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城镇居民社区护理现状与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台州市5个社区251户家庭的749名居民和3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结果 69.7%居民有老年慢性疾病护理需求、67.7%有家庭病床和残疾人康复需求、63.2%有急救护理需求、60.2%有上门护理需求;62.0%居民健康理念落后、69.8%居民社区护理观念滞后.健康理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与社区护理需求变量关系显著(均P<0.01).30所服务站护士比例占22.9%,非普教中专毕业生占68.2%,无学历占18.2%;均采用以医疗为主、自负盈亏的服务模式.结论 对照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发现台州市居民的保健需求与社区护理质量矛盾突出,滞后的社区护理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制约社区护理发展,需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现状,为遴选符合教学要求的社区护理教学基地提供依据。方诖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古塔区、凌河区现有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基本设施和设备、服务内容、护理人力资源等情况。结果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体制多样,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及设备不足。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护理人员141名,平均2.35名/个,年龄构成以20~30岁为主(44.0%),学历以中专为主(70.2%),职称以初级为主(70.2%)。社区服务站以综合服务方向为主,较少开展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服务。结论按社区教学基地要求锦州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需加强管理,拓宽社区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有计划地培训社区护理人员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护理服务模式和社区护理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3个社区抽取65岁以上常住社区的51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4名(43.24%)老年居民需要增加上门基础护理、208名(40.15%)需要提供老年慢性病护理、196名(37.84%)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有236名(45.56%)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177名(34.17%)认为一般。结论社区老年人对卫生健康知识需求迫切,社区管理者应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增加上门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提高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名护理管理者、66名护士,社区7200名老年人、育龄妇女和劳务工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和医生的比例为0.8;1,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409;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以低龄(20~29岁占53.8Voo)、低学历(大中专占92.3%)、低职称(护士、护师占78.2%)、聘用护士(占67.9%)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以治疗为主,占每天工作时间的54.5%;老年人、育龄妇女、劳务工对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占80.0%以上。结论做好深圳市社区卫生护理工作,必须稳定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增加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拓展社区护理服务内  相似文献   

5.
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资源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现状,为遴选符合教学要求的社区护理教学基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古塔区、凌河区现有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基本设施和设备、服务内容、护理人力资源等情况.结果 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体制多样,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及设备不足.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护理人员141名,平均2.35名/个,年龄构成以20~30岁为主(44.0%),学历以中专为主(70.2%),职称以初级为主(70.2%).社区服务站以综合服务方向为主,较少开展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服务.结论 按社区教学基地要求锦州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需加强管理,拓宽社区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有计划地培训社区护理人员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护理服务模式和社区护理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及工作模式评价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和社区护理工作模式评价的调查分析,为深圳社区护理发展的策略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护理需求问卷对246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居民社区护理需要选择排序为:社区紧急救护、健康教育服务、一般疾病简单处理、舒缓压力护理、心理咨询服务;仅18.7%居民主动选择社区护理服务。结论发挥深圳市社区护理的功能以居民需求为发展导向、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改进现有工作模式、提高执业者综合素质等。  相似文献   

7.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806名居民对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项目及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前3项依次为医疗技术差(28.91%),服务态度差(24.69%),医生检查不仔细、看病时间短(12.53%)。99.50%居民对三级甲等医院成立院外门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持欢迎态度。100%认为自己对三级甲等医院院外门诊的医疗技术更有信心。结论医疗技术水平始终是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亟待提高,三级甲等医院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村居民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3个县农村地区的925户家庭(3369人,每户1人接受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21.5%(723/3369,以下以925人进行分析,其中嗜烟酒以583名男性分析)农村居民患慢性病,9.2%~60.7%农村居民嗜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15.3%农村居民认为有必要做定期健康检查,64.0%~71.9%农村居民有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但83.5%农村居民不了解社区护理。结论农村居民保健意识差、健康水平偏低,亟需在农村地区开展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的社区护理。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调查深圳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在深圳市3个社区抽取65岁以上常住社区的51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4名(43.24%)老年居民需要增加上门基础护理、208名(40.15%)需要提供老年慢性病护理、196名(37.84%)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有236名(45.56%)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评价比较满意,177名(34.17%)认为一般.结论 社区老年人对卫生健康知识需求迫切,社区管理者应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增加上门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提高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名护理管理者、66名护士,社区7 200名老年人、育龄妇女和劳务工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和医生的比例为0.8∶1,护士与建立健康档案人数之比为1∶4 409;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以低龄(20~29岁占53.8%)、低学历(大中专占92.3%)、低职称(护士、护师占78.2%)、聘用护士(占67.9%)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以治疗为主,占每天工作时间的54.5%;老年人、育龄妇女、劳务工对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占80.0%以上.结论 做好深圳市社区卫生护理工作,必须稳定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增加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积极拓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社区有就医需求患者提供及时方便的上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方法 在医院微信服务号建立子系统“护理服务到家”,设基础护理17项、专科护理6项、母婴护理5项、检验服务11项共4类39项服务项目;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正式运行(线上下单,上门服务)。 结果 “护理服务到家”运行128 d,上门服务652单;上门护士1 196人次、医生108人次;患者满意度为100%;上门服务项目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投诉和不良事件,未发生医生护士相关安全问题。 结论 基层医院实施“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有助于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感,以及缓解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患者对护理方法和护理方式的需求。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2010年3月~2010年9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服务的586名社区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实施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方法首选医护人员个别指导,其次是社区医护人员讲解示范;社区护理方式首选电话咨询,其次是医护人员家访。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区医疗服务的不断普及,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在老年人群中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欢迎,因此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是目前的急需解决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出院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出院冠心病患者护理需求的真实内容,为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出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出院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呈现3个主题:疾病相关知识护理需求高;电话随访形式接受度较低,门诊随访需求较高;希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联合服务机制.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延续护理应以用药、发病的急救与预防、康复及日常健康保健的指导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门诊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护理服务形式;医院应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联合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曲靖市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法人代表的23个市、县(区)、乡镇、企业、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部门及4382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虽然床护比基本达标,临床护理岗位人员人力资源缺乏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依然是困扰护理管理的首要因素,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身份多元化,编制内护士比例逐渐降低,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薪酬的满意度不容乐观。结论多途径、多渠道增加护理人员,尤其是编制内护士。有计划的重点培养一批护理骨干,在护理队伍中起好承上启下的引领、带动作用。尽快建立编制外护士管理标准,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尤其是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聘任,不能与医疗机构其它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形成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A community survey was undertaken in a district in Kwazulu, adjacent to Pietermaritzburg. Natal, in order to determine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patterns at a local level. This low-cost survey was labour-efficient and yielded useful data for th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of local health services. It was found that child health and delivery services were under-utilized while family planning and antenatal care services were comparatively well used.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s' services were used regularly by 51% of the mothers and childminders interviewed.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of 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s was less significant. Some 36% of the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were found to be malnourished, and 29% had conditions requiring medical treatment.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a major discrepancy exists between the local need for health services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vailable services. The introdu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is proposed as a possible 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及工作模式评价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通过居民对社区护理需求和社区护理工作模式评价的调查分析,为深圳社区护理发展的策略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护理需求问卷对246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居民社区护理需要选择排序为:社区紧急救护、健康教育服务、一般疾病简单处理、舒缓压力护理、心理咨询服务;仅18 7%居民主动选择社区护理服务。结论发挥深圳市社区护理的功能以居民需求为发展导向、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改进现有工作模式、提高执业者综合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提出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3个城市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的495名脑卒中老年人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生命质量、日常生活能力(ADL)、社区康复护理方面的调查。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总需求得分为(72.87±11.32)分,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健康教育86.67%、康复护理技术66.03%、一般治疗技术56.90%。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独处时间、经济收入、就医距离、EQ-VAS评分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脑卒中老年人的社区康复护理需求较高。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从政府、社区、医院、家庭、市场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预防、控制和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社区护理的供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的必要性,方法 以两阶段整群抽样对上海2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33个项目)社区护理的需求。以随机整群抽样对上海108名社区护士进行与需求相同内容的社区护理供给问卷调查。结果 需求的三方面分别为71.2%,72.3%和65.9%,平均69.8%。供给的三方面分别为20.3%,21.7%和17.0%,平均19.7%;对所有项目都需求的居民为57.4%,而对所有项目都供给的影响因素有社区护士的数量少(如护士与居民之比约1:2万),学历结构低(93.5%为中等学历)。专业知识不足和培训不够。结论 社区护理的供需矛盾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数量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建议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加强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Increasing health care expense and rising numbers of uninsured Americans have led many to propose a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process, rationale, and requirements in creating a regional pediatric surgical service in the setting of a single-payer system.

Methods

Our health care system consists of 10 medical center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care to more than 3 million members. All services are provided by salaried physicians/practitioners to prepaid members. Before July 2004, pediatric surgical care was performed at multiple medical centers with many services contracted out. Starting July 2004,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pediatric perioperative plan was established. Implementation has occurred in steps; current statu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reviewed.

Results

Strict guidelines for pediatric anesthesia and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services,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were defined. Pediatric surgery is now performed at 3 community medical centers and 1 tertiary, teaching hospital. Operative cases were assigned to each center based on age, complexity, level of postoperative care, and location. A single high-volume, center for complex care has been established. Access to care was excellent; more than 90% of outpatient consultations were seen within 2 weeks. Utilization of services was 94% in 2006 and 98% in 2007. Physicia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high. Additional pediatric surgeons have been hired and nearly all care has been internalized. Given the proximity to a major children's hospital, specialty services have not been duplicated.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pediatric perioperative plan provided standards for supporting pediatric surgical services at community hospitals. This regional service may be a model for the future of specialty care, especially in the setting of a single-payer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