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周围神经损伤的电刺激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群  张震宇 《现代康复》2000,4(11):1613-1615
Wilson等人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电刺激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的种类有:全置入式、半置入式及非置入式。Zanakis使用电场做了详细剂量研究,认为电流不是生理学上有关参数,而是电流密度即场强。电效应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发生在最初几天,即生长的起始阶段,一旦神经再生开始、电场便对神经再生没有影响。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局部微环境建立特有渠道至靶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多种生物电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较常见 ,但目前 ,其神经功能的康复仍不理想。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为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提供了相关资料及临床经验。我们于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6月 ,利用肌电图检查仪 ,观察应用无创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 78例患者 ,男 3 3例 ,女 45例 ;年龄 6个月~ 60岁 ,其中 6个月~ 1岁 2例 ,2~ 10岁 1例 ,11~ 2 0岁 10例 ,2 1~ 40岁41例 ,41~ 60岁 2 4例 ;病程 12h~ 2年 ;臂丛神经不全损伤 57例 ,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 9例、单纯桡神经不全损…  相似文献   

3.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 (TENS)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白兔按术后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 ,将各组白兔双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白兔左后肢为实验侧 ,术后给予TENS ,每天 1次 ,右后肢不给予电刺激 ,作为对照侧。 3组白兔分别于术后 3、6、16周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组织学、透射电镜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A、B、C组白兔实验侧腓总神经有髓纤维数 ,C组实验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复合电位波幅均高于相应各组对照侧 (P <0 .0 5 ) ,各组白兔实验侧腓总神经髓鞘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 TENS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提高神经侧支萌出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损伤的电刺激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lson等人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电刺激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的种类有:全置入式、半置入式及非置入式。 Zanakis使用电场做了详细剂量研究,认为电流不是生理学上有关参数,而是电流密度即场强。电效应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发生在最初几天,即生长的起始阶段,一旦神经再生开始、电场便对神经再生没有影响。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局部微环境建立特有渠道至靶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多种生物电化学过程,与局部电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和局部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并与局部电刺激组进行比较。结果:磁电刺激组动物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电刺激组缩短,波幅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优于局部电刺激的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肌电图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21)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由创伤等原因引起神经损伤36例46根神经根据接受门诊治疗前后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B组接受弥可保治疗,疗程两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测定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对比均有显性差异。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作为周围神经神经损伤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肌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21)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由创伤等原因引起神经损伤36例46根神经根据接受门诊治疗前后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B组接受弥可保治疗,疗程两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测定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作为周围神经神经损伤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性与再生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关于电刺激对神经再生恢复的促进作用仍需要探讨。目的:比较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促进不同部位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与效果。设计:以患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神经电理室和骨科。对象:1999—10/2003—06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周围神经损伤患中,选择经临床诊断和肌电图证实的78例周围神经不全损伤患。方法:对人选78例周围神经不全损伤患采用丹迪Cantata型肌电图仪对.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分析及不同病程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②神经传导速度变化。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8例臂丛神经、坐骨神经不全损伤,经1~10个疗程的治疗,53例患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正常,18例患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91%(71/78)。治疗后失神经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改善受损神经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性与再生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关于电刺激对神经再生恢复的促进作用仍需要探讨.目的比较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促进不同部位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与效果.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神经电理室和骨科.对象1999-10/2003-06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选择经临床诊断和肌电图证实的78例周围神经不全损伤患者.方法对入选78例周围神经不全损伤患者采用丹迪Cantata型肌电图仪对,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分析及不同病程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肌电图变化.②神经传导速度变化.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8例臂丛神经、坐骨神经不全损伤者,经1~10个疗程的治疗,53例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正常,18例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91%(71/78).治疗后失神经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改善受损神经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损伤后电刺激对神经营养素-3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春华  高炳庆  何竞 《中国康复》2005,20(3):137-138
目的:观察面神经损伤后早期电刺激对再生微环境中神经营养素-3(NT-3)水平的影响。方法:切断兔面神经后建立硅胶再生室模型,实验组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不作处理。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伤后3、5、7、10及14d时再生室内NT-3的浓度,比较2组浓度的差异和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变化。结果:NT-3浓度在伤后10d再生室内达高峰,伤后14d实验组仍维持在高水平,对照组则明显下降。结论:电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微环境里NT-3有维持高水平的作用。这可能是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难题。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损伤后断端缺损的桥接修复和提高神经的再生速度,但实际上功能的恢复更取决于再生轴索能否精确地长入原先支配的靶器官。因此,充分理解神经趋化性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在治疗中运用神经再生趋化性理论,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理论及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经皮电神经刺激作为一种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加速上肢功能的康复,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经皮电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有了若干进展。本文分别从低频电疗法与直流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短波、分米波与毫米波)等角度探讨国内外学者在电疗法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及进展。 由于周围神经对不同程度的损伤有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再生方式,因此,周围神经损伤后,电疗法的选择应按照神经恢复的不同阶段要求来调整治疗方法。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低强度超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伟  陈文直  周崑  王智彪 《中国康复》2005,20(4):198-200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制作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各32只。超声组造模侧神经损伤处以声强250mW/cm^2、频率1.0MHz的超声进行体外治疗,隔天1次;对照组相应部位予以未启动治疗系统的假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电生理、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等指标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超声组损伤神经远侧Wallerian变性进程加速、雪旺细胞增殖、变性组织吸收,轴索及髓鞘再生、感觉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提前(P〈0.01或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通过影响神经再生的多个环节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弥散张量成像是基于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获取不同组织各向异性信息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病变识别和神经肿瘤等方面中发挥重要作用。弥散张量成像在周围神经损伤中临床应用尚不广泛,测量参数受技术设置和序列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定方案的标准化和不同功能参数的定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Many amputees suffer from postamputation pain, which can be extremely debilitating, decrease quality of life, increase the risk of depression, and negatively affec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Pres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including medications, are often unsatisfactory in reducing postamputation pai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nerve innervating the painful area could reduce the pain, but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is rarely used to treat postamputation pain because present methods require invasive surgical access and precise placement of the leads in close proximity (≤ 2 mm) with the nerv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a novel approach to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in which a lead was placed percutaneously a remote distance (> 1 cm) away from the femoral nerve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residual limb pain (RLP) 33 years following a below‐knee amputat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enerated ≥ 75% paresthesia coverage, reduced RLP by > 60%,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as measured by the pain interference scale of the Brief Pain Inventory‐Short Form (100% reduction in pain interference), Pain Disability Index (74% reduction in disability), and the 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very much improved) during a 2‐week home trial. There were no adverse events.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significant paresthesia coverage and pain relief with a single lead inserted percutaneously and remotely from the target nerve holds promise for providing relief of postamputation pa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并评价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选择性再生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3周龄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4周组和8周组各6只,均行切断右侧L2~L5背根神经节后纤维和右侧股神经横切-吻合手术,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进行荧光逆向示踪,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4周组大鼠长入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长入2种神经的运动神经元数量分别为(167±21)个、(53±14)个、(36±7)个;8周组分别为(252±14)个、(37±8)个、(21±4)个。结论:该实验动物模型能反映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再生的倾向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对卒中后吞咽困难(PSD)与周围性面瘫(PFP)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发病14d的PSD患者102例,分为A1组58例和A2组44例;发病7d的PFP患者92例,分为B1组49例和B2组43例。4组均按相关疾病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A1、B1组增加NMES电刺激治疗。A1、2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评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1、2组采用HBN量表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20d的治疗,A1组洼田试验评分及B1组HBN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及A2、B2组明显提高(P0.05);临床痊愈率及基本痊愈率均明显高于A2、B2组(69.0%、67.0%与36.0%、47.0%,P0.05)。结论:NMES无论对中枢神经损伤还是周围神经损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和轴突不能再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动物脊髓损伤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适当的生长环境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受损的神经元轴突能有少许再生,并能与靶细胞形成功能性的突触联系。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