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草药外敷治疗多例乳痈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方药组成:新鲜木芙蓉叶、凤尾草、蒲公英、冰片、制大黄.治疗方法:先将采集的新鲜木芙蓉叶(嫩叶为佳)、凤尾草、蒲公英各等份,用清水洗净、切段,置容器中,再加入少许冰片、制大黄粉(用生石灰将生大黄微火炒至桔红色研末),共同拌匀捣碎如泥状待用.  相似文献   

2.
乳痈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上使用自拟的加味硝冰散外敷治疗本病初起或成脓早期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1 5 2例患者均系哺乳期妇女 ,年龄 2 3~2 9岁 ;其中初产妇 1 48例 ;均为单侧发病 ;属初期者 97例 ,成脓早期 (硬块中央未变软 ,按之无波动感 )者 5 5例 ;肿块直径约为 3~ 5 cm;病程 1~ 1 0天。治疗方法加味硝冰散由芒硝 2 0 0 g,冰片 1 0 g,黄柏 30 g组成。先将黄柏焙干 ,再与芒硝、冰片共研细末。以上为 3~ 5次用量 ,视肿块大小而定。用时取药 1份平铺在三层纱布上 ,其范围与肿块大小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口服中药汤剂和外用鲜蒲公英捣烂外敷。结果:治愈25例,好转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9%。结论:中药治疗乳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5年起,应用六神丸治疗乳痈38例,疗效满意,其中治愈34例,无效4例。敷药最多者10次,最少1次。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38例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5例;病程最长者20天,最短者2天;已成痈化脓者6例;单侧者26例,双侧同病者9例。用法:内服:六神丸每次10粒,一日4次。外用:每次取六神丸30粒研细末,以适量凡士林调匀后外敷局部,一日一换。病案举例:刘×,女,25岁,工人。患者于1986年4月6日(产后21天)开始自觉右侧乳房红肿胀痛,触之有包块。即在某医院服中西药及  相似文献   

5.
药物土豆一个,洗净(要选用无斑点的),泥鳅一条(约有10公分长为佳),以上为一次用量。用法将泥鳅和土豆同时放入器皿中捣烂,捣至粘腻沾手时,取出做成小饼(大小视病灶)贴敷患处,每日一次,一般二次即见效。  相似文献   

6.
鲜仙人掌100克去剌,洗净捣碎成泥,在纱布敷料上摊平,根据乳痛范围大小剪贴(一般采用直径约8厘米的圆形敷料),外用胶布  相似文献   

7.
乳痈多因妇人孕期,词摄不慎,忿怒所逆,郁闷所遏,肝失疏泄,乳行不畅,或者产后恶露未尽,厚味所酿,气血壅滞,使乳汁排出障碍,郁而化热所致。乳痈一般多见于阳证,初期脓未成时乳房一处或数处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出不畅,往往伴见寒热往来,头痛口干,食欲减退,胸闷呕吐,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大罗伞外敷治疗乳痈3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导如下:大罗伞,别名硃砂根,真珠凉伞,铁雨伞,大浪伞,土丹皮,凉伞遮真珠,属紫金牛科(学名Ardisia Crenatd Sims)。药用根、叶。本品性味、微甘、辛、平.功能: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30例中,年龄最大者30岁,最小者21岁。除一例为妊娠期外,其余均为哺乳期初产妇。病程最长者一周,最短二天。药物制备和用法:生大黄、芒硝各等份研末,加入少量凡士林油膏,用开水调匀,将药摊于纱布上,敷贴于乳房红肿部位,每日换药三至四次。一般二至三天即愈。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者,可配合内服加减五味消毒饮,促其托毒外出,缩短疗程。治疗效果:30例中,属轻症者16例,平均治疗2.9天;重症伴恶寒发热者14例,平均治疗  相似文献   

10.
辨证施治配合外敷治疗乳痈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痈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现代医学称急性乳腺炎,多发于哺乳期,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发病率为高。我们在1997-2000年间辨证施治配合外敷治疗本病12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用法:朴硝一两(视患部赤肿大小可酌加或减少),双层纱布两块(比患处略大).将朴硝平铺于纱布夹层中,中心处微厚;再将纱布四周缝合,然后复盖于患处,外用橡皮膏或绷带固定.每天敷两次,敷后朴硝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或如虫行之感.2.适应证:乳痈初起,乳房红肿胀痛,或乳汁不通者.已成脓者,无效.3.疗效:作者用上法治疗2例,均于敷药后次日痊愈.一例为28岁,产后一个月,左乳红肿胀痛,乳汁不通已2天,经用上方敷后,局部胀痛即减,至晚乳汁不畅,次日换药一次而愈.另一例为23岁,产后乳汁不畅,右乳房胀痛,继则发热恶寒,乳汁不通,乳房焮肿胀痛,有灼热感,经敷上药后,局部灼痛减轻,6小时后换药一次,次日痛胀消除,乳汁通,寒热退,病已痊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方乳痈消治疗乳痈初起76例,同时设立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显示,内服兼外用乳痈消治疗乳痛初起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天名精为菊科植物无名精的全革,味辛、性寒,功善消痰解毒,清热降火,开给利房,善治疗疮肿毒。笔者用治产后乳痈屡用屡验,功效卓著。方法:指天名精嫩叶一把,洗净凉干,捣烂后效于患者乳痈肿痛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边周用胶布固护,用药当天即可止痛退烧。脓成者!次即清,收口快且不留疤痕,初起者经2-3次敷后即可自行消退。愈后不影响哺育。病案举例:胡XX,女,24岁,于1986年春节后产一女婴。产后约半月因乳汁积滞,左侧乳房皮肤红热,胀痛,有硬结,伴恶寒壮热,Dg℃,数日后硬结成脓,就诊于西医,诊为乳痈。肌注抗生素数日…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大青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急性乳腺炎)。绝大部分乳痈患者为产后哺乳妇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内服药物的应用显得很局限,很多药都会经乳汁代谢,从而会影响到婴儿。外用大青膏外敷治疗乳痈效果非常满意,总有效率为97.22%,不仅使对婴儿的影响降到最低,还使哺乳期妇女减去打针吃药之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认为大青膏的治疗疾病范围还可以扩大。  相似文献   

15.
乳痈妊娠期间患之为“内吹”,产后患之则为“外吹”。以公英黄酒煎内服外敷治疗之,法简效捷,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系统观察40例,其中内吹4例,外吹36例;年龄22~37岁,平均28岁;病例选择上均为肝气郁滞,乳房肿痛或肝胃之火内郁乳房结块尚未化脓者。治疗方法蒲公英30g、黄酒200ml煎服,药渣敷患处,避风出汗。治疗效果40例中,治愈(症状完全消除,局部完好如初)31例,占77.5%;有效(全身及局部急性症状消失,唯有局部遗留小硬结,偶尔有痛感)7例,占有17.5%;无效(全身症状及局部炎症未能有效控制,而辅用其他药物治疗)2例,…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临床实践中 ,先后用山西新绛中药厂生产的“双人牌”梅花点舌丹外敷治疗 30例早期乳痈患者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 ,全部为初诊患者 ,病程不超过 2 4小时 ,年龄2 0~ 36岁 ,初产妇 2 1例占 70 % ,乳内肿块 11例。症状见局部疼痛、充血、肿块  相似文献   

17.
<正>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见。中医学认为,产后乳痈多因肝气郁滞,胃热壅塞,乳汁瘀积,兼感风寒之邪结聚而发。《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亦有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者。"如不及时治疗,不但无法正常哺乳,而且给产妇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中药外敷治疗乳痈32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23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例;单侧乳腺发病30例,双侧乳腺发病2例;初期8例,中、后期24例。  相似文献   

19.
<正>乳痈是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好发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1]。笔者自拟乳痈消散汤配合蒲公英外敷治疗初期乳痛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患者,为初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病程1~7天,平均3.5天;哺乳期77例,终止妊娠期2例,隆乳术后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比  相似文献   

20.
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4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本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4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3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疼痛改善有效率为99.53%(428/430);乳房结块改善有效率为99.07%(426/430);乳孔堵塞改善有效率为100%(380/380);痊愈395例,有效率为98.84%(423/430)。结论:手法排乳加芙蓉膏外用治疗初期乳痈,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