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5月对 10 8例梗阻性黄疸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检查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0 8例患者中男 60例 ,女 48例 ,年龄 17~ 89岁 ,平均 5 8 2岁。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上腹部肿块 ,总胆红素指标为 14 2~ 5 0 1 7μmol/L。良性病变 80例 ,其中肝内胆管结石 4例 ,肝外胆管结石 3 4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 9例 ,肝外胆管 +胆囊结石 16例 ,肝内外胆管 +胆囊结石 7例 ,胆囊切除后残余胆囊管结石 1例 ,胆囊切除时误扎肝总管 1例 ,胆道炎性狭窄和硬化性胆管炎 8例。恶性病变 2 8例 ,其中胆管癌…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胆道梗阻主要有原发性胆管癌,肝癌,胰头癌,壶腹癌及转移癌压迫侵犯胆管所致.此类患者均已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经皮穿刺肝管内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e inserton bilie-ary stent PTIBS)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取得良好效果,最近我院收治了1例胃窦癌肝门区转移引起阻塞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途径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患者,男,73岁,因发热,全身黄疸皮肤骚痒于2000年12月18日入院.化验:WBC 19.6×1012/L,N77%,总胆红素质143.1mmol/L,间接胆红素101.9mmol/L,谷丙转氨酶135u/L.B超: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径增大.CT示:胆总管上段可见一大小约45×3.5×3 .0cm3软组织肿块.曾于同年3月中旬在上海仁济医院确认为“胃窦腺癌”并行毕Ⅰ式胃癌根治术.临床诊断:转移性梗阻性黄疸并急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是胆道外科中的重要课题。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切除结石所在部位和发生部位的肝脏。我院从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肝内胆管结石 6 4例 ,其中行肝段切除 2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6 4例 ,男 2 3例 ,女 41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43岁。临床表现 :上腹痛 (96 % ) ,发热 (6 9% ) ,寒战 (6 4% ) ,黄疸 (4 0 % ) ,还有肝大、上腹压痛、腹膜炎等。化验检查 :AL T异常占 2 7.5 % ,仅 15 %超过正常值 1倍以上 ,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对照 3秒以上占 2 3% ,而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值 1倍以上占 1…  相似文献   

4.
<正> 1985年11月~1987年12月,我们利用B超普通探头引导(不附加任何导向装置)经皮肝穿刺36例,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36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有梗阻性黄疸存在,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岁。平均46.6岁。胆总管梗阻26例,肝总管梗阻3例。肝内胆管梗阻者7例。经手术和/或胆道X线造影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肿瘤6例,胰头癌2例,壶腹癌2例,壶腹部胆总管炎性狭窄1例,肝总管肿瘤2例,梗阻原因不明9例  相似文献   

5.
尹庆银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02-1302
原发性肝细胞癌出现黄疸的情况很多 ,但肝癌侵犯胆管并形成胆道癌栓而致黄疸的报道不多 ,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发现胆道癌栓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病人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7~ 6 5岁 ,平均 4 7 5岁。根据临床B超、CT、AFP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均有乏力、肝区胀痛等症状 ,出现黄疸 10例。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有阳性 ,AFP >4 0 0 μg/L 8例。血清总胆红素 (TB) 36~ 2 4 5 μmol/L(12 1± 5 6 μmol/L) ,结合胆红素 (CB) 14 6~ 14 1 2 μmol/L(84 2± 14 8μmol/L) ,丙氨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2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162例,女56例,中位年龄65岁,其中肝癌31例,胆管癌95例,胆囊癌24例,胰头癌48例,转移癌29例。肝外胆管梗阻65例,肝门部梗阻162例。全部患者接受了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及/或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后1、2、4周复查血生化,分析总结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治疗在全部患者中均取得了技术成功,93.3%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获得了明显缓解和有效控制,86.3%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少量出血、发热等,经处理均很快恢复正常。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治疗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陆舜钦 《贵州医药》2013,(11):1021-1023
梗阻性黄疸是由肝内外胆管梗阻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可由肝、胆、胰等良性或恶性疾病所致,病因复杂。梗阻性黄疸术前正确的定位及良、恶性梗阻的鉴别直接关系着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但有时却比较困难。使用64层螺旋CT与MRI+MRCP进行对比研究,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做出及时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及腹腔镜证实为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0~75岁,病程20h~20年不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介入性经皮胆道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 43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引流方式有内外引流管、金属内支架或塑料内涵管。结果 单纯内引流者 2 8例 ,2 5例置入金属支架 ,3例置入塑料内涵管 ;置入内外引流管者有 15例。术后 1周血清总胆红素 (TBIL)从术前的 5 0 1 6± 198 4μmol/L降至 2 30 7±138 5 μmol/L(P <0 0 0 1) ,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 (P均 <0 0 0 1)。 3例于术后 1个月内死亡 ,均与胆道引流无直接因果关系。跟踪随访 36例 ,平均随访 5 9个月 ,7例仍存活 ,2 3例(6 3 9% )总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术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并可改善肝脏功能 ,有限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微创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及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PTBS)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进行介入微创引流(PTBD或PTBS)治疗,男32例,女24例,年龄44—76岁,平均62.7岁。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21例,位于肝门部35例。梗阻的原因包括胰头癌(包括壶腹癌)12例,胆管癌24例,转移癌18例,胆囊癌2例。结果介入微创引流术穿刺成功率为100%。本组患者中行PTBD38例,行PTBS18例,术后3d黄疸均有好转,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为(221.3±131.7)μmol/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其中30例胆红素明显下降(百分比〉50%),26例胆红素有所下降(下降百分比25%-50%)。并发症发生率为5.3%,包括引流管阻塞1例,引流管移位1例,支架阻塞1例,经再次行PTBD缓解。结论介入微创引流术(PTBD和PTBS)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忠民 《贵州医药》2002,26(10):919-919
由于胆囊切除术的普及 ,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就胆道血供受损和肝外胆道被误扎后的临床病理变化结合病例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1例 ,女 7例 ;年龄 2 2~65岁 ,平均 3 5 6岁。 8例病人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1例术后 7天发生黄疸并腹膜炎 ,1例术后1 1天发生胆瘘 ,胆瘘停止后黄疸进行性加重 ,其余 6例术后 3天出现黄疸。总胆红素最低 1 78mmol L,最高 5 60mmol L ,平均 3 2 0mmol L ,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B超示 :8例均有肝内胆管扩张 ,其中 1例并发腹膜炎者B超提示有腹…  相似文献   

11.
马凯  任金平  申翔宇  秦彩霞  张绪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10+112-110,11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和(或)胆道支架置入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1年3月介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27例,根据患者的十余种临床信息进行分类,分别计算30d有效率。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显示梗阻部位、肿瘤种类、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胆道感染、肝功能情况、术前胆红素水平、术后是否进行抗肿瘤治疗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门部梗阻、原发肿瘤为肝癌、胆管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1分、胆道感染、术前血清总胆红素≥300μmol/L、术后未进行抗肿瘤治疗与术后疗效不佳关系密切,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仇海 《江苏医药》2001,27(12):941-941
Mirrizzi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少的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 ,由于胆管颈或胆囊管结石及其炎症所引起 ,术前往往难以诊断。我院于 1994年 7月~ 2 0 0 0年10月共收治Mirrizzi综合征患者 1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3~ 6 8岁 ,平均 4 6岁 ,病程 3~ 12年 ,平均 7年。本组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右上腹疼痛病史 ,有黄疸出现 16例 ,发热 12例 ,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 4 2~ 198μmol/L ,平均142 μmol/L。二、影像学检查本组均行B型超声检查 ,提示胆囊结石 ,均无肝内胆管结石 ,其中胆囊颈部…  相似文献   

13.
本院 1992年~ 1999年收治 8例先天性胆道闭锁伴肝外胆管囊性扩张患儿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8例患儿 ,男 3例 ,女 5例。年龄 <3个月 5例 ,4个月 1例 ,5个月 2例。患儿均以生后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大便呈白陶土色入院就诊。入院查体 :全身皮肤黄染 ,肝大 ,质硬。B超及CT检查示 :肝脏增大 ,肝外胆管大多为球形扩张 ,直径 1 0cm 3例 ,1 5cm 2例 ,2cm 2例 ,4 0cm 1例 ,6例探及胆囊 ,2例未及。血清总胆红素 2 0 5~4 30 μmol/L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以直接胆红素为著。血清巨细胞病毒 (+ ) 6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方法检查胆道梗阻,探讨其对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iemensNovus1.5T超导磁共振仪对68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和常规轴位TSE/T2WI检查。结果MRCP诊断良性病变59例,其中胆道系统结石47例,胆道疾病术后5例,胆管炎、胆管发育异常各3例,胆道蛔虫1例;恶性病变9例,其中肝癌、肝内胆管癌5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1例,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6%,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结论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对胆道梗阻尤其是良性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20~62岁,平均37岁.胆总管损伤7例,肝总管或左、右肝管汇合处损伤5例.原发病中,胆囊炎、胆囊结石11例,十二指肠后壁溃疡1例.胆道损伤后黄疸出现时间最早为术后第2天,最迟为术后2周.手术方式: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5例,肝门变形,肝门胆管空肠ROUX-y吻合3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1例.影像学检查:B超、ECT提示胆道梗阻1例;PTC或ERCP诊断7例;右上腹引流管造影证实1例.1例手术当时发现即行胆-肠吻合术,其余在术后第2天至术后4年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江涛  罗慧军  陈梦宇  张惠媛  刘艳 《江西医药》2008,43(11):1223-122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UG-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胆道梗阻患者行UG-PTBD术。结果8例行UG-PTBD术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手术成功率100%。8例中,肝门部胆管阻塞2例,胆总管下段梗阻6例,均术后一周黄疸明显减退,血浆胆红素下降5g/L以下。结论UG-PTBD能有效地降低胆管阻塞患者血浆胆红素,是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与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1992~1995年作者在超声导向下行PTC、PTBD)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31~72岁。其中7例临床确定为梗阻性黄疸,但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不明。5例为癌性梗阻姑息治疗者。9例为急性胆道感染非手术治疗者。3例为术前胆道减压引流者。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3年至1998年对87例病人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胆道置管引流术,现介绍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49例,女38例;年龄15~86岁。均疑有胆道系统疾病,大多数有胆道梗阻。1.2 术前准备:术前行碘过敏试验,常规检查凝血机制。术前禁食6~8小时,黄疸者可注射维生素K3天,对胆道感染者可应用抗菌素,术前1小时注射镇静剂。1.3 操作方法:1.3.1 定位:病人仰卧检查台上,在锁骨中线测出肝上、下径。上、下径为12cm以内,肝门汇合处为距肝上界垂直线6cm;上、下径大于14cm时则为7cm;正中横形距离一般取5cm。肝肿大不对称,…  相似文献   

20.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炎症 ,压迫肝总管 ,引起胆绞痛、发热及肝外胆道梗阻的临床征候群。该病术前诊断困难 ,术中处理不慎易致胆道损伤。我院外科于 1989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经手术证实共诊治本征 19例 ,术前均未被确诊 ,并在术中造成 2例胆总管损伤。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 2 9~ 74岁 ,平均 5 5岁。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黄疸史 ,大部分病例有反复发作胆管炎 ,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3个月。B超检查 :17例胆囊结石 ,其中 12例结石在胆囊颈、管嵌顿 ,胆囊萎缩 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