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者结合最近1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经验,对DIC的一般治疗作了讨论。一、DIC的诊断: 患有可能引起DIC的妇产科并发病,如发生全身出血倾向及受累器官的功能障碍时,即应考虑有DIC的可能,并需迅速作下述的化验检查。 1.血沉:是一种重要而简单的检查,DIC时由于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沉常减慢。 2.出血时间:DIC多延长。 3.全血凝固时间和血栓弹力图(TEG):重症患者全血凝固时间延长甚至不凝或虽有凝血块也很脆弱,较快地出现全部或部分溶解,表明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TEG实验有助于全面了解凝血和纤溶的过程。 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亢进时,纤维蛋白(原)经纤溶酶作用使FDP显  相似文献   

2.
<正> 早在1901年Delee曾描述1例胎盘早剥孕妇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性流血,当时称之为“暂时性血发病”,此后文献中即有关于凝血因子消耗性疾病引起流血的报道。近年来研究分析认为产科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所引起,而较多产科并发症如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证、死胎、及分娩时羊水栓塞等均可能产生DIC而致流血。迄今,产科  相似文献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妇产科很早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对其定名则有过长期的争论。1901年De-lee描述1例胎盘早期剥离称为“一时性血友病”之后,有人将其归入“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而另外一些人则坚持认为用“纤维蛋白缺少症”或“纤维蛋白增多综合症”才能明确说明这一障碍。随着试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在病理生理方面了解的深入,现在主张用“消耗性凝血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两个名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的病理特点是促凝物质进入血循环内而广泛发生血小板集聚及纤维蛋白沉积从而形成弥散性微血栓,因此,血小板及凝  相似文献   

4.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产科DIC多由其并发症引起,往往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危及母婴生命。本文分析总结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10年中抢救治疗的17例产科DIC病例,以期探讨产科DIC的发生诱因、临床特点及成功救治的关键,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妊高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王德智妊高征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有多种理论诸如内分泌失调学说、免疫学说、水钠潴留学说、营养失调学说、子宫缺血学说、血管内皮损伤学说及血凝障碍学说等,可谓众说纷纭,尚无一种学说能完整地阐明...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广泛凝血系统激活,导致弥散性微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微血栓形成,造成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综合征。本文对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发病因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结局,探讨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在诊断产科DI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收治的14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评分系统进行动态评分。结果:产科DIC的发病原因包括产后出血6例(6/14),胎盘早剥5例(5/14),羊水栓塞2例(2/14),急性胰腺炎1例(1/14)。运用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评分,得分5~22分。达到DIC诊断标准(≥8分)者10例,5例(5/14)在完成第一阶段治疗后DIC得到纠正。运用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ISTH)评分系统评分,得分3~8分,达到DIC诊断标准(≥5分)者10例,11例(11/14)完成第一阶段治疗后DIC得到纠正。根据两种评分系统,完成第二阶段治疗后,均余1例患者DIC未能纠正。根据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疗效评估标准,第一阶段治疗结束时疗效为显效2例,良好5例,一般3例,恶化4例;完成第二阶段治疗时显效6例,良好5例,一般3例。13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纠正DIC,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产科DIC病情凶险,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评分体系对于尽早准确诊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 ,组织缺血缺氧 ,可导致身体主要器官和脏器的损害和衰竭 ,并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增加了母婴病死率。故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尤为重要。1 妊高征与 DIC的关系DIC是指在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 ,微循环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或血液凝固 ,使微循环内广泛而散在地发生微循环血栓形成 ,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被消耗 ,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从而引起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妊高征特别是重度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2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0例,给予治疗原发病、吸氧、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失衡、肝素治疗、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结果:2例患者子宫切除,7例患者行急诊剖宫产,11例患者给予肝素治疗,治愈19例(95.0%),死亡1例(5.0%),由于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抢救时发生严重肾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围生儿死亡1例。患者住院7~25 d,平均13 d。结论: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及早诊断、治疗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与产科质量的提高,在防治最常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与妊娠合并心脏病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死亡率已大大减低,在许多较大的城市医院里,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包括羊水栓塞的死亡已跃居首位。它是近20余年来,产科处理上最棘手的问题,已较普遍地引起产科工作者的注意,在国内医学书刊上,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DIC的文章。现对产科DIC的防治,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孕产妇为何较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11.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例分析北京同仁医院(100730)妇产科张秀荣纪克宁血液科刘复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凶险,治疗棘手,母婴病死率已跃居孕产妇死亡之首。[1]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胎盘因素9例;瘢痕子宫3例;双胎妊娠、巨大儿各2例;3例重度子痫前期;软产道裂伤2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6例合并有两种并发症。子宫动脉栓塞治疗6例,均成功;子宫切除术4例;3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2例未成功,改行子宫切除术。5例经输血和凝血因子,止血成功。1例孕产妇死亡。足月活产11例,早产2例,孕中期因胎盘因素终止妊娠1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重视对DIC主要诱因的防治,及早识别临床表现,纠正休克、补充凝血因子是提高DIC治愈率的重要手段。子宫切除和子宫栓塞术二者均为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3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母婴死亡率居首位[1] 。如何做到早期诊断 ,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DIC孕产妇患者共 2 3例 ,抢救成功 2 0例 ,死亡 3例。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住我院的孕产妇共 9173例 ,2 3例发生DIC ,DIC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检查确诊 ,发生率为 0 0 2 5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7岁 ,平均年龄 2 6 9岁 ,初产妇 11例 ,经产妇 12例 ;孕周 <2 8周2例 ,2 8~ 37周 5例 ,>37周 16例 ;产前发生DIC者 8例 ,产时4例 ,产后 1…  相似文献   

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许多病因所引起的一组严重出血综合征,其诱发因素很多,以产科并发症引起者最常见。由于基础疾病不同和病情的发展缓急不一,DIC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三类。广泛性自发性出血是DIC最突出的症状,继而出现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栓塞或微血管性溶血。DIC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大,临床症状和体征不一定都同时出现,而且导致DIC的基础疾病不同,因而增加了临床上及时诊断的难度,往往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正确判断。目前认为有助于DIC诊断的生物化学检查,主要着重于出血倾向方面,即消耗性凝血障碍和继发性纤溶两大类。 1 反映凝血活性和消耗性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检查 1.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离体后易受外界温度、酸碱度、容器表面性质等的影响而变形或破坏,血小板具有  相似文献   

15.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yndrome,DIC)是在多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血液凝固性极度亢进,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循环和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出血的一组病理过程。产科意外是最早发现且表现典型的DIC疾病之一。早在1772年Heweon报道分娩中可出现一过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1892年Schmorl报道妊娠中毒症伴凝血纤溶异常而有脏器微血栓形成,1901年De Lee报道胎  相似文献   

16.
稽留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稽留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vascular coag-ulopathy.DIG)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近18年来我们两所医院收治的16例稽留流产并发DIC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羊水栓塞 (amnioticfluidembolism ,AFE)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产科并发症 ,病死率高达 80 %,典型者在临产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肺功能衰竭 ,半数以上在发生 1h内死亡。幸存者中 4 0 %[1 ] 在 1~ 2h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就羊水栓塞DIC的诊断处理论述如下。1 羊水对母体凝血系统的影响1 1 启动凝血过程 羊水及其内含物质具有类似于组织因子 (tissuefactor ,TF)样作用 ,启动外凝血系统 ,直接促进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导致机体广泛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外源凝血系统激活成为主导作用。1 2 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活…  相似文献   

18.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是改善围产结局的关键。急诊处理胎盘早剥合并DIC的主要措施在于维持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并及时终止妊娠。胎儿存活者应剖宫产终止妊娠,胎儿已死亡者可考虑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妊高征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妊高征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李大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成为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由于全身性小动脉戏挛性收缩,可导致脑内出血,视网膜出血及剥离,心脏及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胎盘早期剥离,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及窒息甚至死亡,而且可诱发弥漫性血...  相似文献   

20.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3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 ,若及时诊治可获痊愈。本文对我院1989年 1月至 1999年 11月收治的 2 3例产科DIC病人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发生率  10年间我院产科分娩 175 6 4例 ,中期妊娠引产 (包括死胎、过期流产 ) 2 2 0例 ,共 17784例 ,发生DIC2 3例 ,发生率为 0 13%。1 2 一般资料 年龄 2 3~ 40岁 ,平均 2 7 6岁。初产妇 10例 (4 3 5 % ) ,经产妇 13例 (5 6 5 % )。孕周分布 :17~ 40周 ,其中 <2 8周 3例 ,2 8~ <37周 17例 ,≥ 37周 3例。1 3 发病诱因 胎盘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