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瘤细胞分布于粘液样背景中,瘤细胞分布疏密不一.构成多细胞密集区与少细胞疏松区,瘤细胞呈短梭形、星状、上皮样。多细胞区瘤细胞呈束状围绕在血管周围.间质有丰富的薄壁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4例Vimentin、Desmin阳性.3例SMA阳性,S-100和CD34均阴性.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为软组织粘液性肿瘤.好发于女性生殖道,起源于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其诊斯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 1例发生于外阴,2例发生于会阴及/或盆腔.组织学上见梭形或星形细胞增殖,间隔以广泛疏松的黏液样基质、明显的管径大小不一的血管及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瘤细胞vimentin(+++)(3/3),SMA(+/-~+)(3/3),PCNA(+/-~+)(2/3),S-100(-),CD68(-).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中间性(局部侵袭性)间叶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常局部浸润,易复发,彻底的局部切除可减少复发率.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其肌纤维母或纤维母细胞来源可能性大.需与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纤维上皮性息肉、浅表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及其他许多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少见的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AMF,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和文献复习综合分析。结果8例AMF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0.8岁。肿瘤境界清楚。平均最大直径3.0cm。瘤细胞呈梭形、星形,上皮样。常围绕血管疏密交替分布。间质疏松水肿,富含薄壁海绵状血管,见肥大细胞和红细胞外渗。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vimentin和desmin弥漫阳性,actin、CD34、SMA、ER、PR不同程度表达。S-100和CK阴性。结论AMF是良性的软组织肿瘤,较少见,好发于女性阴部。临床常无明显症状。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新近被认识的女性下生殖道软组织肿瘤 (包括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 )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几种新近被认识的女性下生殖道软组织肿瘤(包括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细胞性血管纤维瘤和颗粒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涛  范嫏娣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9):645-647,651
目的:探索及鉴别近年内发现的三种起源于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分别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s.AA)、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及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三种肿瘤均主要发生于外阴或阴道.多为生育期女性(本文报道1例为男性),临床常误诊为外阴巴氏腺囊肿。光镜下均以间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两种成份为主,起源均为间质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免疫表型有部分相同性,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却不一致.故鉴别诊断十分必要。结论:三种肿瘤在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必须以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三结合的方法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2例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肿瘤与周嗣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肿瘤呈不规则管状结构伴黏液样间质,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胞浆嗜酸,核呈低级别。无核分裂或少见,无病理性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EMA、AE1/AE3、Vim均阳性表达,3413E12弱或灶区阳性,S-100、SMA、HMB45、CD15、CgA及SYN均阴性,NSE在1例中有弱的表达。结论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极为罕见的,明确该肿瘤的组织起源及病理特征,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 观察2例肾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6岁和54岁。1例因体检被发现,另1例因贫血就诊。病理检查:肉眼瘤组织切面呈实性、灰白色,边界多清楚,未见囊性变。镜下瘤组织由多少不一的小管状和梭形细胞区构成,间质富含黏液。瘤细胞部分呈立方状,胞浆透明或弱嗜酸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相少见。部分细胞梭形,束状或编织样排列,似平滑肌瘤。1例以立方状细胞成分为主,另1例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免疫组织化学:2例瘤细胞均呈CK(AE1/AE3)、EMA、Vimentin阳性,其中1例并呈Syn局灶阳性;而desmin、CgA、S-100、SMA、CD117、CD34、CD10、 HMB45、p53、ER及PR均阴性,Ki67指数均小于1%;术后分别随访7月和11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 肾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罕见的肾脏低度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时需与其他肾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至2019年诊断的5例AM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等。结果:5例患者均为生育期女性,肿瘤位于外阴,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征性表现。镜下肿瘤边界清楚,并见大量的小到中等的薄壁血管。瘤组织由交替分布的细胞密集区和疏松区组成,密集区瘤细胞聚集于血管周围,成束或链状排列;疏松区瘤组织弥散于黏液背景中。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Desmin、Vimentin、ER、PR,不表达CD31、CD34、S100、CKPan,1例表达SMA。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生育期的女性外阴,主要依据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来明确诊断,首选手术切除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内胶质肉瘤为中枢神经系统极为罕见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危害大,临床需与恶性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68岁女性的病例,通过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观察了胶质肉瘤的特点,并探讨其与恶性胶质瘤、恶性脑膜瘤鉴别要点.方法在对该病例手术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染色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探讨胶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及标志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病理形态上,肿瘤组织主要表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肉瘤的共同特征,其中肉瘤区瘤组织排列紧密,瘤细胞呈大小不一的梭形;胶质瘤区瘤组织排列较前者疏松,细胞呈类园形或多角形,瘤组织局部常有坏死、出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胶质瘤区GFAP(+)、S-100(±),胶质瘤及肉瘤区Vimintin(+),肉瘤区desmin(-)、actin(±)、CD68(+);网状纤维染色肉瘤区的瘤细胞间有丰富的网状纤维穿插,胶质瘤区未显示明显网状纤维;Masson染色肉瘤区富含胶原纤维.结论胶质肉瘤具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肉瘤的特点,通过病理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与恶性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相鉴别,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染色对5例HAML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 5例HAML中,女性明显占多数(4∶1),且大多无症状(3/5)。组织学上,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3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肌样细胞为肿瘤主体细胞,主要有透明细胞型、蜘蛛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多形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呈HMB45(5/5),A-103(5/5),SMA(5/5)和CD117(4/5)阳性。5例均呈良性经过,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HAML具有特殊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目前主张将其归入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相关肿瘤;HMB45,A-103,SMA和CD117的阳性表达对HAML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HAML手术切除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组织光镜切片观察,另作9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p,EMA,Vimentin,SMA,MSA,CD34,CD99,S-100,CD68。结果:2例男女各1例,肿瘤由梭形细胞区和星形细胞黏液样区构成,1例有典型的巨形菊形团样结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易复发。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瘤组织cKp,EMA,Vimentin,SMA,MSA,CD34,CD99,S-100,CD68阴性,Vimentin阳性。结论: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诊断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例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组织光镜切片观察,另作9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p,EMA,Vimentin,SMA,MSA,CD34,CD99,S-100,CD68.结果:2例男女各1例, 肿瘤由梭形细胞区和星形细胞黏液样区构成,1例有典型的巨形菊形团样结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易复发.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瘤组织CKp,EMA,Vimentin,SMA,MSA,CD34,CD99,S-100,CD68阴性,Vimentin阳性.结论: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的诊断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无特殊表现,肿块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观察:肿瘤呈不规则管状结构、间质呈黏液状,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胞浆嗜酸,核形规则,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EMA、Vimentin阳性表达,S-100、Desmin、SMA、CD34、HMB45、CD10、CD15、CgA、Syn、NSE、CD99阴性表达,Ki-67(3%)。结论: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少见肿瘤,明确该肿瘤的组织起源及病理特征,对于病理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无特殊表现,肿块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镜下观察:肿瘤呈不规则管状结构、间质呈黏液状,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梭形、胞浆嗜酸,核形规则,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染色AE1/AE3、EMA、Vimentin阳性表达,S-100、Desmin、SMA、CD34、HMB45、CD10、CD15、CgA、Syn、NSE、CD99阴性表达,Ki-67(3%).结论: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为少见肿瘤,明确该肿瘤的组织起源及病理特征,对于病理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免疫表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LCA、L26、CD79、UCHL-1、CD3、CD30、CD68、免疫球蛋白κ及λ轻链、S-100蛋白及GFAP在14例PCNSL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PCNSL的肿瘤组织形态与淋巴结内淋巴瘤基本一致,但无淋巴滤泡形成。瘤细胞有明显围绕血管现象,呈“袖套”样分布。免疫组化标记所有病例LCA、L26及CD79阳性,5例λ轻链阳性,其余抗体标记阴性。结论 PCNSL均来源于B细胞,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围绕血管浸润,免疫组化检测LCA阳性、GFAP阴性可作为PCNSL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肺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结果 肺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显微镜下,肿瘤由较一致的细胞组成,细胞质从嗜伊红到透明不定,细胞界限清楚,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中央,肿瘤组织间可见薄壁血管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均显示对于波形蛋白(vimentin),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弥漫的中等到强的阳性。结论 发生于肺组织的血管球瘤非常罕见,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是其主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肿瘤、7列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 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和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比较相似,但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在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或右上腹不适或疼痛、肝肿大、发热、体重减轻等。肿瘤呈实性,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卵圆形,呈束状、席纹状排列,并散在分布于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背景中。梭形细胞核较小,常被扭转和不规则折叠,呈空泡状,但核仁明显。还可见到R S样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EBER原位杂交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肝脏肿瘤;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4例HAML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MB45等10种抗体在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其中3例肿瘤组织由平滑肌、脂肪和血管按不同比例构成,1例由单一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例均显示黑色素标记HMB45阳性和肌源性标记SMA阳性。结论HAML由平滑肌、脂肪及血管按不同比例构成,形态变异大,瘤细胞表达黑色素标记,HMB45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血管外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和血管外皮瘤(HPC)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探讨二者之间的本质和相互联系。方法:对12例SFT和6例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结果:光镜下SFT具有大量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灶性血管外皮瘤样区域,并见较多胶原沉积及血管壁的透明变性。HPC肿瘤细胞单一,可见大量不规则分枝血管,呈鹿角状。12例SFT中,CD34和Bcl-2呈弥漫性强阳性(均为100%),CD99阳性率为75.00%。6例HPC中,CD99和Bcl-2为66.67%,CD34仅为16.77%。结论:两种肿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家族,在形态改变和免疫表型上有所重叠,但仍具有各自的病理形态特点,因此可分别视为独立的肿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