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甲低促甲状腺素筛查切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长沙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促甲状腺素筛查的切值.方法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采足跟血,滴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酶免法检测血中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 通过5 443例新生儿足跟血筛查结果确定长沙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切值为8.5μIU/mL.结论 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素切值的确定为长沙地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晨辉  杨凯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55-5056
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苯丙氨酸(phe)测定值的切值(cut-off)。方法: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血,滴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酶免法检测血中促甲状腺激素和苯丙氨酸浓度。结果:通过对34 650例新生儿足跟血的筛查,确定湘潭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的切值分别为9.0μIU/ml和2.8 mg/dl。结论: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和苯丙氨酸切值的确定为今后湘潭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指标,通过分析其检测值,验证cut-off值确定是否准确,结果为下一年度cut-off值。方法收集2013年营口地区住院分娩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片标本18666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测定促甲状腺素(TSH)值,输入cut-off值软件内,自动计算95%位点,99%位点数值。结果确定营口地区TSHcut-off值为8.0uIU/L。结论确定合适的TSHcut-off值,是提高筛查质量,减少漏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新生儿先天性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分布并建立本地区的筛查实验切值。方法 对广州市2011年9月-2012年8月间209 534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结果进行统计,使用百分位数法及ROC曲线计算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参考切值,并结合实际筛查工作确定合理的切值。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TSH水平呈偏态分布,TSH水平P99为9.63 mU/L,ROC曲线计算的最佳TSH值为14 mU/L,最终确定的TSH低切值为9 mU/L,高切值为25 mU/L。 结论 在开展筛查工作之前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的切值,确立高低两个切值并建立不同的召回方式对甲低筛查工作是合理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河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状况及治疗效果和由此产生的效益。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筛查阳性者召回,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静脉血清中T3、T4、TSH浓度,T3、T4值低于正常,TSH浓度高于正常者确诊为患儿,根据其出生年龄和体重立即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和效益分析。结果:掌握了河南省新生儿CH的发病率和群体分布规律,肯定了开展筛查治疗的效果及产生的效益。结论:开展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及治疗能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并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自1999年6月开始,对辖区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泰安市行政区域内出生的活产新生儿。 1.2 筛查方法:CH的筛查指标为促甲状腺素(TSH),采用ELISA法,试剂为美国金桥公司,切值(out off值)为20mIU/L。HPA的筛查指标为苯丙氨酸(Phe),采用盖塞利(Guthrie)细菌抑制法(BLA),试剂为加拿大洛克公司,切值为40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立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中促甲状腺素(TSH)的切值.[方法]应用SPSS软件包中新颖的ROC分析法,来对新生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方法进行科学评价. [结果]ROC分析能方便地算出不同的TSH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等6项指标,新生儿筛查CH的TSH最佳临界值为10 mU/L,其敏感度为99.2%,特异度为93.6%,AUC为0.964,SE为0.5%. [结论]ROC曲线能将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又能表示为"曲线下的面积越大,其诊断试验效果越好",确定TSH的最佳切值为10mU/L.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转归的研究,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446例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第1次就诊时静脉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浓度为5~20 mU/L、FT4浓度正常的新生儿随访至3~6岁后,评估体格发育情况与甲状腺功能。 结果 1)经3~6年随访,最后确诊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高TSH血症16例,甲状腺功能完全正常429例;2)随访起始与结束时TSH浓度比较,Z值分别为:2.90,5.41,6.45,P值均为<0.01。 结论 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高TSH血症患儿多数可恢复正常,少数应严密随访,以早期确诊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容玉葵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37-2238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3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方法:CH、PKU筛查采用荧光酶免疫法分别定量测定血促甲状腺素(TSH)和苯丙氨酸(Phe)浓度;G-6-PD缺乏采用荧光斑点法进行筛查。结果:江门市CH、PKU发病率分别为1/2509、1/55205,红细胞G-6-PD缺乏阳性率为6.74%。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数量、覆盖率和地区差异是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病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疆南疆地区2009-2013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探讨新疆南疆地区近五年新生儿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化学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干滤纸血片中苯丙氨酸(Phe)、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结果新疆南疆地区154 548例新生儿经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64例,发病率为0.41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8例,发病率为0.181‰。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率则较低;新疆南疆地区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于患儿早期诊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安康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筛查状况、阳性切值和对患儿的治疗与评价。方法 对安康市2010年6月-201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低筛查, 筛查阳性患儿召回测定TSH、FT4以确诊;对筛查中正常新生儿干血片TSH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确定阳性切值;诊断CH的患儿口服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 治疗后于6月龄、1岁时测定其体重、身长、头围, 于1岁时采用Gecell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智力发育商, 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筛查新生儿54 306例, 筛查率81.38%, 召回率91.18%, 确诊CH 32例, 发病率1/1 697。确定先天性甲低筛查阳性切值为7.8 μU/ml。经过治疗CH患儿生长发育达到正常儿童水平(P>0.05), 满1周岁CH患儿28例, 无一例发生智力低下, 但在部分能区发育边缘状态比例较高。结论 安康市先天性甲低发病率高;对确诊的CH患儿实施及时、规范、安全地治疗和随访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目前安康市先天性甲低筛查阳性切值需要调整为7.8 μU/mL, 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合肥市2008~2012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情况,了解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PKU、CH的筛查、召回及确诊结果.结果 2008~2012年,合肥市新生儿筛查中心共筛查新生儿212 651例,检出PKU和CH分别为20例和100例,PKU检出率为1/10 632,CH检出率为1/2 126.结论 合肥市PKU和CH检出率与相关文献报道相近,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够早期识别PKU和CH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切值、不同分类临床特征、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9年8月-2013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并随访的CH患儿临床资料,分析CH发病率;初筛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早产儿、低体重儿CH临床特征;并发症;根据随访结果区分持续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PCH)与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TCH),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 共确诊CH 2 789例,发病率为1/1 886;确诊CH中初筛TSH值在9~10 mU/L者69例,占2.47%(69/2 789);TCH∶PCH为0.92∶1。两组间男∶女比、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恢复正常日龄、初筛TSH值、初始用药剂量及身高、骨龄、智力发育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CH组中有56例(8.2%)停药观察后复用;早产儿CH117例,其中PCH占22.2%;低体重儿CH111例,PCH 34.2%;CH合并症发生率2.1%。结论 较理想的TSH筛查切值为>9 mU/L;TCH预后优于PCH;初筛高TSH值者PCH可能性大;早产儿、低体重儿CH多为TCH ;CH需重视长期随访和全身体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检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的指标-促甲状腺素(TSH),评估GSP性能,并建立河南地区新生儿CH在GSP上筛查TSH的切值。方法 1)通过对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 的滤纸干血片标本的检测,计算GSP的精密度与正确度;检测6个浓度的线性样本计算 GSP的线性; 2)收集用Victor2D 1420检测的1 273例新生儿样本在GSP上同步检测TSH,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3)采集新生儿足跟血,使用GSP促甲状腺素测定试剂盒检测干血片中的TSH,采用百分位数法和ROC曲线法确定TSH切值。结果 1)GSP筛查系统的批内变异系数为4.32%~5.87%;批间变异系数为4.45%~9.08%,均<1/3总误差(TEa);GSP系统检测的偏移为-7.89%~0.12%,指标的偏移小于1/2TEa;线性标本的检测值和理论值的线性方程为y=0.908x-0.915,相关系数的平方(R2)为0.998;2) GSP 与 Victor2D 1420检测的1 273例新生儿样本TSH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4,P<0.01)。3)百分位数法第99%可信限位为6.1 μU/ml; ROC曲线法临界值为6.45 μU/ml。结论 GSP系统对TSH检测的定量性能可以达到实验室要求,应用于新生儿CH筛查是可行的,但需重新设定切值,切值定在6.1 μU/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制定合理的本地新生儿促甲状腺素(TSH)筛查切值。方法 对本市59 295例新生儿TSH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使用百分位数法及ROC曲线法制定TSH筛查切值。结果 新生儿TSH水平呈偏态分布,P25为1.47 mU/L,P50为2.52 mU/L,P75为3.96 mU/L,P95为6.89 mU/L ,P99为8.94 mU/L;ROC曲线法得出本实验室TSH筛查切值为8.12 mU/L。按ROC筛查切值诊断2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28例高TSH血症,若按P99和试剂盒给定的切值标准将漏诊CH患儿1例,漏诊率达4.55%。结论 选用ROC曲线法确定适宜的TSH切值是提高原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我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现状及两病发病类型构成比例。方法:PKU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浓度、CH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共93101例。结果:唐山市PKU发病率1:10400,与世界、国内范围内无差异;CH1∶7100,与世界范围之间比较无差异,与国内范围之间比较有差异;唐山不同地区筛查患儿发病率与本市总体发病率比较均无差异;PKU患儿以经典型为主,且以男婴为主;CH中以腺体缺如及部分缺如为主,以男婴居多,但CH总体男女发病率基本一致。结论:基本总结分析出唐山市两病发病率及两病发病主要类型,为筛查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推动本市新生儿筛查工作开展,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351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浓度,采用细菌抑制法测定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CH和PKU.结果:从2000年6月~2005年12月共筛查标本37198份,占出生活产儿的61.08%.确诊CH18例,患病率1:2067;PKU 2例,患病率1:18599.结论:CH在马鞍山市常见,PKU也有发现,有必要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市新生儿筛查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云港地区新生儿筛查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0年9月—2005年8月出生的共139604名新生儿,采集其出生72h后的足跟血于干血滤纸片上。采用测血苯丙氨酸(Phe)作为PKU的筛查指标,用盖氏细菌抑制法测定:采用促甲状腺素(TSH)作为CH的筛查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结果确诊CH病儿58例,发病率41.54/10万(1/2407);经甲状腺核素显像40例,其中甲状腺异常22例(55%);临床流行病学调查58例病儿分布在全市的4县3个城区的43个乡镇(街道),男女性别无差异,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P〈0.05),发现1对双胞胎CH病儿;确诊苯丙酮尿症病儿15例,发病率为10.74/10万(1/9307);以上病儿父母未见近亲结婚和显性遗传家族史,母孕期正常,经干预治疗。病儿身体与智力发育与同龄儿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CH、PKU在连云港地区呈散发性分布,发病率属国内平均水平,进行新生儿筛查是发现CH、PKU的唯一有效手段,使病儿得到早诊治,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