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静  郭兰芳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04-1305
目的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为临床梅毒的早期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CD8+T细胞水平,分别分析CD3+CD4+及CD3+CD8+细胞在CD3+细胞中的比例。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T细胞水平分别为(67.42±8.17)%,(25.98±4.2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22和0.477,P均>0.05),CD4+T细胞、CD4+T/CD8+T比值分别为(33.58±6.95)%、(1.30±1.8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8和2.156,P均<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较健康人群的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下降,提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5与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和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及其诊断URSA的价值。方法:以57例URSA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体检无不良孕产史的57例健康早孕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β)、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趋化因子配体5(CCL5)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NK细胞水平;分析IL-15与NK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诊断URSA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及HCG-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K细胞CD56+CD16+型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56+ CD16-与CD56- CD16+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IL-15水平和NK细胞CD56+CD16+...  相似文献   

4.
巩彦平  张新路 《吉林医学》2011,(29):6096-609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32、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清IL-32、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和CD4+T/CD8+T比值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2、IL-6水平组间比较,轻、中、重度乙型肝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L-32水平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其血清IL-32、IL-6水平升高与病毒复制无关,而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两者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妊娠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妊娠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2例未经驱梅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及16例血清固定的妊娠梅毒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12例梅毒非妊娠女性、32例健康孕妇、25例健康非妊娠女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其他4组相比,血清固定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未治疗组CD4+细胞比例低于健康孕妇组(P<0.05),CD8+细胞比例高于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P<0.05);未治疗组和血清固定组CD19+细胞比例均高于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P<0.05);血清固定组NK细胞比例高于未治疗组(P<0.05);梅毒非孕妇组、健康孕妇组和正常非孕妇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受到影响;血清固定组出现免疫失衡,NK细胞水平下降,引起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清除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T细胞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过敏性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制备粉尘螨抗原作为变应原.以25例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样本后分为空白对照组、变应原组和自体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细胞增殖及CD4+/IL-10+、CD4+/TGF-β+1、CD4+/IL-10+/TGF-β+1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 哮喘患者和健康者之空白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中几乎不能检测到CD4+/IL-10+、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 细胞.健康者变应原组外周血CD4+T细胞增殖明显,CD4+ 、CD4+/IL-10+ T细胞所占比例均较其自体对照组明显增高,而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增加.哮喘患者变应原组外周血CD4+T细胞及CD4+/IL-10+、CD4+/TGF-β+1 和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与其自体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增加.变应原刺激后,哮喘患者外周血CD4+/IL-10+亚群明显少于健康者(P<0.05),但两者间CD4+T细胞及CD4+/TGF-β+1、CD4+/IL-10+/TGF-β+1亚群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哮喘患者受特异性变应原刺激后,CD4+T细胞产生的IL-10水平不能相应提高,可能是导致或加重哮喘发病的原因之一.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IL-7含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的关系,探究IL-7对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IL-7含量,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结果 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IL-7含量分别为(1.68±0.58)ng/mL、(3.83±0.62)ng/mL和(6.25±0.32)ng/mL,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HB组、HBV携带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1.3±3.3)%、(38.1±6.8)%、(43.2±9.4)%,CD8+T淋巴细胞分别为(24.8±5.2)%、(28.1±3.4)%、(30.5±8.6)%;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10.9±1.3)%、(7.4±1.0)%、(4.2±1.1)%。CHB组外周血IL-7明显低于HBV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且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1=-0.58,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2=0.63,P0.05),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3=-0.43,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IL-7负调控调节性T细胞,对CD8+T细胞的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有密切关系。体液免疫对梅毒螺旋体亦有一定的辅助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CD122+T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122+T细胞亚群,ELISA检测血清IL-10含量。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CD122+T细胞亚群及血清IL-10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Mtb阳性患者外周血CD8+CD122+T细胞亚群及血清IL-10含量显著高于痰涂Mtb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CD122+T细胞亚群与血清IL-10含量呈正相关( P<0.05)。结论 CD8+CD122+T细胞可能在肺结核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IL—6、IL—8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待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546-5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孕 38~ 4 1周胎膜完整的单胎初产妇 1 5 0例 (临产前 90例 ,临产后 6 0例 )作IL -6、IL -8水平测定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产前血清IL -6处于低水平 ,临产后 ,血清IL -6水平升高 ,临床产前组与临床产后潜伏期 ( 30例 )和活跃期组 ( 30例 )差异显著 (F =1 5 87.6 7,P <0 .0 1 ) ;IL -8水平与宫颈Bishop评分呈直线正相关 (r =0 .883,t=1 7.6 4 8,P <0 .0 0 1 ) ,临产后组血清IL -8水平下降 ,临产前组与临产后潜伏期组、活跃期组间的差异显著 (F =2 0 7.6 8,P <0 .0 1 )。 结论 IL -6与子宫收缩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维持 ;IL -8与子宫颈成熟相关 ,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15-5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脑神经胶质瘤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87例(神经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血清IL-2、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6与VEGF、EGF及CEA的相关性。结果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VEGF、EGF、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IL-2、IL-6水平逐渐降低(P<0.05),血清VEGF、EGF、CEA水平逐渐升高(P<0.05)。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IL-2、IL-6水平与VEGF、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E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及IL-6水平与脑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钟平  汪国胜  张蕾 《安徽医学》2010,31(1):37-3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的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IL-1、IL-6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升高,重型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高于中型组,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IL-1、IL-6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痹方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RA患者289例,根据其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41例、治疗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甲氨蝶呤联合普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和痹方联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分别采集血液、滑膜液测定IL-6、IL-8、IL-17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RA患者采用和痹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能进一步下调血清和滑膜液内IL-6、IL-8、IL-17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5-8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为银屑病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两组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结果银屑病组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分别为(215.46±19.78)pg/mL、(112.31±12.14)pg/mL、(134.25±18.85)pg/mL,对照组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分别为(142.31±7.80)pg/mL、(43.25±5.65)pg/mL、(62.97±12.13)pg/mL,两组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银屑病组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银屑病进展期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分别为(265.47±16.57)pg/mL、(137.56±8.93)pg/mL、(163.24±5.83)pg/mL,银屑病静止期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分别为(165.37±11.25)pg/mL、(68.73±5.46)pg/mL、(76.86±4.87)pg/mL,两组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银屑病进展期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高于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caspase-1、IL-18均呈正相关(r=0.673、0.742,P=0.000、0.000),血清caspase-1和IL-18呈正相关(r=0.587,P=0.000)。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caspase-1、IL-18水平升高,IL-17、caspase-1、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白介素-33(IL-33)、白介素-35(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RA患者(其中RA活动组25例,RA缓解组25例)、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IL-33、IL-35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332.02±31.43)pg/ml显著高于RA缓解组(227.56±48.02)pg/ml及健康对照组(77.03±20.6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血清IL-35水平(236.14±32.20)ng/L显著低于RA缓解组(353.21±24.61)ng/L及健康对照组(349.60±28.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33与IL-35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73,P<0.05);血清IL-33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5水平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RA活动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升高、IL-35水平减低,二者可能参与了RA发生发展,并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白细胞介素6及其与白细胞介素2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了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自然和诱导产生的IL-6和IL-2水平,同时观察了诱导产生的IL-6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L-2的相关性。结果:血清中和PBMC自然或 产生的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6与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与IL-2呈负相关,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异常可能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免疫球蛋白的过度产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8.
放疗合并白细胞介素-2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6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疗合并白细胞介素 2瘤体内注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对 1995~ 1998年间 6 7例宫颈癌患者采用放疗合并白介 2瘤体内注射治疗。60 Co和 8MV X线外照射全盆DT35~ 40Gy ,腔内放疗采用CS13 7,总剂量A点 6 5~ 75Gy ,B点 5 5~ 6 0Gy ,同时 ,合并白细胞介素 2瘤体内注射 ,每周 3~ 5次 ,每次 10~ 2 0万U。结果 :总有效率 10 0 % ,完全缓解率 92 5 % ,1年生存率 10 0 % ,2年生存率 94%。结论 :宫颈癌瘤内注射白细胞介素 2合并放疗可降低全身反映 ,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各组分与血清IL-18、IL-6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MS患者83例,正常健康对照85例,分别测量血压、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β、HOMA-IR,分别检测IL-6、IL-18、血脂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HOMA-β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OMA-IR、IL-6、IL-18等指标等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组IL-18与FBG、FINS、TG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r=0.31,0.44,0.48,0.35,P<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474,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IL-6、IL-18水平的异常;IL-18水平的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在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