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工频电磁场对T、B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工频电磁场对人体T、B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25名长期工作在30万伏特高压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与15名正常对照者T和B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接触组T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为(3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51.7±10.6)%,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触组与对照组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长期工作在超高压环境中,机体T淋巴细胞凋亡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人群,而B淋巴细胞凋亡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淋巴细胞、CD4+ -T 细胞(CD4+)、CD8+-T细胞(CD8+)、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绝对值及百分比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锌与免疫     
锌缺乏可以影响淋巴器官的生长发育,使胸腺素的水平及活力下降,通过影响核苷磷酸化酶、核糖核酸还原酶、PKC等锌依赖酶活力而影响T、B淋巴细胞的增殖,缺锌使IL-2的产生及T淋巴细胞对IL-2反应降低,使淋巴细胞IL-2高度亲合受体表达降低。锌参与某些锌指结构,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起调控作用。锌可使NK细胞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可抑制单核细胞吞噬、游走、杀真菌活力。锌过量可破坏机体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改变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等,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CD4+/CD8+、γδ T细胞化疗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亚群的T淋巴细胞具有各自的潜在功能,它们在外周血中的数量和比例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T淋巴细胞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参与细胞免疫,而且对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也起着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调节作用.按TCR的种类,可以将T细胞分为αβ T细胞和γδ T细胞.αβ T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部分,γδ T细胞功能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肿瘤的抑制有关[1,2],认为它可识别非已MHC及MHC Ⅰ类抗原相关分子,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如IL-2,4,5、GM-CSF、IFN-γ等,发挥抗肿瘤作用[3].测定肿瘤患者γδ T细胞化疗前后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价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可分为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两种主要亚群,其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机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T淋巴细胞各亚群相互作用、协调,维持机体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时,各亚群就会发生变化.现就HIV/AIDS确证病例与检测T淋巴细胞的医院就诊病人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检测,探讨机体免疫状态在肝癌发生及家族聚集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3年3月以配对方法选取广西肝癌高发区的33个肝癌高发家族及59个无癌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成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的频数表达,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无癌家族相比,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分层分析发现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肝癌患者、HBsAg阳性的家族成员的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均低于对照组,而未患肝癌的高发家族成员和HBsAg阴性的高发家族成员的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也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促进肝癌的发生并呈家庭聚集,这些变化在肝癌发生前已存在,可能为遗传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铝对体外培养人T、B淋巴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作用,采用体外短期培养方法,观察铝对人T、B淋巴细胞生长密度和合成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力(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T、B淋巴细胞经过体外铝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呈反比例关系。结果提示:铝对人T、B淋巴细胞的生长及合成分泌TNFα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平均年龄30.9岁、专业工龄9年的煤化工工人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免疫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SCE 与 MN 试验存在一致性,接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环境中存在对人体细胞遗传物质有不良影响的污染物,对人机体细胞可能存在致突变危险;淋巴细胞绝对数、Et 花环率、T 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率、B 细胞数、IgA、总补体活性接触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相对数、DARR 花环率、IgG、IgM 接触组虽也都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些提示该作业工人 T、B 免疫系统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有无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57例痛风患者和57例体检对照组的流式抗凝血,采用外周血和荧光标记抗体共同孵育的方法,使用BD 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3~+、CD19~+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结果痛风组中NK细胞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CD3~+T、CD4~+T淋巴细胞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D3~+T、CD4~+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在评估痛风患者免疫功能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说,免疫功能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有关细胞及其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这些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及其相关的组织和器官构成了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主要是指淋巴细胞,按其功能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其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最主要的两类,均有特异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采用实验资料的不同,或是研究结果统计学方法的不同,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等是否有影响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线性统计学方法表明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既有阳性结果又有阴性结果,而采用非线性统计学方法则表明电磁辐射对T淋巴细胞及Th1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产生了不利影响,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对机体细胞免疫有影响而对体液免疫无明显作用,此结果对电磁辐射作用机制和辐射防护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对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20例患者采移植前及移植后2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109/L外周静脉血3~5mL,分离出T、B淋巴细胞,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前患者机体的淋巴细胞各亚群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及后续治疗尤其联合化疗密切相关。T、B细胞各亚群均于移植后2周降低至较低水平,随后逐渐升高。其中B细胞在移植后9个月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随后至18个月内基本平稳。T细胞亚群恢复稍慢,于18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其中CD8+T细胞分别在1个月至3个月时较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后逐渐下降,在12个月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至18个月时基本平稳。CD4+T细胞恢复迟于CD8+T细胞。结论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即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于移植后12~18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其中植后B细胞较先恢复,T细胞亚群恢复稍慢。提示大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于移植后12~18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这与临床实践经验基本相符:造血干细胞移植约1年后机体发生严重感染的几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福建水华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建省水华微囊藻毒素对机体免疫细胞的损害.[方法]无菌取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C-LR染毒剂量均为0、1、5、10 μg/ml,观察MC-L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MC-LR染毒24、48和72 h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5、10 μg/ml剂量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下降;5、10 μg/ml剂量组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下降.染毒48 h,各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5、10 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染毒72 h,1、5、10 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福建省水华微囊藻毒素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损伤特异性免疫功能;还可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损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CMV感染的5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儿确诊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在确诊时(治疗前)、治疗6周左右(治疗中)、规范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 05),但不同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NK细胞及B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加用匹多莫德可明显提升CD8+T淋巴细胞,可能会改善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但对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异物等侵入人体能引起机体反应,T淋巴细胞的反应也很明显。铅侵入人体能否引起T淋巴细胞反应?对某厂铅中毒,铅吸收者T淋巴细胞的检测,得到肯定结果。一、检测对象及方法 1.测定组:某厂炼铅工人30例,全为男性,平均年龄33.4岁(25~52岁),平均为13.83年(2—29年)。 2.对照组:为某工具厂工人30例。男16人,女14人,平均年龄38.63岁(19~49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与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和65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采用外周血和荧光标记抗体共同孵育的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CD19+B淋巴细胞、NK细胞的分布频率。结果 65例NS患者中的CD3+、CD8+T淋巴细胞频率显著高于65例健康者(P 0. 05),NK细胞频率显著低于健康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D3+、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在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持续较长高温对人体伤害的早期研究多为流行病学观察,致病机理研究较少.目前,高温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内分泌影响、尤其免疫功能影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研究高温特殊环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解决高温环境下工作、训练或者军人的机体防护问题及机体创伤后的救治工作.本研究通过长期高温环境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探索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肠弯曲菌(camplobacter jejuni,CJ)亚单位脂质体佐剂疫苗免疫新西兰兔后诱导T、B细胞活化情况。方法:应用FACS、MTF法分别对CJ疫苗免疫新西兰兔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的百分比及脾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观察。结果:CJ疫苗免疫新西兰兔后外周血中CD4^+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升高,CD8^+细胞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脾淋巴细胞对PHA、SPA、特异性抗原(CJAg)均有明显的反应性。结论:CJ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淋巴细胞的活化,提示CJ疫苗可引起机体免疫细胞的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19.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在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当T或B淋巴细胞的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受到刺激及其他协同刺激信号刺激细胞之后,Ca^2+可内流进入淋巴细胞,引起瞬时性或长时性的细胞内Ca^2+浓度升高。Ca^2+信号又可对T、B淋巴细胞产生不同的瞬时、长时效应。多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与Ca。’内流障碍有关。本文就a^2 +对T、B淋巴细胞的作用以及Ca^2+与某些免疫缺陷疾病性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镉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免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镉对人体T、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活能力的影响,以明确镉的免疫毒性机制。方法采用尼龙纤维分离法分离T、B淋巴细胞,将分离的T、B淋巴细胞密度调整为2×106/ml,分为低、中、高浓度镉组(Cd,0.05,0.50,5.00 mmol/L)和对照组,在CO2培养箱中37℃培养12,24,48 h,用MTT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观察淋巴细胞存活能力。结果镉致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TT试验的吸光度(A)值明显下降。培养至48 h时,低、中和高浓度镉组的T淋巴细胞MTT试验的吸光度(A)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52%和85%。这些效应均呈剂量-反应关系。各浓度组镉均能直接抑制T、B淋巴细胞的存活率,使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培养至48 h时,低、中和高浓度镉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4%,64%,98%,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9%,39%,80%。结论镉对体外培养人体T、B淋巴细胞的增殖、存活能力均能产生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