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高脂血症亦被定义为脂质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高脂血症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偏低~([1])。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不仅能有效降脂,还能从多层次、多方面整体调节患者的各个系统功能。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文献报道很多,但辨证治疗高脂血症仍缺乏客观化和规范化[2]。因此,很多的学者通过现代  相似文献   

2.
论述高脂血症的单味药物治疗、复方药物治疗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加以分析,提出建立一个完善的规范化、客观化的辨证体系是今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与血栓的中医理论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淑娟 《光明中医》2003,18(1):26-28
心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 ,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血脂的河床也颇为无奈的提高。本文对高脂血症与血栓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 ,从而在高脂血症的早期进行合理的治疗及饮食与生活的调节 ,就能防止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1 1 高脂血症与痰浊、瘀血的关系 :根据高脂血症的产生原因、致病特点和导致的疾病 ,可以把高脂血症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浊、瘀血中去 ,进行辨证施治[1] 。在祖国医学中 ,痰浊、瘀血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多由于遗传因素或饮食、饮酒等环境因素影响,引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而形成;继发性高脂血症多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等全身性疾病及某些药物引起。笔者就近年来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1辨证分型治疗胡庆寅等  相似文献   

5.
Ren XJ  Ma HF  Tu Y 《针刺研究》2010,35(5):347-353
目的:观察电针后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波形蛋白、β-微管蛋白(Tuj-1)表达的变化,研究针刺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脂血症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治疗Ⅱ组,每组9只。采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及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高脂血症治疗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脑缺血治疗组针刺"百会""水沟"穴;合并模型治疗Ⅰ组先电针"三阴交""丰隆",每日1次,治疗10 d后,造成脑缺血模型,再针刺"百会""水沟"穴;合并模型治疗Ⅱ组,脑缺血后针刺"百会""水沟"和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每日1次,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前脑缺血侧SVZ波形蛋白、Tuj-1的表达变化。结果:波形蛋白、Tuj-1在正常和高脂血症脑组织表达较少,脑缺血后缺血侧SVZ中波形蛋白、Tuj-1的表达增强(P0.01),脑缺血治疗组波形蛋白、Tuj-1表达增强(P0.01),合并模型组表达远远弱于脑缺血组(P0.01),合并模型治疗组表达高于合并模型组(P0.01),治疗Ⅰ组各部位波形蛋白、Tuj-1的表达比治疗Ⅱ组要强(P0.01)。结论:高脂血症降低了脑缺血缺血侧SVZ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针刺可促进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SVZ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在高脂血症阶段介入治疗,可通过促进脑缺血后缺血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6.
<正>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降脂、调脂治疗,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彭绍杰是我国广西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四十余年,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在将彭绍杰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介绍于下。1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许多心脑血管及其他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亦很多。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过程的回顾,综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抗AS1号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抗AS1号口服液,对照组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前后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降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抗AS1号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具有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皮肤瘙痒52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西医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皮肤瘙痒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仅为69.4%,两组比较,P<0.01;且两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皮肤瘙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对脾虚型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10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治疗组、脾虚型高脂血症组、脾虚型高脂血症治疗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颗粒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脾虚高脂血症和脾虚高脂血症治疗组采用劳倦过度和饮食不节进行造模,单日除饲喂高脂饲料外,予精炼猪油灌胃,每次3 mL,每日2次,双日喂食甘蓝不限量,造模时间30天。高脂血症治疗组和脾虚高脂血症治疗组灌胃化瘀祛痰方煎剂(20 mL/kg),1 次/天,连续 30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间苯三酚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MGCR、CYP7A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及脾虚型高脂血症组血清TC(mmol/L,1.84±0.19,2.23±0.43)、LDL-C水平(mmol/L,0.99±0.24;1.13±0.56)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mmol/L,0.41±0.66;0.41±0.11)及AMY活性(mmol/L,351±45;153±30)显著降低(P<0.05),尿D-木糖排泄率(ng/mL,26.9±2.1;15.0±1.7)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形成脂质沉积,胞浆内多出现脂肪空泡,肝脏CYP7A1、HMGCR、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AMY及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肝脏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细胞萎缩明显,肝脏CYP7A1、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 P<0.05);高脂血症治疗组TC、LDL-C含量降低(P<0.05),HDL-C含量、AMY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升高(P<0.05),CYP7A1、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脾虚高脂血症组比较,脾虚高脂血症治疗组TC含量降低(P<0.05),HDL-C含量、AMY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升高(P<0.05),CYP7A1、LDL-R、SREB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相应治疗组变化一致。结论脾虚加重血清TC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调控SREBP-2信号通路中LDL-R、HMGCR、CYP7A1基因表达有关,化瘀祛痰方可调控该通路,发挥干预TC代谢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高脂血症(HR)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Nrf2/HO-1通路及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共纳入8周龄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各6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以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溶液,高脂血症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及颈动脉压(MAP),体重及血脂; 使用Western blot分析体内调控抗氧化应激通路的关键蛋白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分子丙二醇(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高脂血症组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相比高脂血症组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P<0.05); 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ICP/MAP比值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 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的GSH和SOD水平下降、MDA含量上升,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GSH和SOD水平、降低高脂血症组大鼠MDA水平(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Nrf2和HO-1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通过上调Nrf2/HO-1并抑制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高脂血症的辨证治疗、辨证分型的实验研究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加以分析,提出建立一个完善的规范化、客观化的辨证体系是今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百灵丹治疗高脂血症及合并病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百灵丹治疗高脂血症及合并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百灵丹治疗高脂血症 112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同时对其合并病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112例高脂血症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对其合并病症亦有良好疗效。结论 百灵丹对高脂血症降脂作用确切 ,且能治疗其多种合并病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柴胡姜黄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间均衡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给予柴胡姜黄汤,每日100ml;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TG、LDL—C、MDA浓度及AI(P<0.01),显著增高血清LDL—C浓度及SOD活性(P<0.01)。结论:柴胡姜黄对高脂血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脂质异常增高 ,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多年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上 ,经过对一些中药进一步筛选 ,自制降脂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5 1例 ,并与藻酸双脂钠治疗高脂血症 31例作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将 8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1例 ,男 2 9例 ,女 2 2例 ;年龄 31~ 81岁 ,平均5 6 3岁 ;其中高胆固醇血症 2 4例 ,高甘油三脂血症 12例混合型高脂血症 7例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8例 ;用药时间最短者 2 0d ,最长者 40d ,平均用药时间 30 1d。对照组 31例 ,男 18例 ,女…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是脂质代谢紊乱,血液中脂质含量增多的病症。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们应用蒙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选择在门诊,病房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排除了由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痛风和肝、胆、胰及肾脏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2 临床观察方法治疗期间患者保持与服药前相似的饮食,生活方式相对稳定。治疗组用蒙成药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指导患者生活饮食,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1次每晚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降脂汤,1月后观察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HDL-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上述指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化痰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蒋涵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45-1645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调脂治疗以减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笔者以自制神农心脑康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 5 0例 ,疗效满意 ,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将符合冠心病和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者作为入组对象。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的入选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疗前 2次血清TC均≥ 5 .6mmol/L ,或TG≥ 1.7mmol/L ,或HDL -C≤ 0 .9mmol/L。本组 10 0例 ,均为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在湖…  相似文献   

19.
<正>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控制血脂于正常范围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本文旨在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加洛伐他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8年公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中有关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拟定。凡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停用其他治疗高血脂的药物,经饮食宣教2~4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95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笔者自拟血脉康汤治疗高脂血症 ,收到了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8例患者均为近 6年门诊、病房收治的病人 ,其中男性 196例 ,女性 12 2例 ,年龄在 2 6~70岁之间。收治病种中单纯性高脂血症 86例 ,冠心病、高脂血症 16 3例 ,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4 1例 ,糖尿病、高脂血症 15例 ,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 13例。1.2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 (标准 )》高脂蛋白血症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血脉康汤方 :山楂、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