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静  张小鹿  张熙  顾向晨  王怡 《陕西中医》2010,31(12):1597-1600
目的:观察黄芪对腹透患者腹透效能和腹透相关病理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黄芪胶囊(黄芪)口服与黄芪注射液静滴配合腹膜透析治疗脾肾气(阳)虚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62例,并设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腹膜透析效能,以及患者营养状况、慢性炎症水平和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腹膜透析效能和腹膜转运特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有助于提高脾肾气(阳)虚证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并试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入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益肾降浊冲剂,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实验室检查、单室KT/V(spKT/V)、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以及人体测量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瘦素(Leptin)。人体测量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和上臂中部周径(MAC)。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ALB、PA、HGB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P〈0.01),各项指标的升高水平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eptin明显下降(P〈0.01)。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BMI和MAC均有显著升高(P〈0.05)。460例脾肾气虚型MH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Alb、PA、BMI、TSF、MAC、HGB、spKT/V均负相关;与血清Leptin、CRP正相关。5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GA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益肾降浊冲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具有降低脾肾气虚型MHD营养不良患者血清Leptin的作用,能够更有效的改善MHD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改善贫血、增加血清蛋白的合成。2中医证候积分与营养指标密切相关。益肾降浊冲剂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从整体上改善了脾肾气虚型MHD患者营养不良,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消除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52例患者采用补肾地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纳少腹胀、水肿、疲倦无力、腰脊酸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尿蛋白定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应用加味参芪二仙汤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口腔喷雾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口干渴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肾气阴两虚型MHD合并口干渴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MHD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温开水喷雾剂,观察组采用中药口腔喷雾剂,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干燥量表评分(XI)、静息状态唾液流率、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相对值、安全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口腔干燥量表评分、静息状态唾液流率、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相对值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安全性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以及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腔喷雾剂治疗MHD合并口干渴脾肾气阴两虚证疗效好,能明显改善MHD患者口干渴症状,刺激其唾液腺的分泌,并间接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养血法改善脾肾气虚兼血虚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机理,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临床治疗血虚提供有效方法和优化方案,并为临床应用、新药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将40例西医诊断为CKD 5期肾性贫血,且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兼血虚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充分血液透析,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养血颗粒治疗;疗程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Hct、Hb、RBC、Alb的改变。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病例的贫血相关指标均有较为明显的升高(P0.05),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养血法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8.
俞琦 《新中医》2019,51(3):169-172
目的:观察调血舒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抑郁症肝郁脾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抑郁症肝郁脾肾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观察组加用调血舒肝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肝郁脾肾气虚证评分与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7.33%(P 0.05)。观察组HAMD-17 (体质量、焦虑、昼夜、睡眠障碍、阻滞、认知障碍、绝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肝郁脾肾气虚证(情绪抑郁、脘胁胀满、食少、喜太息、便溏不爽、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血舒肝汤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肝郁脾肾气虚证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88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西药进行治疗,加味二仙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加味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肾功能指标改善50%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和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药物安全性。结果:加味二仙汤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加味二仙汤组显效的患者2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显效的患者17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分别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68.18%。加味二仙汤组症状消失时间(18.51±1.41)d、肾功能指标改善50%时间(12.51±2.61)d短于对照组(25.44±2.77)d、(17.44±3.57)d,P0.05。干预前两组肾功能情况和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相近,P0.05;干预后加味二仙汤组肾功能情况和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缩短疗程,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参芪山腊梅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以益气健脾泄浊立法,自拟参芪山腊梅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属脾虚湿浊中阻证患者,并设随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人体测量指标、干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对患者GN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并对该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中治疗组比对照组体征症状改善明显(P〈0.01),血清ALB、TRF、HGB明显提高(P〈0.05),SGA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参芪山腊梅汤对改善维持血透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血清ALB和TRF等多项营养生化指标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MHD患者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张炳厚老中医经验方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地龟汤组(治疗组)和洛汀新组(对照组)治疗,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水平及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显著(P<0.05).结论 补肾地龟汤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阳性对照药洛汀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减固冲汤对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以活检为诊断标准收集活动性Ig A肾病脾肾气虚型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治疗组以加减固冲汤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以及尿ɑ1-微球蛋白(ɑ1-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 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 A G)、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加减固冲汤对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通腑化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血液透析)和对照组30例(单纯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人体测量学指标(BMI、TSF、MAC)、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炎性反应指标(IL-6、IL-10和TNF-a)等,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IS评分显著降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围(mid-upper armcir cumference,MAC)增加,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IS评分显著降低,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改善,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显著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脾益肾、通腑化浊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益肾颗粒治疗肾气亏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气亏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芪益肾颗粒治疗,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贫血、夜尿频多、水肿等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24 h Upro、TNF-α、IL-6及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cr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益肾颗粒治疗肾气亏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延缓病程发展,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黄芪汤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低危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益肾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74%、对照组7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疗效满意,并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芪夏蛭黄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脾肾气阴两虚证症状积分和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都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夏蛭黄汤辅治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肾内科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中医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联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及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组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ie,Scr)水平、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的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的证候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又给予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尿蛋白、SCr、BUN、CCr、Alb)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中医健脾益肾法联合氯沙坦钾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规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常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规律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双侧各位1mL,隔日1次,疗程为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M、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