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撕脱性损伤是牙外伤中预后较差的一种,目前对于恒牙撕脱性损伤的治疗一般采用牙再植术,再植时根面牙周组织活性对其预后至关重要。临床调查显示,撕脱性损伤牙再植多为延期再植,离体牙根面牙周膜在干燥状态下脱水坏死是导致术后病理性牙根吸收的主要原因。国际牙外伤协会建议在延期再植时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再植牙的牙周愈合再生,减少病理性吸收,延长再植牙使用寿命。文章结合2020版国际牙外伤协会撕脱性损伤牙治疗指南对现有促进撕脱性损伤牙延期再植后牙周愈合相关研究做一综述,包括根面处理、药物及干细胞治疗在牙再植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昕  张词  龚怡 《北京口腔医学》2011,19(3):175-177
牙撕脱性损伤是指在外力的突然作用下,牙齿完全脱出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髓同时损伤,牙槽窝变得空虚或伴有牙槽突的骨折。对牙撕脱性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案是将撕脱牙即刻再植入牙槽窝,以保持附着在牙根表面牙周组织的活性。根面处理是指用药物浸泡或覆盖牙根表面,  相似文献   

3.
牙再植术是牙撕脱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主要并发症为牙髓坏死和牙根吸收。牙撕脱的临床治疗涉及到牙髓病学、牙周治疗学、创伤外科、正畸与美学等多个学科,总体疗效较差。近年来,一些相应的辅助治疗方法,在提高患牙再植成功率和预防其术后并发症方面显示了较为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再植牙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观察再植后牙根吸收出现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06 年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注册的系统病历中,观察期≥6 个月的全脱位牙再植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及再植牙信息.应用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cox regressio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病历39 份,涉及再植牙50 颗.牙周膜愈合的发生率为18%,牙根吸收发生率为82%,替代性吸收是最常见的牙周组织预后形式(64%).牙根发育情况和保存方式与牙周组织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牙根发育情况、牙髓治疗时机可以影响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P<0.05).结论:替代性吸收是再植牙最常见的牙周组织预后形式.再植牙牙根发育情况和保存方式与牙周组织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牙根发育情况、牙髓治疗时机可以影响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数据来源:检索Ovid Medline、CochraneLibrary、PubMed和ISI Web of Science4个数据库。纳入标准:纳入有关人类恒牙外伤治疗的研究。出版语言限制为英语。  相似文献   

6.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一种立体三维网状结构的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它能够调节炎症,促进组织愈合。并且能够缓慢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大量文献报道PRF可以促进口腔软硬组织的愈合,但尚未将其应用于临床牙再植的治疗中。本文联合自体PRF颗粒对1例撕脱2 h且干燥保存的离体牙进行延迟再植、复位固定及后续牙髓治疗。随访1年,脱位牙恢复良好,达到牙周膜性愈合,没有出现牙根吸收,且牙槽骨高度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与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牙骨质撕脱是牙骨质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逐渐脱离牙根表面,通常撕脱片会促使局部牙周组织快速破坏,最终导致牙齿的咬合疼痛和牙齿松动。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和指征均不典型,对牙骨质撕脱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判,是临床医生的极大挑战。本综述从牙骨质撕脱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与组织学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且全面的信息,提高对牙骨质撕脱的认识和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尽可能保留天然牙。  相似文献   

9.
年轻恒牙挫入性损伤是预后最差的牙外伤类型之一,常导致牙齿缺失,影响患儿的美观及健康.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观察再萌出、正畸牵引复位和外科复位3种;临床上应根据患牙的牙根发育情况及挫入程度,参考患儿及家长意愿,选择单独或结合使用上述3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牙槽骨边缘性吸收、根管闭塞等.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创正畸牵引复位无自发萌出能力的外伤挫入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年轻恒牙外伤挫入的患者8例,年龄7~ 11岁,共11颗上颌切牙,其中9颗重度挫入、2颗中度挫入。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自发萌出能力后,采用如下微创正畸牵引方式复位:(1)"2 × 4"镍钛弓丝技术:单颗牙中度挫入,邻牙萌出3/4以上;(2)活动基托牵引:重度根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3)活动基托牵引联合"2 × 4"镍钛弓丝技术:重度唇向或腭向挫入,邻牙萌出不足1/2或伴脱位性损伤。观察治疗后患牙萌出状况、牙根吸收、边缘骨缺损和(或)牙髓变化情况。 结果(1)患牙萌出状况:所有挫入牙均复位;(2)牙根吸收情况:4颗牙出现轻微根吸收,2颗牙牵引前出现根尖部和根中段侧方低密度影,治疗完成时低密度影消退,余牙均无牙根吸收;(3)边缘骨缺损情况:除2颗牙外均无边缘骨缺损;(4)牙髓活力状况:3颗牙齿发育Nolla 10期的挫入牙,牵引前即行牙髓摘除术,4颗牵引中行牙髓摘除术,4颗牙髓活力正常,其中1颗根管钙化。 结论无萌出潜力的挫入年轻恒牙可根据其挫入方向及邻牙萌出程度和受伤情况,分别选择"2 × 4"镍钛弓丝技术、活动基托牵引技术或活动基托联合"2 × 4"镍钛弓丝牵引技术,及时进行微创牵引,可有效复位挫入牙,避免牙根吸收,减少边缘骨缺损,并可能保存活髓,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羟基磷灰石用于三叉神经撕脱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神经孔骨化、封闭,减少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术后复发,运用周围支撕脱术加颗粒型羟基磷灰石填塞神经孔的方法对36例原发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27例患者进行了2~8年的追踪观察。证明该方法的术后无痛期为54个月。2年内复发率为14.8%。该方法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的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的基础上,采用局部骨碎块填塞神经孔治疗32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第Ⅱ支17例,第Ⅲ支10例,第Ⅱ、Ⅲ支5例,均为单侧病变.结果:本组术后随访观察最长6年,最短5个月,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有效率87.5%.术后患者撕脱神经所支配区域的面部遗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麻木,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进撕脱术是一种治疗老年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核心家系中先证者和父母的牙槽骨吸收状况、冠根比和牙根形态异常,探讨牙根形态异常和剩余牙槽骨的关系及牙根形态的遗传度.方法 19个AgP核心家系,先证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3.6岁,父母38人(父亲19人,母亲19人),平均年龄51.0岁.根据全口根尖片测量剩余牙槽骨占根长的百分比,评价牙根形态异常牙数,测量冠高、根长和冠根比,分别计算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前磨牙锥形根的遗传度.结果 先证者及父母全口牙齿平均剩余牙槽骨百分比分别为(58.9±4.3)%和(62.3±3.7)%;牙根形态异常牙的剩余牙槽骨骨量为(67.5±22.2)%,非牙根形态异常牙剩余牙槽骨百分比为(73.1±1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前磨牙锥形根在核心家系中的遗传度分别为30.3%、46.8%和40.1%.结论 核心家系成员中牙根形态异常牙剩余牙槽骨量少于非牙根形态异常牙;牙根形态异常、冠根比和双尖牙锥形根有遗传倾向,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36 例脱位牙再植的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牙脱位后再植术是指将因受外伤打击或外科手术时意外损伤,造成牙体牙根完整、完全脱出牙槽窝,无明显牙槽骨骨折的牙,重新植入原来牙槽窝内的一种手术方法。笔者对1992~2000年本科136例脱位再植牙,就再植的术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及固定方法,固定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36颗再植牙,包括外伤脱落、错拔的牙及个别埋伏牙拔除后重新再植等。男性56名,104颗再植牙,其中上前牙73颗,下前牙31颗,女性患者20名,32颗再植牙,其中上前牙24颗,下前牙8颗。年龄最小6岁,最大45岁。儿童青少年108例约占80%。牙脱位时间最短20min,最…  相似文献   

15.
数据来源:检索Ovid 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ISI Web of Science4个数据库。纳入标准:纳入有关恒前牙再植、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牙周愈合的研究。出版语言限制为英语。数据提取和合成: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应用Q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  相似文献   

16.
正畸矫治力的作用时间对牙移动和牙槽骨改建的速度有直接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该文就持续力和间歇力对牙移动速度、牙周膜牙槽骨改建和牙体应力反应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选择合适的正畸加力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有效控制牙移动,缩短正畸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年轻恒牙嵌入性脱位的X线片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牙复位、牙根发育和牙根吸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3月发生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病例,分析其X线片,了解患牙复位、牙根发育及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所有患牙基本复位,牙根继续发育占66.7%,发生替代性吸收占25%;嵌入程度较轻的患牙利于牙髓存活(P=0.008);自然再萌的患牙可减少替代性吸收(P=0.005);牙髓存活的患牙牙根可发育,且无替代性吸收(P<0.001)。结论: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牙髓可存活,且牙根可继续发育。牙髓存活的患牙利于牙根发育、减少替代性吸收。重度嵌入的年轻恒牙可有萌出潜力。  相似文献   

18.
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年轻恒牙脱出性损伤后牙髓组织的预后,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且资料完整、观察期≥6个月的157例(238颗牙)年轻恒牙外伤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性别及年龄、外伤类型、外伤牙位、牙根发育情况、外伤后就诊时间、是否接受急诊处理以及牙髓组织预后类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牙髓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病历共157份,外伤牙238颗,其中38颗(16.0%)出现牙髓坏死,5颗(2.1%)出现髓腔钙化,牙髓存活195颗(81.9%).挫入移位牙髓坏死发生率最高(66.7%).牙根发育情况和外伤类型与牙髓组织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牙齿脱出性损伤中,挫人移位最易发生牙髓坏死.牙根发育情况和外伤类型与脱出性损伤牙齿的牙髓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狗脱位牙再植后牙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只Beagle犬的第二切牙拔除,干燥放置60 min,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A组为再植前根面及牙槽窝涂布PRP,7d后行根管充填术;B组为涂布PRP,未行根管充填术;C组为未涂布PRP,7 d后行根管充填术;D组为未涂布PRP,未行根管充填术.12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分别计算每颗牙的正常牙周膜指数(正常牙周膜位点的百分率)和3种吸收指数(3种吸收位点的百分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 2组各种吸收指数和正常牙周膜指数差异不明显;B组替代性吸收发生率较D组明显减低,正常牙周膜率则比D组明显增高.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局部应用PRP可减少非根管治疗再植牙替代性吸收的发生,并可促进其牙周组织的正常愈合.  相似文献   

20.
上颌窦径路上颌神经撕脱术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上颌窦径路进行三叉神经第二支撕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上颌窦径路在翼腭窝内圆孔外口行上颌神经撕脱术12例,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均治愈,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上颌窦径路上颌神经撕脱术创伤小,是治疗上颌神经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