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引起EB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肝移植受体术前常规检测EB病毒抗体IgG、IgM.术后早期常规检测EB病毒抗体变化.PCR定量测定EB病毒DNA.术后后期对怀疑感染者行上述检查。回顾性分析15例肝移植受体EB病毒抗体、EB病毒DNA检测在诊断EB病毒感染中作用.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15例肝移植受体,3倒术前EB病毒抗体阳性受体.2例分别手术后2月、6月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增高.通过PCR检测EBVDNA阳性,经及时抗病毒治疗.未出现临床症。1例因肾移植术后4年并发肝癌接受肝移植的受体,术后6月出现低热、咽痛.对症治疗.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58%.PCREBVDNA检测阳性、抗体阳性,更昔洛韦治疗有效。结论:EB病毒感染可无症状.PCREBVDNA检测可作早期诊断,及时抗病毒治疗时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使用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30例术后微嵌合监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检测的不同方法,并对其在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监测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30例接受男性供肾移植的女性受者进行检测,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测定人性别决定基因(PCR—SRY)、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测定人类自细胞抗原(HLA)-DQA分型(PCR—SSOPH—HLA—DQ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测定HLA—DR分型(PCR—SSP—HLA-DR)微嵌合体,比较其灵敏度、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及费用。结果:经稀释实验对比PCR—SRY的灵敏度高于另外2种方法;微嵌合体总阳性检出率3种方法分别为PCR—SRY63%;PCR—SSOPH—HLA—DQA56.6%;PCR—SSP-HLA—DR43.3%;所耗费用PCR-人性别决定基因(PCR—SRY)最低,PCR-SSOPH—HLA—DQA最高。结论:3种方法均可用于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的监测,接受男性供体的女性受者微嵌合体监测方法首选PCR-SRY,而男性受者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监测以选择PCR—SSP—HLA—DR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脏移植(OLTx)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两组,非排斥对照组供体、受体均为SD大鼠,各20只,排斥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各20只。受体大鼠分别于原位肝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第1、3、5、7天从尾静脉采血,经免疫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LFA-1的表达。【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呈低水平表达,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受体大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表达水平有助于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HLA配型在心脏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 (HLA)配型在心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进行供受者外周血HLA基因分型 ,采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HLA -Ⅰ类抗原分型。结果 :供受体之间HLA有 6个抗原相合 :A2 4 (9) ,Bw6 ,DR1 5(2 ) ,DRw51 ,DRw52和DQ6(1 ) ,有 5个抗原相合 :A30 (2 9) ,B54(2 2 ) ,Bw4 ,DR1 7(3)和DQ2 ,术后患者心功能正常 ,术后 1 60d无排斥反应。结论 :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ATG用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加用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疗效。方法27例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移植供体来源及病种类似,分别有同胞兄妹、无关供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供体。A组(n=12):采用经典的CsA MTX预防GVHD;B组(n=15):采用CsA MTX ATG预防GVHD。结果B组15例患者全部存活,除4例出现Ⅱ°急性GVHD(aGVHD)外,其余11例均在移植后30 d左右仅出现Ⅰ°GVHD,并很快控制。A组12例患者中,3例HLA半相合移植患者分别在移植后第7、9和10天即出现Ⅳ°超急性GVHD,另有1例无关供体患者出现Ⅲ°aGVHD,该4例患者由于重度GVHD继发肺部感染而死亡;其余8例同胞之间的移植分别出现Ⅱ°~Ⅲ°aGVHD。结论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用ATG可以有效预防GVHD的发生或减轻GVHD的严重度,明显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ATG用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加用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疗效.方法 27例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移植供体来源及病种类似,分别有同胞兄妹、无关供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供体.A组(n=12):采用经典的CsA+MTX预防GVHD;B组(n=15):采用CsA + MTX+ATG预防GVHD.结果 B组15例患者全部存活,除4例出现Ⅱ°急性GVHD(aGVHD)外,其余11例均在移植后30 d左右仅出现Ⅰ° GVHD,并很快控制.A组12例患者中,3例HLA半相合移植患者分别在移植后第7、9和10天即出现Ⅳ°超急性GVHD,另有1例无关供体患者出现Ⅲ° aGVHD,该4例患者由于重度GVHD继发肺部感染而死亡;其余8例同胞之间的移植分别出现Ⅱ°~Ⅲ°aGVHD.结论 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用ATG可以有效预防GVHD的发生或减轻GVHD的严重度,明显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和UL83基因检测对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定期随访患者外周血进行HCMV感染检测,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HCMV pp65抗原血症实验和PCR技术检测HCMV UL83基因,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准确地识别肝脏移植物的植入状态,探讨多聚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技术在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预测和诊断意义。方法建立荧光标记PCR-STR等位基因分析技术,采用单克隆磁珠提取DNA,四色荧光标记,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周内,采集供、受血液DNA作PCR-STR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5例患者供受者HLA完全嵌合表达,其中2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治疗无效死亡,另外3例未发生GVHD,顺利恢复出院,GVHD发生率40%。18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嵌合表达,其中1例发生GVHD,家属放弃治疗出院,GVHD发生率5.6%,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基于分子水平的多位点PCR-STR可以提供肝脏移植后供体植入信息,在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水平与肝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脏移植(OLTx)后外 因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两组,非排斥对照组供体、受体均为SD大鼠,各20只,排斥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各20只,受体大鼠分别于原位肝知名人士移植术前1天及及后第1、3、5、7天从尾静脉采血,经免疫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LFA-1的表达。[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呈低水平表达,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显性意义(P<0.01);受体大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水平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性意义(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LAF-1表达水平有助于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不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HLA不全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 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EO 1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3个位点不合各1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舒菲、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司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吟、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 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并达完全供者植入.出现Ⅰ度急性GVHD 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 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1例,并发真菌性肺炎2例.至今2例患者分别无病存活27个月和12个月,1例死亡.结论 HLA不全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完成的772例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肝脏移植术后GVHD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772例肝脏移植术后5例病人发生GVHD,发病率为0.65%(5/772),5例患者均在肝脏移植后2~5周出现发热、皮疹、腹泻和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均接近正常,经皮肤活检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并排除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感染。经过调整免疫抑制剂,加用IL-2受体单克隆抗体,积极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2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肝脏移植术后GVHD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积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肝脏活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H  Huang XJ  Liu KY  Xu LP  Wang H  Liu DH  Lu J  Lu D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62-3066
目的评价肝脏活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病例选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1999年2月至2004年1月所做的10例Allo—HSCT并接受肝脏活检的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15~56岁(中位34.5岁)。其中白血病8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移植方式包括非血缘骨髓移植1例,同胞全相合Allo—HSCT6例,单倍体移植1例,脐带血移植2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2例,非全身照射方案8例。移植物抗宿主病全部采用环胞菌素A加短程甲氨蝶呤加霉酚酸酯方案。移植前供受者常规接受肝功能及乙肝、丙肝病毒检测。1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活检,得到肝组织标本分别经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0例患者Allo—HSCT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为2~5个月,中位3.8个月。移植前7例患者HBV、HCV检测阳性,移植后仍阳性。移植前后3例患者HBV、HCV检测全部阴性,临床诊断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损害。10例患者在出现肝功能损害时,9例伴有不同程度慢性GVHD(cGVHD)其他表现。10例患者均根据临床诊断采用初始治疗后,肝功能改善不好。分别于Allo—HSCT后4~12个月(中位5.5个月)行肝脏活检。病理结果3例肝炎病毒阴性者为cGVHD肝损害,其余7例为肝炎病毒感染合并cGVHD肝损害。3例单纯诊断为cGVHD肝损害患者,经调整抗GVHD药物后,肝功能恢复;其余7例患者采用抗病毒及调整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结果2例肝功能恢复并存活。5例死亡,其中2例在治疗中肝功能改善不好,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3例因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死亡。结论Allo—HSCT后,对于临床诊断肝脏GVHD肝损害而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肝脏活检可起到鉴别诊断和指导进一步治疗的作用。肝炎病毒感染与GVHD肝损害合并存在者预后差。肝活检对指导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还需结合临床及病理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25单克隆抗体(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巴利昔单抗预防aGVHD,增加了造血干细胞输入剂量,观察造血重建和aGVHD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重建造血,红系恢复明显加快,无1例需要输血,无1例病人发生感染。3例均发生Ⅰ-Ⅱ度aGVHD,无严重aGVHD发生。结论: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C  Chen W  Xiao LL  Tan EX  Luo SK  Zheng D  Ye X  Li Z  Lu XL  Li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8):522-525
目的 探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确诊为有家族史的11岁DMD患儿经HLA配型,在脐血库中寻找到1份有5个位点相合的干细胞,其细胞数为移植治疗用量的2 6倍。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和兔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后进行异基因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术后给予环孢素A、泼尼松龙和骁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前列腺素E1预防肝静脉阻塞综合征,丽科伟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粒细胞刺激因子惠尔血和丙种球蛋白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定期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造血重建、血型转变和PCR STR。结果 移植后第12天外周血白细胞为0. 5×109 /L,第14天1. 0×1.09 /L,中性粒细胞数为0 .6×109 /L, 第37天停用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细胞波动在3 .34×109 /L~12 .2×109 /L;第27天血小板>20×109 /L,血红蛋白于第24天上升至88g/L,停用红细胞输注。移植后第42天患儿的血型从移植前的A型转变为AB型(移植干细胞为B型);PCR -STR检测均呈混合嵌入,供者的比例逐渐上升至55% ~65%。第38天出现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CK从6000U/L降至600~2200U/L。移植后第42天的运动功能较移植前有所改善。结论 异基因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内可恢复造血重建并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胚胎期诱导免疫耐受大鼠模型,探讨其能否取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诱导耐受组、空白对照组、照射移植组和单纯照射组,每组Wistar大鼠20只,SD大鼠20只。妊娠期SD大鼠胚胎卵黄囊内注射宿主Wistar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取成熟子代雄性大鼠作为供体,对接受致死量照射后的宿主雌性大鼠进行骨髓移植,观察移植后大鼠生存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情况,同时采用皮肤移植观察实体器官植活情况。结果:接受诱导免疫耐受供体大鼠骨髓移植的宿主鼠30 d生存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1);其病理检查未见GVHD发生,而在空白对照组,可见GVHD发生,诱导耐受组供体及宿主间皮肤移植成活率明显高于非相关鼠皮肤移植(84.6%和0%)。结论:胚胎期诱导免疫耐受可跨越HLA屏障,从而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提供良好供者。  相似文献   

16.
异种骨髓移植后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异种造血嵌合体模型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的特点及机制。方法 本研究对40余只异种造血嵌合体模型中出现的一只慢性GVHD实验兔行血常规、肝功、骨髓涂片检查,对其肝、肺、小肠、皮肤等脏器行常规病理、胶原纤维染色等检查,并同时用PCR测其外周血中供体细胞嵌合情况。结果 该实验兔外周全血细胞减少,PCR检查未发现供体细胞,骨髓轻度增生不良;病理结果显示其病变仍以皮肤为重但均较同种GVHD轻,其病变侵犯部位与同种GVHD无明显区别。结论 异种骨髓移植的慢性GVHD出现时间晚,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如同种慢性GVHD典型,病变较同种GVHD轻;其病变侵犯器官与同种GVHD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Huang XJ  Jiang Q  Chen H  Xu LP  Liu DH  Chen YH  Han W  Zhang YC  Liu KY  Lu D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6):1097-1101
目的评价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对31例Ⅰ—Ⅱ度急性GVHD(aGVHD)、慢性GVHD(cGVHD))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后(post-DLI)GVHD患者予以甲氨蝶呤5或10mg,静脉点滴,每5~7d1次,直至GVHD症状消失/缓解、判断甲氨蝶呤无效或毒副作用不能耐受。结果aGVHD组、cGVHD组和post-DLIGVH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5%和100%。皮肤型、肠道型、肝脏型、口腔型和眼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0%、71%、75%和100%。甲氨蝶呤相关的毒副作用均可耐受。本治疗可减少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结论小剂量、短期内应用甲氨蝶呤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Allo-HSCT后的Ⅰ-Ⅱ度aGVHD、cGVHD和post-DLIGVH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LA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再障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针对移植患者的干细胞回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移植过程顺利,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4d.4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皮肤急性GVHD,1例出现肠道急性GVHD,1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结论 移植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GVHD及感染、口腔黏膜炎、出血性膀胱炎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前后HLA抗体变化对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7、14、30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LA抗体,通过B超引导下肝穿刺病理检查明确有无急性排斥,观察肝移植前后HLA抗体变化对急性排斥发生的影响。结果 术前HL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56.8%)显著高于术前HLA抗体阴性组(25.9%)(P=0.001);术前HLA抗体阴性而术后转为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与术前术后HLA抗体均为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3)。结论 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可能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原因之一。患者术后HLA抗体持续阳性与急性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