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可视喉罩与喉镜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可视性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LMA CTrachTM)与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福建泉州市儿童医院2009年1-8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Ctrach(C)组和喉镜(D)组,每组30例,经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监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3 min内的血压(BP)和心率(HR)变化.结果 C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组明显延长.气管插管后两组的B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D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插管后HR较基础值显著升高;C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的BP和HR与基础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D组的BP、HR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采用LMA CTrachTM气管插管比喉镜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92-96
目的探讨喉罩和气管插管不同气道管理麻醉方案在先天性白内障儿童手术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儿童白内障手术的1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其中喉罩组79例,气管插管组79例,所有患儿手术前均完善血液及影像学检查,麻醉诱导后,喉罩组采用喉罩麻醉,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总麻醉效果、导管置入时间、拔管时间;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1)、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 min(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3 min(T4)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眼压变化,同时观察手术过程中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导管置入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较T0时均明显升高(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均明显高于同时段喉罩组(P0.05);喉罩组患儿术中维持麻醉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白内障手术对眼压维持要求较高,喉罩麻醉对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的影响较小,且置入时间较气管插管短,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并能明显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双腔喉罩置入与气管内插管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选3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分两组应用双腔喉罩置入组与气管内插管组.Ⅰ组18例、Ⅱ18例组分别记录个时间段的情况,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5)和拔管前3min(T6)、及拔管即刻(T7)、拔管后3min(T8)、拔管后5min(T9)进行观察心率(HR)、收缩动脉压(SBP)、舒张动脉压(DBP)进行比较.结果双腔喉罩置入组比气管内插管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减小,故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明显提高.结论双腔喉罩置入组优于气管内插管组的麻醉,并且操作简单刺激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光棒、标准喉罩和普通喉镜应用于全麻患者,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拟行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光棒组(A组,n=40)、喉罩组(B组,n=40)和喉镜组(C组,n =40),于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进行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标准喉罩置入,普通喉镜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喉罩)后1、3、5 min时患者血压和心率,以及3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后并发症.结果 3组插管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C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棒插管技术操作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麻醉医师进行全身麻醉操作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和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FT-LMA)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使用盲探插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86例,采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CILA组(n=43)和FT-LMA组(n=43)。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CILA或FT-LMA,经CILA或FT-LMA直接盲探气管插管,记录CILA和FT-LMA置入次数和时间、盲探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以及在实施盲探气管插管前经喉罩插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镜下声门暴露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喉罩插入后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拔除喉罩后即刻以及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8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或FT-LMA,首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LA组35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5和2例分别在第2、3次成功插管,1例插管失败,改用FOB经CILA引导插管;FT-LMA组32例1次插管成功,4例2次成功,3例3次成功,4例失败,其中3例改用FOB经FT-LMA引导插管,1例由FOB引导完成插管。与CILA组比较,FT-LMA组喉罩置入时间[(22.4±18.9)s比(34.2±13.9)s]显著延长(P<0.05),而经CILA和FT-LMA引导盲探气管插管时间[(46.0±26.7)s比(51.8±41.1)s]及喉罩退出时间[(39.3±11.9)s比(35.3±10.4)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ILA和FT-LMA盲探气管插管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但CILA置入更容易,盲探气管插管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 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 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气道控制方式对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听觉电位诱发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困难气管插管和重要脏器疾患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A组(直视下气管插管组)、B组(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组)和C组(喉罩放置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基础值T0)、气管插管/喉罩放置前(T1)、气管插管/喉罩放置即刻(T2)的AAI、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基础值与气管插管/喉罩置入前的差值(T1-0)、基础值与气管插管/喉罩置入即刻的差值(T2-0)。 结果3组操作前AAI值均明显下降,表明达到适当的麻醉深度。3组操作前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的作用均有,A组直视下气管插管操作明显升高血压、增快心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操作时血压和心率没有明显差异,但AAI值有明显差异,B组AAI值升高程度明显高于C组(P<0.05);操作引起AAI值升高的顺序依次为A、B、C组。结论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与放置喉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均小,但喉罩组对AAI的刺激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8.
喉罩内气管插管运用于临床急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急救工作探索一条更便捷、更实用、更易普及的常规人工通气方法,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成功率。方法 在急救工作中随机选择100例需急救气管插管,比较运用喉罩内气管插管(intubating,LMA)与常规气管插管的所耗时间及成功率。结果 急救(非麻醉科医师)运用常规气管插管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成功率仅为9%,所费平均时间6min 26s,其余以喉罩内气管插管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均获成功,所耗时间平均2min 40s。结论 喉罩内气管插管比现行常规气管插管更简易、更可靠、更易普及推广,前可取代后作为医疗常规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在麻醉前(T0)及术后6 h(T5)两个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MAP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在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1)、使用止血带60 min(T2)及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松开止血带5 min(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6 h及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MMSE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相较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其围手术期生理指标影响更小,同时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POCD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比较常见。处理气管插管困难的方法很多,如普通喉镜清醒插管、盲探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逆行气管插管、改用吼罩等。本研究旨在对逆行气管插管与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所用时间及并发症作一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困难病人3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1~65岁,体重55~75kg。腹部手术12例,胸部手术8例,口腔手术4例,开颅手术3例,脊柱手术3例。随机平均分成二组:逆行气管插管组(Ⅰ组),纤维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Ⅱ组)。1·2插管方法术前用药为: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喉罩通气及气管插管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喉罩通气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0例行喉罩通气方法,30例行气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植入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心率及血压均较麻醉前低(P0.05);喉罩组植入喉罩时心率及血压有所增加,但与麻醉诱导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时心率较麻醉诱导后明显增快,血压较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P0.05);喉罩植入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症状均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简便易行,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机体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Ⅱ)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25例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使用BTⅡ资料.患者在充分静脉镇静和鼻咽喉表面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先将食管气管引导管(OT)插入食管,再经OT将光索(LT)导入气管,然后完成盲探插管.结果,24例患者插管成功,其中1次插管成功率为60%,2-3次插管成功率为36%.气管插管的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0min,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适用于多种困难气管插管,经济实用,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喉镜显露困难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对我院1989年1月~1997年12月间的1 683例喉镜显露困难患者进行观察,全部患者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躯体状况分级Ⅰ级、年龄1.5~67岁、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根据喉镜显露的手术前估计把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可见到会厌(喉镜显露分级为Ⅱ级和Ⅲ级),1 375例;Ⅱ组为不能见到会厌(喉镜显露分级为Ⅳ级),308例.Ⅰ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硫喷妥钠4~5 mg/kg和琥珀胆碱1 mg/kg,喉镜显露采用改良Macintosh法.Ⅱ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麻醉深度为能够有效抑制喉镜显露引起的呕吐反射,而又不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并采用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在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有无心率失常、呼吸抑制等气管插管并发症;在喉镜显露和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牙齿、唇、舌和口咽部组织损伤等创伤性并发症.结果在Ⅰ组的1 375例患者中,经1次试操作即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为1 279例(93.0%),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短于3 min者为1 304例(94.8%).在308例采用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Ⅱ组患者中,1次试操作成功者为114例(37.0%),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短于3 min者为123例(39.9%).在Ⅰ组和Ⅱ组患者中,经2~3次试操作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分别为96和156例.需要4次和4次以上试操作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为38例,并且仅见于Ⅱ组患者.创伤是最常见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喉镜显露Ⅱ级、Ⅲ级(Ⅰ组)和Ⅳ级(Ⅱ组)患者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7%、3.9%和14.3%.呼吸抑制等其他并发症仅见于Ⅱ组患者.全部患者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3/1 683).结论在熟练掌握困难气道管理技术之后,可安全地在全身麻醉下对喉镜显露困难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腹腔镜宫外孕手术57例、卵巢囊肿45例,年龄19~57岁.随机均分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G组).记录入室后(T0)、麻醉诱导时(T1)、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T2)、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分钟(T3)、气腹后20分钟(T4)、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5)、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T6)的SBP、DBP、HR、SpO2、Paw,观察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SBP、DBP均下降,HR减慢(P<0.05);与T1时比较,G组T2时SBP、DBP明显升高,HR增快(P<0.05);与T5时比较,G组T6时SBP、DBP明显升高,HR增快(P<0.05).G组发生呛咳、躁动、喉痛及声嘶的患者明显多于S组.结论:全麻腹腔镜手术中使用SLIPA喉罩控制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气管内插管和喉罩置入对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引起激烈的心血管反应已引起麻醉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 ,此时可并发心血管意外。我们比较了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时病人心血管的副反应变化 ,目的是评价气管导管或喉罩保持气道通畅的同时对机体心血管反映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  选择 2 4例无心血管疾病 ,ASA I~ 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I组为气管内插管组 (12例 ) ; 组为喉罩置入组 (12例 )。麻醉前用药和麻醉诱导用药基本相同。麻醉前 30 m in肌注安定 10 mg,阿托品 0 .3mg。麻醉诱导用安定 0 .2 m g/kg,异丙酚 2 mg/kg ,芬太尼 4μ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Proseal型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将3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型喉罩组(PL组,15例)和气管插管组(TI组,15例)。监测循环、呼吸功能、麻醉深度指数(CSI)。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1min时(T1)、气腹满意后(T2)、呼之能睁眼时(T3)、拔管或取出喉罩1min时(T4)测定并记录各监测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3、T4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组患者T1、T3时平均动脉压波动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压在T2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清醒及拔管或取出喉罩时潮气量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在T3、T4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反应;对于短时间的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Proseal型喉罩较气管插管未明显影响通气量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苏醒期较气管插管平稳...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学实践教学的重点,是每位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可视化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可视,能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和解剖结构,故我科尝试用来进行气管插管教学。即,教师先用视频喉镜进行规范操作演示并讲解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气管插管模型上反复练习至熟悉程度,最后才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与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的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普通喉罩(LMA)和气管内插管(IT)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观察插入喉罩和气管导管及拔除喉罩和气管导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SPo2、PETCo2以及术后并发症。方法40例女性择期乳腺癌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L组)和气管插管(T组)两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前(T0)、麻醉后插管或放喉罩前即刻(T1)插管或放喉罩后即刻(T2)、插管或放喉罩后10分钟(T3)、手术切皮即刻(T4)、手术后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5)的MBp、HR,T3、T4时段及术中的PETCO2、SPO2,术后48小时(T6)随访有无咽痛、声嘶、咳嗽等不适。结果喉罩组T2和T5时段MBP、HR与气管插管组比较明显降低(P&lt;0.05),气管插管组T6时段并发症发生率与喉罩组明显增多(P&lt;0.05)。两组病人T3、T4时段PETC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他各时段MB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喉罩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操作简单,呼吸道刺激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通气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船型垫式口咽通气道(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应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50例。记录入室基础值(T0)、置罩(管)前(T1)、置罩(管)后(T2)和拔除罩(管)后(T3)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Pmax)、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置罩(管)成功率,并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T1时SBP均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时HR较T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气管插管组患者SBP、DBP和HR显著高于SLIPA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气管插管组患者SBP和HR显著高于SLIPA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内气腹后Pmax和PETCO2均较气腹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置罩(管)均获得成功,但SLIPA喉罩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24 h口咽部不适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咽喉损伤较小,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手术室内和滑雪场雪道条件下,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的完成时间,探讨滑雪场雪道条件下人工气道建立的优选方法。方法: 在滑雪场雪道上,以头下脚上位放置模拟人,由一名麻醉医生穿戴全套的滑雪服、头盔、雪镜、手套以及滑雪鞋,分别采用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置入(喉罩组)的方法为模拟人建立人工气道,每种方法重复5次,记录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在医院手术间内,将模拟人平放于手术床上,由同一名麻醉医生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人工气道建立,重复5次并记录时间。比较手术室内气管插管及喉罩置入的时间与滑雪场雪道完成同样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手术室内,气管插管操作时间长于喉罩置入操作时间[(79.8±10.4) s vs. (53.4±2.7) s, P=0.005];滑雪场雪道上气管插管操作时间长于喉罩置入操作时间[(209.2±32.7) s vs. (72.2±3.1) s,P=0.001]。滑雪场雪道上气管插管完成时间长于手术室内气管插管完成时间(t=-7.851,P=0.001)。滑雪场雪道喉罩置入完成时间长于手术室内相同操作完成时间(t=-19.391,P<0.001)。结论: 滑雪场雪道条件下,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均可较快完成人工气道建立,但所需时间均长于在手术室内完成相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喉罩置入建立人工气道花费的时间短于可视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滑雪现场救援中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