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高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Miles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共发生伤口感染9例,尿路感染5例,腹腔感染4例,吻合口瘘3例,伤口裂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23%;观察组发生伤口感染3例,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伤口裂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95.74%比76.74%,P<0.01;72.34%比46.51%,P<0.05)。结论高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微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6%(P0.05)。结论与开腹术相比,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患者所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在手术治疗结核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结核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试验组患者在关闭腹腔时在手术的创面和切口下方放置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对照组患者不放置并常规关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例数、胃肠道恢复情况,在术后3~6个月内二次手术造瘘还纳时评估腹腔粘连程度、发生率及羟脯氨酸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在腹痛症状、术后肠道运动功能恢复、进食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例数、粘连分级、粘连发生率、羟脯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能有效防止术后腹腔粘连,大大降低结核性肠梗阻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给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腹痛程度、手术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与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腹部疼痛感,术后并发症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粘连性肠梗阻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6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开腹手术,观察组则予以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中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情况、生存质量评价情况及术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及术后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肠梗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应激等方面的生存质量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术后四方面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提升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以发生率以及再发肠梗阻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时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6例,对照组140例,分剐给予腹腔内化疗和静脉化疗,比较2组术后水电解质平衡、出血、伤口愈合情况,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粘连性或炎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2组术后水电解质平衡、出血、伤口愈合情况,吻夸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炎性或粘连性肠梗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同期腹腔积液发生率、腹腔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同期生存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能有效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阑尾炎(包括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94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阑尾切除术,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2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及腹腔脓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能有效缩短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关凯林 《临床医学》2015,35(2):11-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率分别是8.33%vs 27.1%,95.83%vs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肠梗阻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肠梗阻手术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肠梗阻手术病例88例,随机分成FTS组52例(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及对照组36例(传统方案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体重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住院时间。结果 88例肠梗阻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恶心咽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体质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可有效促进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穿孔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肠胃动力恢复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可减少患者出血、促进肠胃动力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用于腹部多脏器性损伤的临床诊治中对创伤程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腹部多脏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剖腹探查术进行诊治,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术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患者的创伤程度、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1 h,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1.00%(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应用在腹部多脏器性损伤诊治中,能够减小创伤程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9—2017-01某院医治的12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两组,各62例,对照组开腹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对比组间手术情况及并发症、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7.08±19.21)min、术中出血量(68.73±6.67)m 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1±0.3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32±1.63)h、切口长度(3.66±0.76)cm、住院时间(5.63±0.62)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有效率8.06%,对照组为22.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6.45%,对照组为22.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2.03±1.14)分优于对照组(4.12±0.21)分(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具优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术后疼痛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81-3482
将急诊收治的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剖腹探查。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检查结果、手术观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手术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P<0.05)。腹腔镜探查应用于普外科急诊,手术检查结果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实时监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在2012年2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95例腹腔脓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后外科剖腹探查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动态实时监测辅助腹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d内的出血、胆漏、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术后14d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术后14d的血清TNF-α水平都显著低于术前1d与术后1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d血清TNF-α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动态实时监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腔脓肿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粘连性肠梗阻2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手术成功14例,成功率70%.6例由于腹腔广泛严重粘连而中转剖腹行粘连松解及小肠折叠术,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平均住院5d,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辅助下,粘连性肠梗阻实施微创治疗不仅可以及时明确诊断,而且镜下决定开腹手术最佳位置,选择最小切口,采取最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围术期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法,将7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术后SAS评分、SDS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37.4±5.2)分、SDS评分为(36.9±6.3)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2.3±5.5)分、SDS评分为(50.2±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脓肿及2例粘连性肠梗阻,总并发症7例(15.56%),对照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4例腹腔感染及脓肿,1例出血及3例粘连性肠梗阻,总并发症11例(3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能够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及康复的信心,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设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观察组出现2例并发症,其中1例为胆漏、1例腹腔出血,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胆漏、2例腹腔出血、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86%,P<0.05。结论: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军 《临床医学》2020,40(7):33-3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及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在阳谷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术后进食、住院等时间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即时、术后3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程度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