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李海燕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0):68-69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对人体的负重及行走至关重要,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占全部附骨骨折的60%。但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我院自2001年3月以来,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Ⅱ—Ⅳ型12例共14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8例、Ⅲ型9例.6例(22.2%)发生切口处皮缘坏死;Bohler角术前平均7.5°,术后平均27.54°.20例获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无活动受限和影响穿鞋主诉.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跟骨钛钢板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8例23足跟骨骨折的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跟骨钛钢板在涉及跟距关节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99年3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18例23足涉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男13例16足,女5例7足;年龄23~68岁,平均37.8岁。高处坠伤14例19足,车祸伤4例4足,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区均行异体骨植骨。平均随访时间18月(11~48月)。结果:按Maryland Foot Score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3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86.9%。结论: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手术疗效良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跟骨钛钢板适合跟骨解剖形态,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31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Judet—Letournel疗效评价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非手术及手术方法治疗31例不同类型跟骨骨折,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结果31例全部获得平均10.4个月的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4个月。非手术治疗12例,优良8例(66.67%),可4例;手术治疗19例,优良18例(94.74%),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移位且骨折线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是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它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7.
跟骨骨折手术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近10a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跟骨骨折的解剖特点的了解,跟骨骨折渐趋向于手术治疗,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仍有一定的发生率。探讨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现将跟骨骨折手术3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03~2006-03我科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38足,其中男30例33足,女5例5足,平均3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3例,交通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2h。根据Sanders分型:型12足,型17足,型9足。1.2术前准备对型粉碎并有突出骨块压迫跟骨内外侧皮肤组织者,急诊行… 相似文献
8.
1998年12月至2007年9月,我们收治62例跟骨骨折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8例34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1足,Ⅲ型17足,Ⅳ型6足,全部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8例34足应用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了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6足,经治疗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0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15足、良13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达82.4%。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0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病例均于术后24 h时遵医嘱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术后定期进行Footscan足底压力检测,并根据其足底压力参数特点指导康复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7个月时采用Footscan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同时进行足部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2个月时,2组患者健患侧距骨下关节活动范围、压力中心侧方位移、足跟着地期时间、足跟外侧压强峰值与冲量、足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时,发现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各项指标(足跟着地期时间除外)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指导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足底压力参数,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疗效;另外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还可对跟骨骨折术后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