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涂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61-61
目的探讨该ICU病房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方法从ICU收治的重度中毒性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病例中选取100例,分析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应用了10类28种抗感染药物。结论该院中毒性脑损伤术后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抗感染药物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应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从而提高药物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3.
抽查了1999年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病例148例,对抗感染用药的合理选择、给药方案的制订等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主要应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18例G+球菌、革兰阴性(G-)球菌、G-杆菌混合感染,主要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6例G+球菌、G-球菌混合感染;G+球菌支原体混合感染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5例支原体感染,主要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治疗;42例未检出致病菌,未作病原学检测18例。在收集的病例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加替沙星注射液为主要应用药物。结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肺部感染以混合病原菌感染多见。药物治疗多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从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合理联用等方面加强,以减少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ICU是采用现代化生命体征检测仪器和设备,集中专业医护人员,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危重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平稳度过危险期[1]。其感染几乎涉及所有临床学科,故ICU抗菌药使用很广泛,常需联合用药。为了解我院ICU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在2010年我院ICU住院患者,随机抽取200例,对抗菌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感染用药是否合理,确保 相似文献
6.
113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肺部感染住院治疗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抽取出院归档肺部感染病历113份,统计分析其中11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者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12%,共应用抗菌药物15类45种,其中非限制使用类、限制使用类、特殊使用类分别为15种、18种、12种,使用患者分别为89例、115例、69例;抗菌药物的使用均为静脉给药,其中有2例合并口服给药;抗菌药物单一使用的患者占51.79%,联合用药率为48.21%,更换使用率为33.04%。结论所调查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起点高,存在无指征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普遍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等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201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兰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4):232-233,245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出院的20,份肺部感染患者病历,统计患者概况、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药物利用指数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所应用的抗菌药物涉及7类23种,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使用频率最 高;抗茵药物均为静脉给药,联合用药率为77.61%,以二联用药为主;病原学检查送检率58.7.%,阳性率36.44%.结论:我院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偏大,给药频次不规范,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神经外科治疗的脑损伤患者526例,确定为肺部感染者58例,分析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年龄、血糖水平及抗生素应用与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结论意识障碍高龄、高血糖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救治不利时可危及生命。治疗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菌群感染正确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本文对抗菌药物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重症肺炎患者(简称重症肺炎组)和58例普通肺炎患者(简称肺炎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检查。结果重症肺炎组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心肌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组有效率为96.7%,2例无效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死亡;肺炎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100.0%,无死亡发生。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心肌损害,心肌酶可作为诊断依据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醒脑静注射液对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药及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20例仅用西药及人工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并将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进行比较。测定正常组及4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d 5、7 TNF-α、IL-6水平下降幅度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RP含量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NF-α和IL-6是参与重症肺炎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醒脑静可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重症肺炎的肺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8-3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4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入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8例,患者麻醉恢复并烦躁不安时开始用药,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注10min;维持量0.3μg/(kg·h)泵入;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负荷量0.5mg/kg静脉推注;维持量0.5mg/(kg·h)泵入。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_2)、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_2)、血乳酸(LA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静后6h和24h GCS评分与镇静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两个时间段的GCS评分均较镇静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镇静后6h和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镇静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且观察组两个时间段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ScVO_2、SjVO_2水平均有所升高,血LAC水平有所下降;观察组Sc VO_2、Sj VO_2水平在用药后6、24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LA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20),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4%(6/28),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上述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临床无需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基本不影响GCS评分,这将有利于临床医生随时评估病情,其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能够降低全身及脑组织代谢水平,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将早期肠内营养(EEN)的50例患者作为A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的44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持续时间。结果A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2.0%、持续时间为(6.8±1.5)d,B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7.3%、持续时间为(7.0±1.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多见。结论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差异不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多见,临床工作者应该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2例入ICU后发生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于第1、3、5、7天分别进行血清PCT检测,同时根据预后将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2例患者死亡18例,存活44例。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2.05±0.14)、(3.17±0.21)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第5、7天PCT水平[(1.07±0.12)、(0.60±0.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组PCT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存活组呈下降趋势;死亡组第5、7天A-PACHEⅡ评分[(30.05±4.86)、(33.00±6.05)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第5、7天APACHEⅡ评分[(20.50±5.65)、(16.59±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PCT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浓度。结果①两组第1天、第3天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CT水平在死亡组呈上升趋势而在存活组呈下降趋势;②死亡组第5、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1);③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3,P=0.019<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与肺炎严重程度(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3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SI分值,观察不同PSI分值患者病死率.结果 PSI≤50分组病死率为0,51~70分组病死率为12.50%,71~90分组病死率为30.00%,91~130分组病死率为50.00%,>130分组病死率为71.43%,5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PSI评分可以用来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分析替考拉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血药浓度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某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且需使用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常规负荷剂量(400 mg,q 12 h,3剂)以及维持剂量(400 mg,qd),给药后第5天收集替考拉宁稳态谷浓度血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其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细菌学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替考拉宁在4~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 471.14X-2 065.43,R2=0.999 6,平均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为3.35%和4.66%,稳定性试验RSD为5.13%。平均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为82.71%和98.34%。共62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替考拉宁平均稳态谷浓度为(11.98±4.82)μg·mL-1,总体临床有效率为64.52%,细菌学有效率为66.13%,7例(11.29%)出现肾功能损伤,4例(6.45%)出现肝功能损伤。质量浓度<10 μg·mL-122例,占35.48%,浓度<15 μg·mL-1的45例,占72.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考拉宁谷浓度与细菌学有效率以及肾毒性分别具有独立相关性,并确定目标谷浓度范围为9~17 μg·mL-1。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为保证临床疗效建议适当增加替考拉宁给药剂量,必要时可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使其有效浓度维持在9~17 μg·mL-1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ICU重症肺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U重症肺感染的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依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敏感抗菌药。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 d,根据病情可调整至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重症肺感染患者的病情,与抗生素联合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