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在 1988年ChangH .R等就开始体外观察阿奇霉素抗弓形虫的作用〔1〕,随之Huskinson( 1991)和Derouin( 1992 ) )进一步证实了本药对各型弓形虫滋养体和包囊均有杀灭作用〔2 ,3〕,且与乙胺嘧啶或磺胺合用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我国在 1998年由沙红报道了首例用阿奇霉素治疗弓形虫病的急性病例〔4〕。何爱珍等 1999年报道了阿奇霉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结果〔5〕。几年来我所采用了阿奇霉素、SMZco、IFN加VBco和VE等治疗 2 84例弓形虫病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均为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良姜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抑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姜挥发油体外对毛囊蠕形螨的抑杀时间为(14.42±1.14)min,对皮质蠕形螨的抑杀时间为(8.3±0.86)min;生理盐水对2种人体蠕形螨抑杀时间均超过24 h。良姜挥发油对2种人体蠕形螨具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并且对皮脂蠕形螨的抑杀作用明显强于毛囊蠕形螨。因此良姜挥发油是治疗人体蠕形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质,良姜挥发油治疗人体蠕形螨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液治疗蠕形螨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抗蚴灵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液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 方法 应用该药治疗面部蠕形螨感染者447例,其中随机观察有粉刺、皮疹和脓疱疹患者30例,治疗20d后复查阴转例数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市售肤螨灵、2 %灭滴灵溶液和8%灭滴灵霜的疗效做比较试验。进行体外杀灭蠕形螨试验、动物毒性试验和局部用药安全试验。 结果 治疗后20d复查,面部蠕形螨阴转率为928%(415/447),对有明显面部损害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物(P<0.01)。体外杀灭蠕形螨试验结果显示,1h内能杀死全部蠕形螨。动物毒性试验显示LD50在安全范围,局部用药无明显刺激和过敏反应。 结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化液有望成为安全、高效的治疗蠕形螨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治疗蠕形螨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体外杀螨效果、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①观察1%及2%SDBS体外杀螨效果。②临床观察2%SDBS软膏和2%甲硝唑软膏对蠕形螨病的疗效。确诊面部蠕形螨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每天早、晚各1次将药物涂于患处,连续用药8周。用药前、后计数面部炎性损害、蠕形螨感染度及红斑评分,以评价疗效。③治疗8周后随访两个月,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①体外杀螨试验,用药5 h,2%SDBS组的螨全部死亡,与2%甲硝唑组(69.4%)及花生油组(9.1%)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SDBS杀灭毛囊与皮脂蠕形螨效果,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炎性损害、蠕形螨感染度及红斑评分,2%SDBS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SDBS组(87.1%)与2%甲硝唑组(65.5%)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结果无变化。③副作用:2%SDBS治疗皮脂蠕形螨病,3例局部有轻微烧灼感。结论SDBS具有体外杀螨作用,治疗蠕形螨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人体蠕形螨病由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感染引起,感染部位以面部、鼻、颊、额多见。中、西药均可用于治疗人体蠕形螨病,用生物制剂治疗蠕形螨病也有一定效果。本文对我国人体蠕形螨病治疗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体蠕形螨是专性寄生在人体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螨,以面部为主。可引起人体蠕形螨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美容意识的提高,对蠕形螨的致病性及其治疗更加关注。该文就蠕形螨感染的治疗现状予以综述,以求对治疗人体蠕形螨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LH分泌受到性激素正、负反馈调节的控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可能也参与LH分泌的调节〔1〕。本实验观察在有或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 ,IGF Ⅰ和E2 对雌性大鼠垂体细胞LH分泌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人重组IGF Ⅰ、胰岛素、E2 和GnRH购于Sigma公司。无酚红的M199培养液购于德国柏林生物化学公司。2 .方法 :(1)垂体细胞的制备 :从成年 (2 0 0~ 30 0g)发情期的雌性Wistar大鼠 (CharlesRiver,BorchenKirchb)获取垂体。胰酶消化法制备垂体细胞悬液〔2〕。将垂体细…  相似文献   

8.
广州管圆线虫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管圆线虫病 ,亦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 (eosinophilicmeningitisormeningoencephalitis ,EM ) ,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其病原体广州管圆线虫 (An giostrongyluscantonensis)是我国陈心陶教授于 1935年首先在广州黑家鼠和褐家鼠体内发现〔1〕。本病主要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各岛屿流行。 194 5年首例人体广州管圆线虫病在中国台湾发现〔2〕,至今全世界报道已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或怀疑由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EM超过 30 0 0例〔3…  相似文献   

9.
细辛精油体外抑杀蠕形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辛精油体外杀螨效果。方法用细辛精油、1:2、1:4、1:8、1:16和1:32稀释的细辛进行抑杀实验,并设定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细辛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抑杀作用。结果细辛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且对毛囊蠕形螨的抑杀效果优于皮质蠕形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2,P0.05),但随稀释倍数的增加抑杀效果明显降低。结论细辛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抑杀蠕形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人体蠕形螨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沙市人体蠕形螨感染调查湖南医学专科学校寄生虫学教研室刘年猛,黄琼瑶,江向东,彭飞,曾少华在人体面部皮肤普遍寄生的毛囊蠕形螨(D.fd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是一种具有致病性的寄生螨[1]。对其感染情况,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康复意识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6.
17.
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i Y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1997年约为8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表现为发病和患病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和患者生命质量差。欧洲200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是脑卒中的1.5-3.0倍,患病率分别是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的2-4倍及4-6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痴呆的患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7.5%,  相似文献   

18.
19.
20.
Cognitive vitality is one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autonomy in the elderly. Aging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may lead to cognitive decline. Several factors seem however to modulate the effect of aging on cognition. For instance, older adults who engag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ests imply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emory and problems solving. This article draws up a portrait of normal aging while being interes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n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 cognition in old ag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asks assessing a diversity of cognitive domains. Moreover, the impact of physical fitness appears to be heterogeneous, being of greater amplitude in tasks that tap executive functions. It thus seems that physical training could serve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cognitive vitality in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