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繁衍生息的能力。如何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严重的并发症,一直是产科工作者的追求。1996年“导乐”陪伴分娩传入我国,在上海等大城市试用,服务效果较满意,由于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及费用昂贵,广泛推广使用困难。近二年,在此基础上一种更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产时服务模式-全程助产责任制诞生了。  相似文献   

20.
韩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36-4337
目的:分析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与传统助产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模式,对比分析2组产妇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SDS评分(34.88±3.44)分、SAS评分(27.45±1.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53.45±4.22),SAS评分(58.22±2.18);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48.30±80.70)mL,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402.30±145.60)mL;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产妇心理状态、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助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