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前路组(35例)和后路组(35例),其中前路组患者采用经胸腹膜外入路的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胸背部入路的后路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触觉、运动评分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后路组(t=218.60、65.37,P均<0.001);术后5周,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触觉及运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前路组均高于后路组(t=11.90、6.817、3.273、2.676,P<0.001、P<0.001、P=0.002、P=0.009);术后3个月随访,前路组患者满意18例、较为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4.29%,明显优于后路组患者的满意12例、较为满意13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71.43%(Z=-2.125,P=0.034)。结论 前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能够更好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脊柱畸形,神经恢复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骨折临床上常见,常导致脊柱严重失稳和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采用施行前路切除骨折椎体、椎管减压、在上下椎体间置入钛网融合器或者整块自体髂骨,并用前路钛板固定或附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共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并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12例.  相似文献   

3.
前路减压及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1月~1995年4月我们应用Kaneda内固定装置,作侧前方椎管减压,同时一期重建脊柱治疗胸腰段骨折,共10例,经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17~53岁。骨折按Denis分类均为爆裂B型。T1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2月住院治疗的60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30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减压法治疗,后路组采用后路减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出血量以及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结果前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598.3±46.1)m L,后路组(358.2±34.1)m L,前路组多于后路组(P0.05);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201.6±21.5)min,前路组(243.8±16.8)min,前路组多于后路组(P0.05)。两组治疗前触觉评分及运动评分均无差异(P0.05)。后路组治疗后平均触觉评分为(56.4±12.2)分、运动评分为(54.4±14.8)分,前路组则分别为(76.0±14.5)分、(76.5±18.3)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前路组优于后路组(P0.05)。前路组治疗后平均Cobb’s角(44±5)°、伤椎高度(3.8±0.5)cm,后路组(31±2)°、(2.5±0.4)cm,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前路组相比后路组治疗后更优(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疗法各有优势,前路减压法复位效果更好,可显著解除脊髓受压情况,改善触觉、运动功能以及伤椎高度、Cobb’s角,在临床上有很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常见,常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对于神经功能正常或者完全损伤者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最好,目前仍有争议。由于内固定器材的不断改进,前路减压固定融合越来越被提倡和推广。本院自2004年3月-2006年8月共应用侧前方人路减压、自体肋骨及减压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8例,经过3个月~2年的随访,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脊柱骨折(spinalfracture,SF)合并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已成为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患。据统计,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1年-1,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6....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器械 (上海浦卫公司 )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12例 ,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8~ 42岁 ,平均 2 7.8岁。伤因 :高处坠落伤 7例 ,交通伤 3例 ,重物砸伤 2例。损伤节段 :T8,91例 ,T91例 ,T12 4例 ,L13例 ,L2 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h~ 5d ,平均 15 .8h。术前Franke1分级 :A级 1例 ,B级 6例 ,C级 5例。手术前椎管狭窄率 (CT测量 )为 2 4%~ 6 7% ,平均 48.3%。X线示脊柱后凸角为 1…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以来,用脊柱支撑器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14例,其中11例合并完全或不全脊髓损伤。按脊椎的三柱稳定概念,中柱破坏不稳定者7例。用压缩法及撑开法固定各7例。据生物力学分析,压缩法更符合胸腰段固定的要求,除椎体后缘严重粉碎者外,一般应选用压缩性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伤合并胸腹脏器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此类伤84例。其中胸椎骨折(T6~T12)52例,腰椎骨折32例(L1~L4),合并胸部损伤70例,合并腹部损伤14例,合并颅脑、四肢骨盆损伤34例。脊柱固定脊髓减压手术62例,胸腔引流术22例,剖腹手术10例,开颅手术9例。结果本组生存82例,随访6~3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标准:A级36例中部分或感觉恢复10例,其余神经功能均比术前改善1~3级。延误诊断及漏诊7例(12%),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对胸腰段脊柱脊髓伤合并胸腹脏器伤的患者应全面仔细地体检及X线或CT检查。救治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胸腹伤,同时避免加重脊柱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0.
重视胸腰段骨折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增长和人口老年化问题,脊柱骨折的问题日益严重。在胸段与腰段骨折中临床上有意划分出胸腰段骨折来,这是有其解剖上的特点的。胸腰段是指T11~L2这一节段。如果把胸廓看成是相对固定的话,那么胸腰段就是胸与腰的接合部。T11和T12的肋骨,可以看成是大而长的横突,实际上参与了腰部的活动。胸腰段也是脊髓圆锥的终止处,因此,合并脊髓损伤就不足为奇。据Aebi等统计,在1445例胸椎与腰椎骨折中胸腰段占了62.4%(901例),其中T12和L1又占了44.8%(648例)。可见胸腰段骨折在脊柱骨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入路在解除脊髓受压、恢复脊髓稳定性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法,对照组60例采用后路手术入路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且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但是观察组的术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角、伤椎高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脊柱稳定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自1985年1月至2002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53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及24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573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93例无神经损伤者,术后功能良好;新鲜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275例中,240例有1~3级恢复;107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2例全瘫患者,仅5例感觉有部分恢复。248例随访中,26例全瘫患者仅4例部分浅感觉恢复,204例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全部患者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有4例出现断钉,但无临床症状。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手术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和时限。方法 晚期脊髓损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56例,由受伤至本次手术的时间为0.5~31年,平均3.6年。脊柱骨折部位:颈4~胸1为19例,胸2~胸9为9例,胸11~胸2为28例。瘫痪程度:完全瘫痪46例,不全瘫10例。所有患者均行脊髓前路减压术,脊柱失稳者同时行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完全去除脊髓腹侧压迫,恢复椎管直径。随访20d~6个月(平均30d),53例(有效率94.6%)获得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改善,表现为肢体痉挛减轻、泌汗功能改善、根性疼痛减轻、感觉平面下移、肌力增加、肛周感觉部分恢复以及排尿功能改善。结论 ①脊髓前路减压能准确、彻底地解除脊髓腹侧之压迫,改善晚期脊髓损伤包括全瘫患者同一平面神经根和脊髓长束的功能。脊髓、神经受压时间长短在临床上只具有相对意义,不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②晚期前路减压的手术指征应放宽,凡影像学检查证实脊髓腹侧存在压迫和(或)严重后突畸形者均应彻底减压。③减压时应注意保持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必要时内固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1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Kaneda内固定术,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临床疗效。认为:此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截瘫是有效的,但影响疗效的因素有:(1)原发性脊髓损伤程度是影响减压效果的决定因素;(3)减压是否充分,彻底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苏稼 《人民军医》1997,40(10):587-588
近十多年来,随着对脊柱脊髓损伤病理机制、损伤机制认识的提高,以及检测仪器和骨科治疗器械的发展,对该病治疗的研究不断地深入。现对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内固定器械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简述如下。1治疗方法的选择1.1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不论是完全截瘫还是不完全截瘫,在病人一般状况许可的情况下,手术越早越好。因为手术减压能解除脊髓的外来压迫,早期减压可减轻脊髓的损伤程度,同时手术可明确脊髓损伤和坏死的程度,对预后提供参考。手术配合内固定治疗使脊柱获得可靠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的恢复和护理康复治疗的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前、后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 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前路以及后路内固定方法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前路内固定治疗后,其Cobb角明显少于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同时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前路以及后路内固定可进行治疗,而前路内固定的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轿车已在大中城市家庭化,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伤急剧增多,胸腰椎脊柱脊髓创伤已成为骨科的常见损伤。虽然近年来救治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救治,使患者的脊髓功能得到最大的保留或恢复,仍是脊柱外科医师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Kaneda装置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aneda装置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廖俊星周良安陈之白自1993年3月~1995年6月我科共进行了6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前入路Kaneda[1]重建术,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资料随访,总结手术治疗经验,并就脊柱前路手术在骨折治疗上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