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CTA能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脑基底动脉环等部位血管狭窄、闭塞的形态,管壁状况及狭窄程度,且能清晰显示增多迂曲的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结论CTA检查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例烟雾病患者,均采用双序列扫描,减影后传送至AW4.4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CT平扫显示脑梗死6例,脑出血1例,脑出血伴脑梗死2例,2例无明显异常。CTA均能够清楚显示ICA末端、脑底动脉环等血管狭窄、闭塞与脑底异常血管网情况。11例中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10例,1例表现为ICA末端、MCA起始部闭塞伴大脑后动脉(PCA)粗大并与ACA、MCA远端形成粗大的侧支循环,而脑底异常血管网较少。结论 CTA能成为筛选烟雾病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在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及CT血管造影(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SCT及CTA检查。结果SCT发现脑梗塞42例,脑室轻度扩大12例,局脑萎缩10例,基底节区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CTA均见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狭窄闭塞30例,单侧狭窄闭塞1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76支,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62支,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28支;46例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结论SCT平扫结合CTA可良好显示烟雾病造成的脑实质病变及血管异常,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重建(VR)技术在Moyamoya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证实的25例Moyamoya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25例CT平扫患者中,脑梗死13例,脑出血12例,其中11例可见丘脑一基底节区有扩张的血管;MS-CTA VR重建显示Moyamoya病颈内动脉(ICA)末端、大脑中动脉(MCA)或大脑前动脉(ACA)近端闭塞或狭窄的准确率为88.0%(22/25).与DSA相比,MS-CTA VR重建高估动脉狭窄程度,将ICA狭窄误诊为闭塞3例(12.0%);在显示Moyamoya血管数目及分支方面,MS-CTA VR重建显示细小分支数目较少;在显示侧支循环方面,MS-CTA VR重建仅显示6例(25.0%).结论 CT平扫仍是发现Moyamoya病继发病变的常规方法,与MS-CTA VR重建相结合可正确诊断Moyamoya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烟雾病患者共35例,经体格检查显示所选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应用本院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选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35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左右两侧的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10例患者左侧或右侧的单侧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所有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主干显示狭窄闭塞;4例患者显示大脑后动脉的主干狭窄闭塞。9例患者显示为血管跳跃征。21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大脑后动脉扩张。4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为颈外动脉分支扩张。35例患者的脑底动脉环血管周围显示迂曲或团块状的烟雾血管影像表现,在闭塞血管的同侧可显示单侧的异常血管网。对于双侧血管网异常患者可表现为一侧烟雾血管较多见。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可疑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双侧椎动脉(VA)、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以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分别进行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2例的动脉重建图像对动脉硬化、狭窄、闭塞有特征性显示,其中17例患者经DSA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可直观显示动脉的异常改变,提供血管狭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情况等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观察、判断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曲师多平面重建(CMPR)后处理技术。结果病例血管重建图像均显示良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8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4个),肾下段腹主动脉瘤4例,小腿血管瘤4例。结论 MSCTA检查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血管形态,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和下肢动脉壁钙化斑块,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理想成像方法,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血管成像(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筛查的临床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疑有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了解颈部动脉血管的正常形态走行、狭窄及闭塞情况,对颈部动脉病变进行初步筛查。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颈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13例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畸形,10例颈部动脉硬化,2例动脉管腔软斑块形成,1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结论 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CTA可准确获得患者颈部血管的有效信息,对头颈部不适的患者进行初筛及病因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 iem ens 1.0T超导型MR I系统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分析70例烟雾病的MRA表现。结果MRA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49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21例;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70例;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血管跳跃征18例;颈外动脉分支代偿性扩张19例,大脑后动脉代偿扩张43例。脑底异常烟雾血管70例。结论MRA是一种无创伤性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 3D-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评价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前、后MSCT 3D-CTA资料。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复查的4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夹48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5例,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15例。MSCT3D-CTA发现动脉瘤残留6例,载瘤动脉局限性狭窄12例,伴有血管痉挛9例,未见明显异常21例。所有病例未见载瘤动脉闭塞及动脉瘤夹滑脱、移位。VR成像中,36例清晰显示动脉瘤夹与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关系,9例较清晰显示,3例动脉瘤近胼周者显示欠佳;在MIP和MPR成像中,动脉瘤夹形态及大小均能清晰显示,但三维空间感较VR略差。结论 MSCT 3D-CTA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经济、安全、有效的复查方法,VR和MIP、MPR等后处理技术的联合运用可以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45例烟雾病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其中17例经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确诊,2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2例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结果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15岁年龄组发病8例,〉15岁年龄组发病37例。发病年龄高峰在40岁左右。本组中19例为脑梗死,均是多发性脑梗死,26例为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室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9例,脑叶出血5例,SAH2例。结论烟雾病在成年发病多于儿童和青少年。出血性脑卒中以脑室和基底节区出血多见,脑梗死常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MRA、DSA和CTA均能明确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CT和MRI可见脑卒中病变部位呈多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DSA和手术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V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技术进行扫描范围内脑血管三维成像,回顾性分析31例脑血管病患者CTA检查。结果CTA检出脑血管异常30例,CTA检出颅内动脉瘤22例(共25个),动静脉畸形6例,硬脑膜动脉静脉瘘1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2.3%,对脑血管病总符合率96.8%。CT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瘤体(形态、指向、轮廓)、瘤颈的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显示脑血管畸形的部位、范围、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高,能快速、安全、无创有效地诊断脑血管疾病,尤其适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及脑血管畸形出血等急症病人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烟雾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MD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多为儿童及青壮年起病,女性居多。病程为多发,主要有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失语、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CTA及DSA在脑底动脉环发现血管闭塞、狭窄及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形成,CTA对本病有一定阳性发现。结论对于儿童及青壮年反复发作的脑卒中患者要考虑MMD的可能,建议及早进行DSA或CTA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脑血管MS-CTA检查且诊断为AVM的病例资料。CTA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所有病例均完成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分析不同重建方法对AVM的显示能力,并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评估MS-CTA诊断价值。结果其中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扫描仪检查14例;使用双源CT扫描仪检查10例。MS-CTA所显示病灶有22例与术中及DSA结果所见基本一致,另有海绵状血管瘤2例。本组22例中动静脉畸形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7、Ⅴ级2例。其中伴脑出血11例,并发脑动脉瘤3例、伴脑梗死1例。MS-CTA均清晰显示病灶部位、范围、遗漏血管及与临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病灶大小12~74mm。其中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6例。结论 MS-CTA检查安全、便捷、直观、空间定位准确,可作为脑血管AVM的筛查、治疗前评估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肺癌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肺癌支气管动脉(BA)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分别采用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进行后重建处理,观察分析BA形态特征。结果 56例患者中46例BA清晰显示,共计76支,显示率为82.1%,显示率82.1%;15例左肺癌显示左BA 12支(共干1支),左胸廓内动脉1支,左肋间动脉2支,右BA 9支;31例右肺癌患者显示左BA 21支,右BA 20支(共干1支),右肋间动脉11支;肺癌患侧BA直径多大于2mm,较对侧明显增粗(P<0.05)。结论 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肺癌支气管动脉开口、走行、管径,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的定位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黎兴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54-365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运用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9月收治入院的89例SAH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9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89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70例,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窦血栓2例,阴性8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49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1例,动静脉畸形4例,阴性4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CTA确诊。CTA对SAH病因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DSA分别为98%和100%。结论:64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做好检查时的护理配合,可使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显示良好,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CTA,寻找动脉瘤(包括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共检出21例22个动脉瘤(1例为2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个,后交通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颈内动脉瘤3个,10例患者经DSA证实,1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例患者因病情发展迅速,行DSA及手术前死亡。结论CTA无创伤、费用低、安全可靠、所需时间短、三维立体成像空间分辨率高,对于SAH患者的破裂动脉瘤检出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SAH患者筛查动脉瘤的初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3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和经后处理成像,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3例患者CTA中发现动脉瘤26个(其中3例为2个动脉瘤),发病部位分布依次为前交通动脉15个、后交通动脉5个、大脑前动脉3个、大脑中动脉2个、基底动脉1个。CT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与DSA和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在应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很高,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简捷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SA、CTA与MR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7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有相关临床表现的高度可疑患者,男23例,女14例。37例均进行了DSA、CTA、MRA检查并与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照。所有图像均经2位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法分析评价。结果37例患者发现了45个动脉瘤,其中5例为多发病灶,1例直径为2mm的前交通支动脉瘤(3种方法均未检出)。DSA检出44个;CTA检出40个,漏诊5个;MRA检出37个,漏诊8个,其中还检出1例假阳性。结论CTA及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能力与DSA在灵敏性与准确性上相当,且兼具无创性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同时进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将64层螺旋CTA和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检出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76.4%。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头颈部动脉的狭窄,可作为DSA诊疗前重要的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