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腹部创伤器官损伤谱及伤情谱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近年来腹部创伤器官损伤谱及伤情谱的变化。方法 对19992001年我院收治247例腹部创伤器官损伤谱、伤情谱、受伤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伤因等资料进行分析,伤情按简明损伤定级标准一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法评分。结果 1999~2001年腹部创伤患者分别为54,72,121例。治愈241例,死亡6例,病死率2.5%。247例有292个腹部器官损伤,按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脾126例(43.2%)、肾55例(18.8%)、肝40例(13.7%)、小肠19例(6.5%)、膀胱14例(4.8%)、胰11例(3.8%)、结肠11例(3.8%),其他分别是胃、十二指肠、直肠。≤40岁192例,占77.7%。伤因前三位分别是交通伤95例(38.5%)、跌伤54例(21.9%)、踢伤及拳击伤36例(14.6%)。仅有腹内脏器伤168例,AIS=3的80例(47.6%)、=4的32例(19.0%)、=5的10例(6.0%);多发伤79例(32.0%),ISS≥16的27例(34.2%),其中925的8例(10.1%)。结论 随着车辆和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加,交通伤、意外伤及斗殴等引起的腹部创伤也逐年增多。受伤人员以农民、学生、工人最多。受伤器官以实质脏器脾、肾、肝居前三位。AIS为重伤以上的大于半数。为减少腹部创伤,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群众素质。  相似文献   

4.
核技术在民用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由此而产生的核废料与核电站泄漏事故、工业放射源机器故障和医疗性辐射损伤等,使急性放射病的发生不断增加。未来核战争的可能,使辐射损伤防护治疗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急性放射病分为皮肤型、骨骼型、肠型和脑型。目前,急性放射病的极重度骨髓型与肠型放射病是放射病专家和临床专家研究的重点[1]。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成年男子器官、组织和全身元素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估算60种元素在中国成年男子主要器官、组织和全身的负荷量代表值。方法依据中国4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采集68例急死正常成年男子尸体18种器官组织样品所测60种元素浓度代表值,按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重量参考值估算了相应器官、组织和全身负荷量。结果补充或更新了中国成年男子60种元素在18种主要器官、组织和全身负荷量代表值。结论补充或更新结果为确定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和全身这些元素负荷量参数参考值和背景值及计算元素某些生物动力学模型参数提供了较过去更全面和有代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炎症反应在创伤修复过程中最早发生 ,对启动整个修复过程至为重要。以往研究观察到 ,大剂量60 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后 ,伤口局部炎症细胞明显减少 ,中性粒细胞凋亡增加 ,巨噬细胞膜受体和TGF β、PDGF等细胞因子分泌减少 ,成纤维细胞增殖受抑制 ,愈合过程显著延迟[1 3 ] ,提示大剂量电离辐射后 ,在修复过程的早期启动阶段即发生了障碍 ,但对于伤后这种修复启动延迟的分子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NF κB是调节多种即早基因的转录因子 ,对多种炎症因子如TNF α、IL 1、IL 6等起重要调控作用 ,同时还调节与细胞增殖、运动和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与胆碱能抗炎通路中枢迷走神经背核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半胆碱基-(HC-3)组,每组各32只。3组大鼠均于术前1周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引导,参照大鼠立体脑定位图谱行迷走背核定位,建立注射针固定套管准备给药。所有大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对照组仅给予造模处理,其余两组造模成功前对双侧足三里行电针治疗,电针+HC-3组在电针治疗双侧足三里前30 min,固定套管注射1μl HC-3。3组均取20只大鼠用于观察术后7 d存活率。各组于术后24 h,取其中6只的部分肺、肝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及损伤评分;剩余6只大鼠眼球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取肺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结果 CLP术后第7天,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和电针+HC-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肺、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和电针+HC-3组大鼠肺、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及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且这一过程不依赖于迷走神经背核。  相似文献   

10.
全身放射损伤对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变化及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含量变化。结果 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在伤后5、7和10d显著少于单纯创伤组,并显著延迟高峰期;伤口局部PCNA和CDK4含量在务后3、5和7d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伤口局部Cyclin E含量在伤后3、5、7和10d也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可抑制伤后早期细胞周期G1期到S期的转变,抑制细胞增殖,从而使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这可能是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难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对远离器官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田  屠伟峰 《人民军医》2007,50(4):238-239,248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是体内损伤修复过程中病情反复及加重的重要病理机制。1960年,Jennings首次提出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现已证实,脑、肾、肝、胃肠道等多种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发生机制,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的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活化、内皮细胞自稳态失衡及微血管损伤却是肯定的,而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对此过程起了“级联放大”作用。肢体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仅影响缺血组织的成活和功能,而且还会累及远离器官(心、肺、肾等),严重时会引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现就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对远离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无法挽救的器官疾病的唯一手段。随着器官移植的日趋增多,器官保存也越发显得重要,但由于保存时间过短,器官短缺更加突出,原发性移植器官无功能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阻碍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供体器官保存效果有赖于针对各种损伤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或尽可能减轻各种损伤,因此,澄清器官冷保存(1~4℃)的损伤机制对改善保存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告了我院在拉萨(海拔3658m)于1978—1991年间收治的587例多器官创伤临床的初步体会。笔者发现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①致伤因素以汽车车祸致伤和刀刺伤为主,分别占44.68%和35.0%;②伤后入院时间晚,平均为25.29h(1h—192h);③创伤性休克发生率高且严重(中、重度休克共占95.4%);④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措施中,笔者对积极抗休克及时给氧,早期手术,手术原则为防治感染和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问题并结合高原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的多器官损伤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窒息造成血流重新分布 ,内皮素 (ET)水平升高 ,缺血缺氧所致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 ,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推广新法复苏 ,重视胎粪吸引等 ,可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新型超声造影剂对组织器官血流灌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造影剂的类型与相关技术的发展(一)超声造影剂的类型 目前造影剂根据剂型及成分的不同,可分为:①自由气体;②包裹气体;③混悬液;④胶体溶液;⑤水溶液。第一代微泡造影剂为自由气体,由于在血液循环中持续时间极为短暂、微泡大小不一、不能通过肺循环等缺陷,未能在临床有效应用。第二代微泡造影剂则在微泡周围包裹以外壳成份(白蛋白或脂质)或膜稳定剂,比较具代表性的有Albunex和Levovist。第三代微泡造影剂则在弹性外壳的韧性及采用低弥散度大分子量的气体成分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如Quantison,Optison,…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区局部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初速1411.6m/s,重103g钢珠致伤狗领面部。伤后观察局部组织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现:(1)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局部组织损伤严重而广泛,受损伤的组织器官多,尤其是气管、口底组织、舌根部及面颈部血管的损伤。可因阻塞呼吸遭或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2)在距伤遭壁2.4cm范围内的肌肉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冉眼可见肌肉组织变色范围为0.5~0.8cm。经光、电镜证实为挫伤区的组织范围在0.5cm以内。提示:颌面部火器伤伤员的急救,要特别注意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等急救措施。清创时.肌肉组织的切除范围一般不超过0.5cm。  相似文献   

19.
Lisfranc关节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对足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Lisfranc关节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与足部功能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2000年11月至2006年4月,共收治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43例(45足),平均年龄32岁.所有患者关节面均无毁损,未行融合手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故可排除骨性因素影响.按跖跗关节损伤Quenu-Kuss分型:A型14足,B型21足,C型10足;按AO分类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为: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组29足和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组16足,其中10例伴局部严重软组织损伤(1例伴足筋膜间隔综合征).术前时间平均7 d,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石膏固定8~12周,均进行足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和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功能评定.结果 随访时间12~69个月,平均37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32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感到满意.术后AOFAS功能评定,关节损伤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组97分,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组82分(P<0.05).结论 Lisfranc关节损伤后,足部功能恢复的程度不仅与关节损伤的程度相关,还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提高上腹实质器官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随访26例CT诊断上腹实质器官挫(裂)伤或破裂的病人,将CT表现与手术、临床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肝挫伤裂伤3例,临床、随访证实2例。CT诊断脾挫(裂)伤或破裂23例,临床、随访证实20例。结论:CT对于上腹部实质器官的损伤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在诊断时应考虑呼吸运动的干扰。上腹部实质器官损伤为常见的损伤,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常常导致严重后果。但是病人就诊时常常由于病情重、意识不清,或过度惊吓,而不能有效的控制呼吸运动,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导致拖延病情或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尽管CT扫描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呼吸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本组随访26例CT诊断上腹实质器官挫(裂)伤或破裂的病人,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上腹实质器官损伤的CT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