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用药,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医院临床分离的IRPA 10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MIC,用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筛选;用PCR方法检测IRPA的金属酶基因、外排基因oprM以及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 106株IRPA中检出2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均为VIM-2基因;检出9株携带主动外排基因oprM;检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缺失99株,缺失率为93.4%。结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为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的缺失、金属酶的产生以及主动外排机制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院耐亚胺培南铜绿似单胞菌((imi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mginosa, IRP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所产β-内酰胺酶类型,用以指导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按2005年NCCIS的标准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美洛培南等12种临床常见抗菌药物对3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三维试验、改良三维试验、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32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敏感率属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他啶(42.2%),头孢吡肟(36.5%)、哌拉西林(33.5%)、其次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利,舒巴坦,头孢哌酮,敏感牢依次为333%、31.2%、24.6%。美洛培南敏感率为9.3%,中介率为23.2%。三维试验结果表明6株产碳青霉烯酶,其中1株产金属酶,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筛选金属酶仪1株阳性,与三维试验结果一致,2株能被氯唑西林抑制,可能是AmpC酶的变异子,另3株均不能被克拉维酸、氯唑西林、EDTA抑制,其余菌株中有2株产Ampc酶,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可能以外膜孔蛋白丢失或主动泵出系统过度表达为主,不是以产碳青霉烯酶为主。  相似文献   

3.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IMP)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与β-内酰胺酶携带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双纸片协同(DDST)法筛选产金属酶的菌株,用聚合酶链(PCR)法进行基因型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8年68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DDST阳性12株;2009年5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DDST阳性11株;2008年465株PAE中K-B法对IMP不敏感率为14.8%、MIC法为14.6%,2009年285株PAE中K-B法对IPM不敏感率为18.9%,MIC法为17.5%;基因检测,各基因型的分布比例为IMP 2.5%、VIM 5.9%、GIM 0.8%、KPC 4.2%、OXA-10 28.8%、OXA-2 7.6%、OXA-1 1.6%。结论临床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耐药比例升高,IMP耐药的PAE多为多药耐药株和泛耐药株,OXA型ESBLs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方法对医院临床分离的8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聚类分析。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相同,但基因型相同,绝大多数基因型不同。结论通过RAPD分析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型的特性,明确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为该菌的感染控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情况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分布。方法对医院临床分离的150株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IMP)等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检测;进一步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64株作为受试株,进行耐药机制表型初筛试验及基因检测。结果 IRPA共64株,占42.6%,其中9株为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阳性,占试验菌株的14.06%,4株携带VIM基因和3株携带IMP基因,其他为阴性结果;17株主动外排表型筛选阳性,5株同时检测出oprM、mexB基因、有9株仅扩增出oprM基因而没有mexB基因、有3株未扩增出外排基因;oprD2基因缺失共11株,占17.19%。结论调查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主要有金属酶的产生;主动外排的过度表达;孔道蛋白OprD2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年来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6株PAE中,IRPA占总数的3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尤其要关注PAE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王敏敏  董晓勤  苏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600-2601,280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情况。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2-巯基丙酸纸片协同试验筛选金属酶菌株。结果:6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IPM100%、CTX98.3%、TIM96.7%、TZP85.0%、LEV78.3%、ATM78.3%、FEP73.3%、AK73.3%。纸片协同试验产金属β-内酰胺酶4株,检出率为6.7%。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机制之一。密切监视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传播。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 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等3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和VIM型金属酶基因检测均阴性,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检测均阴性,但35株铜绿假单胞菌23S rRNA基因扩增阳性。结论 研究表明湖北襄樊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金属酶,但从遗传学角度证实外膜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襄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利用K-B法、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ICU和老年病房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效果都不错,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抗菌药物的范围很窄,只有阿米卡星的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性、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情况及其编码的基因亚型.方法 对ICU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86株IRPA进行回顾性分析.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的IRPA进行菌种确证及药敏检测,双纸片增效法检测其产MBLs的情况.PCR法检测MBLs表型筛选阳性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IRPA除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达100.0%,对阿米卡星敏感率略高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46%.86株IRPA中MBLs表型筛选检出率达48.8%(42/86),阳性菌株经PCR扩增后检出41株带有MBLs基因,其中IMP-1最多,占26.7%(23/86),携带多耐药基因的IRPA有13株,占15.1%(13/86).结论 产MBLs是ICU IRPA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基因型以IMP-1为主,多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严重,加强MBLs的监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抑制细菌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2004-2008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酶烯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 2004-2008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947株,耐亚胺培南的菌株573株,耐药率29.4%;2006-2008年与2004-2005年相比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有上升趋势,从14.4%上升到31.8%;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以阿米卡星最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下降明显;23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阳性4株(17.4%),VIM基因阳性4株(17.4%),OprD2缺失18株(79.3%)。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金属酶基因,但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缺失引起,阿米卡星与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及整合酶基因(intⅠ1)的检测,并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聚类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CARB、DHA、IMP阳性率分别为5.9%、32.4%、14.7%、17.6%,而SHV、OXA-10、PER、VEB、GES、VIM、GIM、SPM均为阴性;oprD2缺失率为2.9%;aac(6′)-Ⅰ、aac(6′)-Ⅱ和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21.2%、33.3%、48.5%;qacE△1-sull基因为41.2%;IntⅠ1阳性率为3.0%,试验菌株存在克隆传播和近缘关系现象。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可导致克隆传播,遗传标志物聚类分析方法可快速了解试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亚胺培南纸片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19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4株(22.9%)对亚胺培南耐药,这44株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部分敏感;对亚胺培南耐药的4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1.3%.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之一,治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宜参考实验室的细菌药敏结果选用较敏感的四代头孢或环丙沙星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实验室提高对其检出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β-内酰胺类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并探讨产AmpC酶基因对其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协同试验检测β-内酰胺类酶,PCR扩增β-内酰胺类酶耐药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11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类酶菌85株(75.9%),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35.3%;耐药基因TEM、SHV、OXAI、MP-1、AmpC、VIM-2阳性率分别为53.57%、10.17%、2.71%、4.46%、46.43%、16.96%,且有42.85%的菌株表现为多基因耐药。结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耐药基因以产TEM、AmpC为主,少部分产SHV、OXA、IMP-1、VIM-2,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绍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对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4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IMP、VIM和oprD2基因等3种基因检测和测序.结果 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均检出VIM基因,经比对分析为VIM-2型;无IMP基因检出,oprD2基因均无缺失.结论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由VIM-2型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4所分院临床分离的7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性、主要耐药机制和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β-内酰胺酶GES、KPC、IMP-1、IMP-9 、VIM-1 、VIM-2、SIM、SPM、GIM、AIM、NDM、KHM、DHA、PDC、OXA-40、OXA-23等18种基因,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 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MP-9、PDC、oprD2、intⅠ1基因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8%、98.6%、86.1%、100.0%,KPC、IMP-1、VIM-2、DHA基因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8%、9.7%、13.9%、18.1%,GES、VIM-1、SIM、SPM、GIM、AIM、NDM、KHM、OXA- 40、OXA- 23基因均为阴性;72株铜绿假单胞菌有52株产金属酶;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株铜绿假单胞菌可分3群,每群均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产生金属酶是7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最主要原因;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对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