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味及剂量配伍而成。因此中药复方发挥疗效的不是单个或几个有效成分,而是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属于不同的化学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的作用机制的物质,它们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有效成分是以西药药理模型筛选出来的、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单一成分,这些成分具有该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能为该中药复方治疗目的疾病起到主要治疗作用。无庸置疑,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因此进行复方…  相似文献   

2.
孔靓  李宝才  向诚 《中草药》2015,46(22):3289-3296
中药有效成分组是指中药复方中所含有的所有与该复方临床应用目的密切相关的药理活性成分,是中药复方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性质保持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和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又有化学成分明确的特征。然而因中药的复杂性,目前对其研究成功的案例仍然较少。通过对近年来有效成分组优秀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基于化学成分中药药性辨析的拆方-组方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敲入敲出思想的有效成分组筛选"和"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有效成分组筛选"3种有效成分组的构建策略,以及对中药有效成分组的"多成分组合""化学成分明确"和"系统整体性"3个方面性质的表征方法,为今后的中药有效成分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药沉淀性配伍的研究中,如有一个由A、B、C三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其中A药与B药、B药与C药、C药与A药之间,均可两两发生沉淀反应。其图象恰好构成一个具有连锁反应的正三角形。称为“沉淀三角”。“沉淀三角”是中药沉淀性配伍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特殊形式在中药复方中是实际存在的。有时在一个由三味以上中药组成的复方中,同时存在数组“沉淀三角”,使其中的化学反应变得更为复杂。有人认为,单味中药因其自身的多成分性,可视为一个小复方。而中药复方是由多味中药组成,就成为由多个小复方组成的大复方。实质上中药复方就意味着复杂。中药成分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谱效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成分极其复杂,尤其是复方,测定少数几种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不足以保证复方及制剂质量[1]。系统分析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阐明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种类,建立全面反映其成分的指纹图谱,将更加有效地体现中药复方成分的整体性和综合作用,更好地评价中药复方的质量。“谱效关系”建立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基础上,应用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化学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进  相似文献   

5.
论重视和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化学成分一般分为有效成分、辅成分和无效成分,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药理作用,研究中药的治病机理必须和其有效成分相联系,搞清单味中药的具体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其中具有药理作用的成分,可以使中药治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提高和加强,同时为复方中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存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其研究力度,以求中药临床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炒炭存性"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炭药的质量标准一直停留在“炒炭存性”的传统标准上,但何谓“存性”,则没有客观的量化标准。有人以止血作用为指标,有人以鞣质为指标,有人以相应的有效成分为指标等。这些都是因为中药化学成分复杂,难以找到一种对各类中药均有效的方法,以便从整体上反应中药炭药的内在质量。湖北中医学院毛维伦教授从事中药材“炒炭存性”炮制的研究多年,旨在建立一种既能反映中药材固有特征.又能给出稳定的中药量化评价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分析难度大等特点,如何从方法和技术上解决中药复杂体系中有效成分群筛选的研究难题,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探索的热点。中药肠吸收谱与药物谱、药效谱结合可以快速、简便地筛选、优化中药材有效成分群。目前,肠吸收多用于研究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有效吸收成分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因此,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中药成分肠吸收的模型,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为中药有效成分群筛选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中药新药的发现和临床上中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斌  张铁军  高文远  陈海霞  张家欣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特别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迅速,复方中每味中药的性能决定了一个中药复方的疗效及其范围,而其最重要的研究部分就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和纯化。本文通过药理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复方汤液的有效部位、煎煮过程及其成分的变化、有效成分组学的研究、无机元素的作用和复方的拆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并以此确定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成分群。结果:本文从治疗玉型糖尿病的方剂“白虎汤合消渴方”中识别出16 个作用于玉型糖尿病网络中12 个蛋白的化学成分,其中9 个化学成分对玉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群的候选对象。结论:本法能够用于辨识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群,揭示中药方剂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测多评的中药多成分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兔林  石上梅  蔡宝昌  刘会珍  池玉梅  周渊 《中草药》2012,43(12):2525-2529
中药成分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必须采用多成分定量和多指标质量控制,但中药化学对照品性质不稳定、货源严重紧缺和检测成本昂贵等,严重阻碍了这一模式的发展,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测多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一个对照品易得的成分实现中药多成分定量,是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系统阐述了“一测多评”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多成分定量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一测多评”法的研究思路在20多种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复方制剂中得到了验证,有望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三种中药,其有效成分含有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豁痰开窍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现代医药新技术而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纯中药滴剂。与原来的片剂相比,具有用量小、疗效好、作用突出、副作用少并可减少胃肠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普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胃病、妇科病、肾病综合征及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中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是指中药复方中与该复方临床治疗目的密切相关的所有药理活性成分。随着有效成分组概念的提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的基本原理和近几年开展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化合物群分析法,指纹图谱分析,药代动力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技术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中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药物的继承和发展,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和技术上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并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指纹图谱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珅  毛颐晴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99-700
中药复方的最大特征是整体性和复杂性。复方是一个有机的相互紧密联系的结构 ,每味药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在成分结构及其数量基础上。同一味中药在不同的处方中有不同的作用 ,作用的强度不能仅仅用量来控制 ,复方中各药不是机械的混合 ,研究过程中要保持原处方的结构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有机性[1 ] 。复方也是一个复杂体系 ,起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不一定是一种化学成分 ,而是许多化学成分的总体作用。当然 ,对于某一化学成分可能是某一特定药效作用的成分 ,但不可能是某一“证”的治疗成分。中药复方依赖这些化学成分起到有主次轻重的多靶点 ,多…  相似文献   

15.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是禾本科玉蜀黍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它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玉米全国均广泛栽培,主产北方各省,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玉米须能利尿、泄热、平肝、利胆等,不仅“入阳明胃经”,而且归肾、肝、胆经。功能利水消肿,清肝利胆。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糖尿病及哮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米须有利尿、利胆、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止血等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玉米须资源,我们对玉米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前文报道了从其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三萜和甾醇类成分,本文报道从其非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中药单、复方中原药材处方剂量庞大,每剂处方服用量常为几十克以至几百克,所以必须进行浸提,其提取方法是采用单味提取还是采用混合提取?提取精制物到纯还是采用总提取物?应根据药材性质、处方的剂型而定。如丸剂中药材可以不提取或粗提即可,但注射剂必须精提。传统中药方剂煎煮时中药材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方法,我们在采用提取方法必须注意并考虑这些合理提取方法、中成药单、复方用浸提方法制得的制剂,必须具有处方中药材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提取与精制的目的,是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将无效或有毒物质分离,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和贮存期间的稳定。提取用的溶媒一般为水与乙醇,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有时亦可用酸性水、酸性醇、碱性水或其他有机溶媒如氯仿、乙醚、苯等。选择溶媒应符合使有效成分提出率高,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以及节约等原则。中药材成分繁复,有效成分尚未完全明确。在浸提过程中,中药处方中各中药材化学成分相互反应变化如何;在浸出和精制过程中有效物质是否受到损失;提取物是否能代表原处方药效及浸出和精制方法是否理想?  相似文献   

17.
日本研究中药多糖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药化学与药理的研究工作多侧重于脂溶性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皂甙等单体成分,而对水溶性的中药多糖类有效成分重视不够。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多糖类广泛存在于许多中药材中,多糖也是人体生命必需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参与多种生命功能活动。有人预计,如同20世纪是蛋白质、肽类、氨基酸与核酸时代一样,21世纪应当是多糖生命科学的时代。这种想法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  相似文献   

18.
中药及其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对疾病的治疗,与功效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功效成分体内过程研究,结合其药理作用,可以揭示复方“增效减毒”配伍规律及“方证相应”理论,进一步加深对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药指纹图谱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指纹图谱是借助于波谱或色谱技术获得的中药(主要是植物药 )次生代谢化学成分的光谱图或色谱图。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是针对根据中医理论建立的中药方剂不仅多为复方 ,而且有效成分复杂 ,非任何单一活性成分所能表达 ,也不是多个化学成分作用的简单加合的非线性特点建立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中药复方内异止痛方主要有效成分,并预测复方有效成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靶点,初步探讨“有效成分-靶点-通路”效应模型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中药复方内异止痛方药物化学成分,根据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2个药动学参数筛选复方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将关键词“EMs形成”录入Genecard数据库(www.genecards.org)和OMIM数据库(www.omim.org)收集疾病相关基因,并将药物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利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将上述所获得的交集基因信息导入在线STRING软件(http://string-db.org)数据库中,利用插件CentiScape得出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内异止痛方中满足生物活性的候选化学成分有221个,搜集到与疾病相关基因1388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有61个。常春藤皂甙、反式性腺酸、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豆甾醇、芍药甙、丁子香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