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自从Woodward报道了青霉烯核的化学和生物特性以来,  相似文献   

2.
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引起β-内酰胺抗生素失活的主要原因。克服这种作用的手段有两个:(1)使用对β-内酰胺酶氢解作用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具有使β-内酰胺酶失活的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克拉维酸较低浓度可抑制质粒介导的TEM,OXA,PSE酶和金葡菌产生的青霉素酶(ClassⅢ),但对头胞菌素酶(ClassⅠ)无效;舒巴坦抑酶谱与克拉维酸相似,活性则稍差;他唑巴坦的抑酶谱及活性与克拉维酸接进,且更稳定,但同样对头孢菌素酶(ClassⅠ)仅有中等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 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2:1,与PIP/TAZ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 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直在抗菌药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细菌对这类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发展,严重影响其疗效。研究表明,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中,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最重要的机制。临床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多数菌株(90%以上)产生β-内酰胺酶,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 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 2:1,与PIP/TAZ 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酶分类及分子基因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了β-内酰胺酶,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助长了更多的β-内酰胺酶产生,本就β-内酰胺酶的最新分类、结构特征及分子基因基础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rtosa,P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对26株临床分离的Pa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11种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oprD2编码基因。结果 26株PaTEM、IMP、OXA的阳性率分别为42.3%、30.8%、3.8%,oprD2基因缺失高达92.3%,而SHV、CTX-M-1、PER、VEB、GES、VIM、DHA、MIR基因均阴性。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为产TEM、IMP型β-内酰胺酶和缺失外膜蛋白oprD2。  相似文献   

8.
庄愉 《医学信息》2005,(1):20-20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是目前临床比较成功的一种对抗特殊耐药机制的方法。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因此药物直接靶向作用和逆转耐药机制显得十分重要。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并且阻止活性药物与靶部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结合。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甚至分枝杆菌都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9.
VEB-3型与VEB-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生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VEB-3型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的生化特性,并与VEB-1型ESBL进行比较。方法将blaVEB-3和blaveb-1。基因连接至pET28a载体上,并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克隆表达,分别挑选blaVEB-3或blaVEB-1阳性表达的菌落测定p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fC),同时提取酶蛋白进行等电点和酶动力学分析。结果VEB-3和VEB-1型ESBL具有基本一致MIC和相同的等电点(pI=7.45),但两者的酶动力学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VEB-3较VEB-1表现出更高的亲和力,两者Km相差一倍左右;对头孢噻吩,VEB-1比VEB-3更具亲和力;而对阿莫西林,VEB-1型ESBL表现出很高的亲和力,而VEB-3仅有低的亲和力,两者Km相差20多倍。结论VEB-3和VEB.1型ESBL具有相同的等电点,不同的动力学参数,blaVEB-1基因中Leu56→Phe突变可能导致了两者酶动力学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 其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然而, 由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菌株间的广泛传播, 导致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中, blaTEM耐药基因是β-内酰胺酶的主要编码基因之一, 迄今已鉴定出243个blaTEM亚型, 其在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blaTEM基因的发现、结构及启动子, blaTEM基因的分布和传播, blaTEM基因的耐药机制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旨在为细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亚型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扩增TEM—1全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入pBK—CMV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JM109中表达。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TEM-1克隆菌株进行MIC检测,双纸片法筛选及确证实验检测其袁型,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其等电点(pls)。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TEM—1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正确。重组菌产pl为5.4的TEM-1广谱酶,仅对青霉素类耐药。结论:TEM—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正确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碳青霉烯(Carbapenem)类抗生素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结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十分引人注目。其结构特点是,青霉烷母核1位的硫被碳取代,而且在2位具有双键。此种结构复合了青霉素的五元环和头孢菌素的共轭双键活化β-内酰胺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所产CTX-M型β-内酰胺酶进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方法以产CTX-M型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45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CTX-M、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基因克隆到pGEX-6P-3表达质粒并转入感受态BL21.选择阳性菌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和1067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CTX—M-9和CTX—M-3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TX-M-3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噻肟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重组质粒pGEX-6P-3/CTX—M构建成功,CTX—M-3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增加,亲和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杆菌临床分离多重耐药株产生 β 内酰胺酶的机制。方法 :质粒和染色体抽提以市售试剂盒进行 ;黄杆菌产 β 内酰胺酶用纸片法定性 ;质粒和染色体上 β 内酰胺酶基因的表达用PCR法 ;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纸片法定性显示该菌产 β 内酰胺酶 ;经PCR和产物序列分析表明其染色体和质粒上均有 β 内酰胺酶PSE 1基因的表达。结论 :该多重耐药株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由染色体和质粒共同介导的PSE 1基因所决定。烧伤创面黄杆菌产β-内酰胺酶机制的研究@夏培元$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新基因亚型AmpCβ-内酰胺酶进行酶特性研究。方法 pET-32a(+)/CMY-39表达质粒在BL21(DE3)中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酶蛋白的表达;原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重组表达菌株的CMY-39酶蛋白进行AmpC酶三维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 pET-32a(+)/CMY-39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用特异抗体经Western检测该条带为阳性;AmpC酶三维试验为阳性;CMY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西丁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证实重组菌株pET-32a(+)/CMY-39能高效表达CMY-39酶蛋白,表达CMY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有所增加,亲和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产生引起了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ESBL能够水解氧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曲南,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截止2005年4月11日,在全球范围内至少已发现200多种ESBL.大多数ESBL来源于广谱酶TEM-1、TEM-2和SHV-1,系这些酶活性部位1个或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所致,使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扩大了水解底物范围,从而增加了对氧亚氨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和水解能力.自Prinarakis于1996年首次报道了SHV-5α以来,这一β-内酰胺酶的相继报道不多.我们在研究蚌埠三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菌株时,从一株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SHV-5α,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monobactam)为本世纪70年代末发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内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类抗生素对需氧的草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呈现高度稳定性。Carumonam是瑞士Hoffman、La、Rhoche公司制造的单环类抗生素新品种,对它的研究报告目前在国际上还较为少见。本文研究了Carumonam的体外抗菌作用和β—内酰胺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后效应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抗生素后效应已经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并为临床设计更加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抗生素后效应的概念、产生机制、特点及对临床用药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质粒AmpC型β-内酰胺酶(p-Amp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无重复临床分离E.coli和Kpn共293株,对其中产ESBL和/或p-AmpC的86株进行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接合实验判断β-内酰胺酶基因位置和移动性;PCR及其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型;ERIC/BOX-PCR判断菌株克隆性(E.coli菌株分型同时结合种系进化群PCR结果).结果 PG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我院E.coli和Kpn中只产生ESBL、只产生p-AmpC、同时产生两种酶菌株的发生率分别是30.8%(60/195)、17.3%(17/98)、0.5%(1/195)和1.0%(1/98)、0.5%(1/195)、6.0%(6/98);E.coli中ESBL以CTX-M-14型酶为主(70.5%),Kpn中则以CTX-M-3(30.4%)、CTX-M-9(30.4%)、CTX-M-14(21.7%)常见,p-AmpC均为DHA-1型;发现blacrx-M-52(GenBank登录号DQ223685),该基因编码的β-内酰胺酶和CTX-M-3相比有两处点突变(A77V和P167S),导致对头孢他啶的水解活性比头孢噻肟高(临床株相应接合子MICCTX=16 μg/ml,MICCAz≥256 μg/ml).产酶株多数呈多重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E.coli种系进化群D群以一个克隆株为主,而Kpn则以两个克隆株常见.结论 我院存在分别或同时产生ESBL和p-AmpC酶的E.coli和Kpn,相应常见酶型分别是CTX-M型和DHA型,菌株间呈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应对产生两类酶的菌株进行持续的表型监测和深入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研究了三种有代表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者中以头孢呋辛的酶水解率较低即对酶较为稳定;氨苄西林对酶的稳定性其次;而头孢唑啉的酶水解率较高即易被酶水解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但头孢唑啉添加舒巴坦(按1:1配比)后对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