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光眼视杯逆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青光眼当其眼压获得有效控制时,青光眼视杯可出现可逆性改变。但成年青光眼视杯治疗能否使其逆转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青光眼诊断中的成功应用,使视乳头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为青光眼视杯逆转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先进手段。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青光眼当其眼压获得有效控制时,青光眼视杯可出现可逆性改变。但成年青光眼视杯经治疗能否使其逆转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青光眼诊断中的成功应用,使视乳头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为青光眼视杯逆转研究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先进手段。这对全面揭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机制又迈进了一步,将为临床上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兰  梁远波  王宁利  李静  孙霞  郭淑珍  王俊健 《眼科》2009,18(4):264-269
目的比较降跟压前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视盘结构改变,了解两者间筛板顺应性是否存在差异。设计前瞻性对比研究。研究对象PACG36例49眼和POAG35例49眼。方法眼压降低前全部患者进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II)及Humphrey静态视野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激光或药物治疗,使眼压降至正常范围。眼压降低后1个月重复HRT检查和视野检查。比较POAG和PACG眼压降低前后HRT视盘参数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校正治疗前眼压、眼压降低幅度、年龄、杯盘比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眼压降低前后HRT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的差值。结果PACG及POAG组的视杯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等指标在眼压降低后均明显降低(P〈0.05),盘沿面积在眼压降低后均明显增加(P〈0.05)。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在跟压降低前后的差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降低前后这4个参数的差值与眼压降低幅度及杯盘比有关(P〈0.05);与年龄及治疗前眼压无关(P〉0.05)。结论眼压降低后青光眼视盘形态结构有一定回复;但在PACG和POAG间,视盘形态结构回复的程度无明显差异,PACG和POAG的筛板顺应性可能无差异。(眼科,2009,18:264—269)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性青光眼杯可逆性改变四例高殿文,李维昌,王 珏,李明,聂庆珠青光眼杯是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和/或血管因素等所致视乳头萎缩、凹陷。一般认为是一种不可逆改变。但在先天性青光眼可以有例外。当其眼压获得有效控制时,青光眼杯可出现缩小、甚至消失的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透明质酸酶对类固醇性高眼压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引起眼内压升高,进而发生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和视野缺损,目前皮质类固醇药物在临床上被普遍应用,尤其是抗炎抗敏作用强而副作用小的地塞米松更常被选用.为此,本实验旨在寻求防治类固醇性青光眼的药物. 第一部分类固醇性高眼压模型制作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体重2.5~3.0kg健康成年灰兔18只,性别不拘,实验前眼部和眼底检查均正常,实验前每只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跟踪对青光眼早期诊断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的立体视下图象闪烁比较法,以先后两幅图象快速交替闪现法为基础,作为改进建立了立体象对,在立体镜下观察视杯的变化,并用互相关扫描法客观搜索两象间的相对位移。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易于实现摄入校正的图象,快速图象闪烁,发现变化部位,计算出两者差值。本研究用此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及德国Erlangen大学眼科医院317只青光眼的视盘进行了跟踪随诊,其中27只眼的视杯发生了变化,最小的匀称性视杯改变为0.048mm~2,最小的局限性视杯改变为0.027mm~2。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是亚太地区第二主要的永久盲目原因.所以确定与开角性青光眼相关的流行病学和其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危险性随着年龄和眼内压的升高而增加.本文强调了我们对几个开角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研究:1.眼压升高;2.近视眼;3.怀疑视神经杯盘比增大;4.伴有视盘出血的视杯;5.视神经纤维缺损.被认为是具有原发性青光眼危险因素一般的和系统状态为:1.青光眼家族史;2.年龄增长;3.糖尿病;4.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的心血管状态;5.讨论青光眼对甲状腺素和皮质类固醇高反应的内分泌失调.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视杯深度变化及其诊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光眼视杯深度变化规律及视杯深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正常人116例(116只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99只眼)进行了共焦激光扫描眼底镜(HRT)检查,获得12个视盘相关的参数,选取平均视杯深度(MCD)、最大视杯深度(MxCD)和视杯形态测量(CSM)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统计学采用双侧-t检验,方差分析,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MCD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分别为0.196±0.096mm和0.389±0.167mm;MxCD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分别为0.559±0.228mm和0.821±0.253mm;CSM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分别为-0.213±0.076mm、-0.056±0.088mm。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间三个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正常人MCD和MxCD一般以颞侧最深,青光眼患者则多为上方最深。在诊断分析中,CSM、MCD和MxC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50和0.757。结论视杯深度随着青光眼视杯的扩大、视网膜神经纤维的丢失逐渐加深,以上方的改变最明显。CSM、MCD和MxCD在青光眼的诊断分析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青光眼性大视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厚斌  梅晓白  魏世辉  阴正勤 《眼科》2012,21(5):306-309
目的 探讨非青光眼性疾病引起视杯扩大的病因以及鉴别要点,为临床识别非青光眼性大视杯提供依据。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2例(19眼)非青光眼大视杯患者。方法 分析比较这些患者的病因、视盘形态学特征以及相关影像资料。主要指标 病因、视盘形态特征以及视功能改变。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为视神经炎,1例视神经脊髓炎,1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2例垂体瘤,1例基底节脑出血,1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视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视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扩大,盘沿苍白。视野表现为与原发病相应的缺损。结论 各种视神经疾病和视网膜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大视杯,它与青光眼性大视杯的鉴别点在于盘沿色泽、有无盘沿局限性缺失以及视功能异常和视盘改变的相关性。(眼科, 2012, 21: 306-309)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治疗青光眼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点用前列腺素有效地降低了动物和人的眼内压。运用一些新型前列腺素制剂治疗高眼压或青光眼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内压20% ̄40%,与其它抗青光眼药物合并点用,有辅加降眼压作用,前列腺素局部点用是目前唯一发现巩膜色素膜外流增加而降低眼压的药物。其副作用主要为病人有少量结膜充血,在白色人种,1% ̄3%的点用者可有虹膜色素增加,无全身副作用,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前列腺素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血管学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之一,致残致盲率极高,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POAG)疗效较差,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较复杂。既往研究表明眼内压增高改变了视神经乳头筛板的结构,造成神经纤维的机械性损伤,即机械学说。但眼压正常的POAG也有同样的视盘改变及视野缺损,而且有些青光眼患者即使用药物或者手术控制眼压后,视盘及视野损害仍然继续,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POAG的发生,其中血管学说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其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开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发病机理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视乳头视杯扩大并非只见于青光眼,还可见于多种神经眼科疾病,其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据国外统计,非青光眼大视杯的患者有20%被误诊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因此,总结并准确地理解青光眼与非青光眼大视杯的鉴别要点显得非常重要.盘沿色泽以及视功能异常和视盘改变的相关性是视盘形态学上的重要鉴别点.另外,盘沿局限性丢失对于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证据显示,其鉴别需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地观察视盘视杯形态和血管形态,综合视野、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眼灌注压对人视乳头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眼外负压吸引诱导的眼灌注压改变的条件下,正常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POAG)患者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NTG)的视乳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视乳头局部自身调节的幅度。方法正常人8例,POAG患者10例和NTG患者7例,采用眼外负压杯吸引诱导眼压升高,负压增加的幅度为30s50mmHg,同时测量眼压。采用HRF测量视乳头处血流量。将基础状态下视乳头血流值作为基础值,当眼压升高到30mmHg和40mmHg时,分别测量这两点视乳头微循环的血流值,在40mmHg后解除负压吸引,测量负压吸引解除后1min、5min时视乳头微循环的血流值。结果 三组视乳头的基础血流量无明显差异。当眼压升高到30mmHg时,正常组的血流量仍维持稳定,但POAG组和NTG组明显下降,POAG组下降幅度超过25%,NTG组下降幅度超过45%。当眼压升高到40mmHg,正常组视乳头血流量也出现明显下降,其中0NHF下降约30%,POAG组和NTG组下降更明显,POAG组下降幅度超过50%,NTG组下降幅度超过65%。在解除负压吸引后1min,正常组血流量增加的幅度约为31%,POAG组增加约19%,NTG组无明显增加。在负压解除后5min,三组视乳头血流基本恢复到基础状态。结论 正常组视乳头微循环有一定范围的自身调节幅度,可以耐受眼灌注压一定程度的改变,POAG组和NTG组自身调节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理性大视杯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指标的区别.方法 健康对照25例(25眼),青光眼患者25例(25眼),生理性大视杯30例(30眼),3组受检者作共聚焦激光视网膜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l tomograpby,HRT-Ⅱ)检查.结果 生理性大视杯组的视盘面积、杯面积、杯容积、杯盘面积比、杯盘直径比值、平均视杯深度、最大杯深、视杯形态与健康对照组和青光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变异轮廓是惟一一个与健康对照组没有差异而与青光眼组有差异的指标.生理性大视杯更容易出现鼻侧改变.结论 生理性大视杯,不能仅靠杯/盘比(C/D)来判断,要结合视神经纤维和视野的检查;HRT-Ⅱ检查生理性大视杯的指标中,最大变异轮廓有特异性,有助鉴别.  相似文献   

15.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光眼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视盘形态学改变是青光眼早期征象,可出现在视野缺损之前。正常人视盘参数有变异且有种族差异。青光眼视盘改变主要表现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盘沿面积的缩小和视杯形态的改变等。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检查具有高分辨率,能客观、无创伤地获得视盘三维图像,并可定量分析和随访青光眼视盘改变。现介绍其原理及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降低眼内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葛根素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通过动物试验筛选出1%葛根素溶液为最佳滴眼浓度,局部与全身无任何副作用,对80例143只青光眼进行临床试用,发现该药对未手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压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均有降低眼内压作用,对残余性青光眼及各型用其它降眼压药物效果不满意者,加用1%葛根素滴眼亦有一定降眼压效果,总有效率为70.6%。葛根素系中草药,价格低廉,药源丰富,是一种较理想的降低眼内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徐亮  杨桦  王亚星  王爽 《眼科》2012,21(1):34-38
目的 探讨成年人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的视神经形态学变化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平均年龄(47.5±18.5)岁的青光眼患者57例57眼。方法 通过“同仁眼科电子病历系统”检索由本文第一作者在上述时间连续实施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内进行眼底数码照相的青光眼患者。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像配准法闪烁比较同一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底像,对视神经及后极部眼底形态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眼底像显示的视神经形态学改变。结果 57眼中,术后视杯缩小者43眼(75.4%),视杯明显缩小者30眼(52.6%)。视杯缩小者与视杯无变化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3.7±18.7)岁、(59.7±13.6)岁(t=-3.0,P=0.009)。视杯缩小者中慢性青光眼占95.3%(41眼)。术后视盘血管位置变化(主要是鼻侧血管向心性移位)者43眼(75.4%),其与术后视杯缩小呈显著相关性(r=0.775,P=0.000)。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者29眼(50.9%)。出现黄斑区视网膜水肿者13眼(22.8%)。结论 成年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早期随着眼压的降低出现视杯缩小及相应的视盘血管位置与直径变化较为普遍,这种变化在年轻患者更为突出。(眼科,2012,21:34-38)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60眼白内障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一组采用激光虹膜切开术(laser iridotomy,LI)。比较两组眼内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目、并发症、前房内皮细胞计数的差别。结果:IOL组中,随访6mo后的眼内压由术前的14.82±4.23mmHg下降到10.94±1.24mmHg,而LI组的眼内压并无明显变化(15.34±4.13mmHgvs14.68±4.77mmHg),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的眼内压变化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36.452,P<0.01)。IOL组6mo后基本未采用抗青光眼药物,而LI组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个数为0.24±0.41个(P<0.05)。两组在并发症及前房内皮细胞计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可有效降低眼压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内压水平,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是这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眼灌注压指数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灌注压指数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意义山东蓬莱市人民医院眼科葛孚贵,姜德禄,刘来富,刘聚庆蓬莱市第三人民医院于春风开角型青光眼(包括低眼压性青光眼)病理损害基础是由于供应视乳头的睫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或/和眼压升高,即与睫状后动脉灌注压和眼内压之间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检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盘参数改变及其与Humphrey 750检测视野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49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和30例对照个体分别行Humphrey 750视野与HRT-Ⅱ检查,每例患者的双眼间视盘损害与视野缺损间的对应关系彼此独立,双眼均被纳入研究.比较对照个体、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C)患者视乳头参数的差异,分析视乳头各项参数分别与各自视野指数(MD)间的相关性.将对照个体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筛选出诊断青光眼的敏感参数.结果 HRT-Ⅱ和Humphrey 750检测对照组、CACG组、POAC组和NTG组四组间视野平均缺损(1VID)、视杯面积(CA)、视盘面积(DA)、盘沿面积(RA)、视杯容积(CV)、盘沿容积(RV)、杯盘面积比(CDAR)、线性杯盘比(LCDR)、平均视杯深度(MCD)、最大视杯深度(max CD)、视杯形态(CSM)、视杯高度变异轮廓(HVC)、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视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RCSA)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LCDR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POAG组中DA、CA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NTG组中CA、RA、CV、CDAR、HVC和MD呈直线线性相关.经逐步回归筛选的变量中,CV和HVC是其中2个有意义的参数,得出回归方程MD=4.475×CV+5.338×HVC-0.480.诊断敏感的视盘参数为RA、RV、MRNFLT、CSM、HVC,判别函数式为D=2.767+0.312×RA +3.731×RV+4.294×MRNFLT-3.668×CSM-4.024×HVC.结论 临床上应用HRT-Ⅱ检测视盘参数与Humphrey750检测视野结果结合对照分析有助于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