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静脉转染表达mIL-12的DNA质粒对小鼠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急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经腹腔接种HSV-1建立小鼠模型,用水流动力学方法将mIL-12基因转染Balb/c小鼠,比较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用小鼠脾细胞评价细胞毒T细胞(CTL)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GEG.mIL-12组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及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强,而对特异性P815.gB细胞的CTL水平未见提高.[结论]用水流动力学方法转染小鼠IL-12基因对小鼠HSV-1急性感染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静脉转染表达mIL-12的DNA质粒在肿瘤的治疗及抑制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经皮下和腹腔接种M5076细胞建立荷瘤模型,用水流动力学方法将mIL-12基因转染荷瘤C57BL/6小鼠,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及肿瘤转移灶数目,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用小鼠脾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评价CTL和NK细胞活性.[结果]转染pGEG.mIL-12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及IFN-γ水平明显升高.经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荷瘤模型的转染pGEG.mIL-12小鼠组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抑制肿瘤细胞肝转移和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腹腔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荷瘤模型转染pGEG.mIL-12小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抑制腹腔内肿瘤播散,延长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5076细胞对转染pGEG.mIL-12小鼠脾细胞的CTL和NK细胞破瘤细胞活性均不敏感.[结论]用水流动力学方法转染小鼠细胞因子基因产生的高水平IL-12对CTL不敏感的M5076肿瘤有治疗和抑制肝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混合SAG1和ROP1编码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评价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将SAG1和ROP1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EGFP-N3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RT-PCR体外验证重组质粒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通过检测抗体、抗体分型及细胞因子来评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式细胞仪测定脾脏淋巴细胞亚群;腹腔内注射毒性株弓性虫速殖子攻击免疫小鼠.结果 RT-PCR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SAG1和ROP1混合重组质粒疫苗诱导小鼠产生很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于毒性株弓形虫感染攻击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论不同候选抗原编码基因混合重组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提示含有多种成份的混合DNA疫苗的研制可作为核酸免疫研究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含有固定的肝细胞癌(HCC)细胞或组织碎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2(IL-2)的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进行皮内接种,观察对小鼠肝肿瘤的预防免疫作用和预防HCC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C57BL/6J小鼠尾部皮内注射Hepa1-6肿瘤免疫激活剂两次,第2次免疫注射后7d,左后肢皮下注射1×107活Hepa1-6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临床研究:50例肝癌根治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免疫激活剂接种组和对照组.[结果]Hepa 1-6细胞注射同源性小鼠后,对照组18只小鼠全部发展成肝肿瘤;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1-6细胞的免疫激活剂B组的18只小鼠中有4只无肿瘤生长;含有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的C组18只小鼠中有3只无肿瘤生长;而含有固定Hepa1-6细胞和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D组)18只小鼠中12只无肿瘤生长,67%小鼠获得保护.在HCC肿瘤免疫激活剂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副作用.24例病人中17例出现了抗HCC迟发型超敏反应.剂量-1、剂量-2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5%(25%),37.5%(37.5%)和50%(37.5%);剂量-4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年复发率分别为0%,12.5%.而对照组HCC切除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0.8%,53.8%和61.5%.接种剂量-2、4 HCC免疫激活剂病人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种细胞因子缓释微球的肝癌免疫激活剂具有较强的抗小鼠肝肿瘤的效果;可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BV-LMP1重组体DNA免疫小鼠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将已构建的EBVLMP1基因(EBVLMP1)重组质粒pcDNA3-BLMP1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分别用ELISA、流式细胞仪及LDH法检测免疫小鼠体内特异性EBVLMP1抗体滴度、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以及EBVLMP1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用pcDNA3质粒及PBS作为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结果]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后,可在外周血液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的EBVLMP1抗体;其脾细胞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且可检测到EBVLMP1特异性的CTL存在.以上结果在免疫16周之内无明显改变.[结论]EBV-LMP1质粒重组体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并且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一种有效、制备方便的EBV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FLCS)对体外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一步验证该药对小鼠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HSV-1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和MTT比色法观察FLCS对HSV-1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细胞病变效应(CPE)以及病毒抑制率确定该药体外抗病毒活性.进一步利用小鼠病毒性脑炎模型,设计治疗方案(FLCS 3个剂量组,疗程5 d),观察小鼠生存率、平均存活时间、组织中病毒滴度,评价FLCS对小鼠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FLCS不仅对HSV-1有直接灭活作用,而且还可阻止HSV-1的生物合成,表现为各剂量组FLCS通过不同方式和病毒作用后,HSV-1感染细胞的PE则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病毒抑制率明显升高.FLCS对HSV-1直接灭活作用和抑制生物合成作用的细胞半数抑制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32.76μg/mL和12.72μg/mL,相应作用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7.3和18.8.但是FLCS不能阻止HSV-1吸附细胞,表现为各剂量组FLCS作用细胞后,HSV-1再感染细胞,均出现典型CPE.对于小鼠来说,其体征大多数都会从厌食、呆滞以及嗜睡等症状,逐渐转变为颤抖、抖毛、背弓、抽搐、打转、体重下降等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直至死亡,FLCS治疗组小鼠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FLCS虽不能阻止病毒吸附与穿入易感细胞,但能直接杀灭病毒以及抑制HSV-1的生物合成或(和)以后环节发挥其抗病毒作用.FLCS能降低HSV-1感染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期,加快组织中病毒的清除,缓解小鼠脑炎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诱导C57小鼠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方法]用基因枪途径给C57小鼠腹部接种含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质粒,24h后在同一部位注射FBL3肿瘤细胞破碎后的上清液,15d后用3×106个FBL3肿瘤细胞皮下接种攻击.[结果]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基因枪途径局部接种含有GMCSF基因的质粒,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先前研究表明,从杉藻属红藻类植物G.skottsbergii中分离的多种结构类型的天然角叉菜聚糖在体外实验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2复制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其中环化μ/v-角叉菜聚糖1C3活性较强而无细胞毒性。作者采用体内实验,首次研究了1C3对鼠腹膜内HSV-1感染的抗病毒活性。实验组每只成熟的雄性OF1远系繁殖小鼠ip接种5×105PFU的HSV-1KOS株。1C3以3种不同方式给药:a)在HSV-1接种后立即ip给以1C3;b)在HSV-1接种后立即ip给药,此后1、24或1、24、48h再几次给药;c)在感染后24、48、72h ip给药;d)在HSV-1接种后立即iv给药;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表达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D的DNA疫苗。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HSV-1基因组中扩增出gD基因,插入中间载体pGEM-T,然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Ly-D,经部分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将pLy-D转染Cos-7细胞,并肌肉接种ICR小鼠。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gD蛋白表达及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转染的Cos-7细胞中有gD蛋白的表达;经三次肌肉免疫接种的小鼠血清中有特异性HSV-1抗体产生,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重组质粒pLy-D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免疫接种后可以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牛大力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牛大力水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KM小鼠,通过计算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和采用血清溶血素试验法、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法,观察高、中、低剂量牛大力(剂量分别为20、10、5 g·kg-1·d-1)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通过测定免疫抑制小鼠(灌胃给予40 mg·kg-1·d-1醋酸泼尼松)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廓清指数,观察高、中、低剂量牛大力(剂量同前)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结果]牛大力对正常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廓清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但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廓清指数(P<0.05或P<0.01).牛大力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牛大力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cDNA协同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gD核酸疫苗免疫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及在HSV-1病毒角膜攻击时的保护效果.方法利用pcDNA3.1载体分别构建HSV-1糖蛋白D和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gD和pIL-2,体外鉴定其表达.动物实验分为pcDNA3.1空载体对照组、pgD单独免疫组和pgD pIL-2联合免疫组3组,具体为通过肌肉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间隔2周,每次接种质粒100μg,第3次免疫后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滴度并做亚型分析,利用3H-TdR掺人法进行Th细胞增殖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Th细胞分泌的IL-2、IFN-γ和IL-10水平,耳廓肿胀实验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反应;HSV-1病毒角膜攻击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病变.结果与pgD单独免疫组相比,pIL-2的协同免疫可以显著提高IgG2a抗体滴度、Th细胞增殖反应和DTH反应,Th细胞分泌IL-2和IFN-γ水平也显著提高,IL-10水平明显下降.在动物保护实验中,pIL-2的协同免疫明显增强了pgD疫苗在病毒攻击时对角膜的保护效果.结论IL-2 cDNA的协同免疫可以显著提高pgD核酸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增加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INCB024360类似物与铝佐剂联合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以评价其复合佐剂效应.方法 分别将三种不同剂量的INCB024360类似物(150 μg,100 μg,50 μg)与Al(OH)3(300 μg)复合后与HepA-1共同免疫ICR小鼠分别作为复合佐剂1组,2组,3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单纯疫苗组、铝佐剂对照组和单一INCB024360类似物(100 μg)组,共免疫一次,于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进行尾静脉采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AV) 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免疫后4周、8周、12周、16周,均产生抗HAV IgG抗体,抗体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于12周达到峰值.复合佐剂2组[HepA-118 EU+Al(OH)3 300 μg+INCB024360类似物100 μg]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在8周和12周时,其对HepA-1的免疫增强效应显著高于单一佐剂组以及铝佐剂对照组(P<0.05,t值分别为3.169、2.439).4周、8周、12周、16周,单一佐剂组与单纯疫苗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O抑制剂INCB024360类似物与铝佐剂复合后具有较强的复合佐剂效应,免疫增强效应优于铝佐剂对照组;但是单一的INCB024360类似物不具有显著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 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 gB14~50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Bt,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于BALB/c鼠注射免疫3次,抗体分析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碘化丙碇(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的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HSV-1F株gB基因序列一致,证实了HSV-1 gBt核酸疫苗的构建;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4+T细胞数较空质粒(pcDNA3)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CTL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是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8+T细胞、CD4+/ 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V-1 gBt核酸疫苗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抗原DNA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观察猪囊尾保护性原cC1 DNA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及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全长cC1 c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构建了重组质粒p3-cC1,肌注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cC1抗体IgG及IgG2a水平,并进行仔猪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免疫小鼠第3周出现特异性IgG应答,第8周IgG水平达到最高;小鼠血清的IgG2a检测显示,第2周IgG2a应答即为阳性,且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多表位HBV重组DNA疫苗的构建与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表位乙型肝炎DNA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潜能。方法筛选一组HBV的表位,并进行优化组合,辅以一定的旁侧序列,并合成目的基因片段HS。将它插入可人用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VAX-HS。通过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动物体内CTL。结果酶切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VAX-HSDNA疫苗,ELISPOT测定证实其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T细胞,51Cr释放实验证实,所诱导的T细胞中具有很强的CTL活性。结论PVAX-HSDNA疫苗免疫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具有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编码PAc结构基因A-P片段的重组质粒pCIA-P以经肌肉和颌下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TSG)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观察表面蛋白抗原PAc在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方法将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重组质粒pCIA-P经肌肉、颌下腺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两种途径免疫小鼠及pCI质粒和生理盐水肌肉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将pCIA-P经颌下腺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以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表面蛋白抗原PAc。结果颌下腺区皮下注射法免疫后唾液IgA型特异性抗体和血清IgG型特异性抗体均明显升高,并持续数周。肌肉注射法后血清IgG型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但未有效诱导产生唾液IgA型特异性抗体。在小鼠颌下腺中检测到PAc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CIA-P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该DNA防龋疫苗经颌下腺周围区域皮下注射免疫是可诱导长期粘膜免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编码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对HBcAg 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L-18质粒和HBcAg 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 IgG亚类(IgGl,IgG2a)水平。结果:免疫6周后,联合注射IL-12、IL-18和IL-12+IL-18组小鼠血清的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 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 IgG亚类以IgG2a占优。结论:IL-12、IL-18以及IL-12+IL-18联合HBcAg DNA疫苗注射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抗HB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prime-boost免疫策略进行HIV-2外膜蛋白重组鸡痘病毒与重组DNA疫苗联合免疫引起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将HIV-2 gp105重组DNA疫苗与重组鸡痘病毒以prime-boost免疫策略,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脾CD4+、CD8+ T细胞亚群的数量、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和血清抗 体滴度。结果:重组DNA疫苗和重组鸡痘病毒prime-boost免疫策略和两种疫苗单独免疫均刺激小鼠产生针对HIV-2靶细胞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联合免疫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高于单独免疫组(P<0.05)。结论:以HIV-2 gp105重组DNA疫苗进行基础免疫、以HIV-2 gp105重组鸡痘病毒进行加强免疫的prime-boost免疫策略能诱导小鼠产生更强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的DNA、重组痘苗病毒、蛋白疫苗免疫间隔在HIV-1疫苗prime-boost策略中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为建立最佳免疫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小鼠进行3针DNA初免,之后分别间隔3周、6周、12周、16周免疫重组痘苗病毒VTKgpe;对小鼠或兔子进行3针DNA初免,间隔16周免疫VTKgpe,之后分别间隔4周或8周免疫gp140蛋白。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HIV-1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DNA初免-VTKgpe加强间隔16周效果最佳,诱导的HIV-1 Env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05,分泌IFN-γ的T细胞数为5 966.4/106细胞。DNA初免,间隔16周VTKgpe加强,之后间隔4周或8周gp140蛋白加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NA疫苗初免,16周后VTKgpe加强,4周后gp140蛋白加强可诱导较高的免疫应答,同时更为适宜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