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雯  应静 《海峡药学》2004,16(6):141-143
目的提示临床医师更加重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方法收集了1998年-200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所报道的不良反应130例。结果共有8种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其中头孢拉定发生率最高占28.46%,其中头孢哌酮占22.31%,74例,女56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1岁。结论发挥临床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合理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0年3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头孢菌素类药物ADR自发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ADR报告145例.男女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31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品种、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以及严重ADR与新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致ADR发生于男性(62.77%)多于女性(37.23%),且多发生在1 d10岁的儿童(22.94%)与≥61岁的老年(32.47%)群体;231例抗菌药物致ADR中涉及12个类别、44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37.23%),其次是青霉素类(22.51%)与喹诺酮类(20.78%);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96.10%)为首;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9.70%),引起最多ADR的单种药物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6.45%)。结论:抗菌药物致ADR发生涉及品种多、范围广,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范,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114例儿童使用头孢菌素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使用头孢菌素的安全性,探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湖北省呈报的儿童使用头孢菌素所致ADR报告,统计分析患儿用药情况、ADR类型、临床表现等。结果:头孢茵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头孢类药品的使用须引起临床上的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青  张涛  孙静波  曹守冬  李维 《中国药房》2011,(16):1490-1491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致家族性过敏反应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9月-2010年9月急诊发生的14例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对其中2例家族性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并检索分析1994-2010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相关文献。结果:头孢菌素类致ADR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不一。2例家族性过敏反应可能与药物剂量、剂型、年龄、肾功能状态、免疫反应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医师在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临床应坚持合理用药,做好预防突发药物过敏抢救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闫启光 《安徽医药》2013,34(8):1220-1222
目的分析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提示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当谨慎,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方法采用回顾调查统计法对3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涉及不良反应的8种药物中,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排第一、二位。人体的9个系统受ADR的影响,变态反应发生的比例最高。结论应注意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兰永杰  郝庆华 《中国药业》2008,17(16):59-59
目的促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2005—2007年青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5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住院患者2367例,分析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发生不良反应48例,发生率为2.03%,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42例),各药物、性别和各年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业务及素质培养,大力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收集到的221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1例抗菌药物ADR中,静脉给药ADR发生率高于口服。ADR发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喹诺酮类,59例(26.7%);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在不同品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起ADR的例数最多为34例(15.4%),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莫西沙星,分别为21例(9.5%)和18例(8.1%)。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22例(49.2%);其次为消化系统,36例(14.5%)。严重ADR 46例,主要是青霉素类,16例(34.8%)。结论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该院2005─2015年上报的52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分别从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涉及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男性37例(71.15%)、女性15例(28.85%);18~6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最高;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肉损伤和全身性损伤;主要累及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附件和神经系统;77.55%的患者于停药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应监测、减少ADR的发生,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陈慧 《中国药房》2015,(5):634-635
目的: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1-6月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50份,采用Excel软件对其中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份病历中,共有89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导致ADR。其中,7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例数最多,有31例(34.83%)。涉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最多,其中头孢替安引起ADR例数最多,占33.71%;其次是头孢唑肟钠和头孢曲松钠,分别占21.35%、16.85%。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7例,占29.03%。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以及一定的滥用情况,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至2013年呈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ADR报告431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级及转归情况、关联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1例ADR中,患者男251例(58.24%),女180例(41.76%);ADR多发生于年龄1 d至10岁儿童和61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涉及抗菌药物共12类别和58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为首(38.05%),其次为青霉素类(22.51%)和喹诺酮类(19.26%);给药剂型以粉针剂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比例最高(95.36%);最常见的ADR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7.96%);引起ADR最多的单种药物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9.74%)。结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其ADR的监测,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总结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7年7月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316例患者,我院药剂科结合用药情况分析,因这类联合用药的治疗手段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研究所得数据总结经验.结果:316例患者联合用药后,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联合用药前.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衰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等.联合用药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明显提升,从联合用药前的8.2%提升为19.9%,其他类型不良反应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总结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联合用药不当,占比高达56.3%,药物使用方法错误其次,占比为24.1%,此外还有用药过量等其他因素.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取代青霉素类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抗菌、抑菌效果明显,在诊治过程中常常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这使得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在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否适当,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是否准确无误,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建清 《海峡药学》2013,(11):202-203
选取我院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倒,医护人员对每位患者发生的不良症状以及用药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明确患者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经临床分析表明,患者在用药前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用药时,要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且熟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给类其他药物的配伍情况,合理搭配药物,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开展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50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相关数据开展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0例不良反应报告都属于注射剂造成,总计涉及药品10种,主要为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原患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为25例,占比50.0%.结论:临床应强化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升对该类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视度,有效防止、缩小不良反应,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17):2361-236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21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中,≥61岁患者发生ADR最多,占23.14%;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80.99%;涉及10类抗菌药物,共26种药,以头孢菌素类居多(占53.72%),其次为青霉素类(占11.57%);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7.37%。结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及自身状况,结合皮试和药敏试验,加强ADR监测等,是减少ADR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ADR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常州妇幼保健院收集并上报的390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对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ADR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0例ADR报告共涉及9类30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引起ADR最多(265例,占66.92%);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ADR最常见(362例,占92.82%);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243例,占51.70%)。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有关。结论:应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严格操作,加强ADR监测和预警,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诊治的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70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患者不同年龄段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各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特点和原因,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06年1月—2015年4月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408份抗菌药物致ADRs报表,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s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08份ADRs报表中,共涉及抗菌药物物37种,居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共13种222例;ADRs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为323例占79.26%;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损害为26例占6.37%;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s最常见为388例占95.10%;绝大多数ADRs转归较好为407例,99.75%。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静脉用药,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减少ADRs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记录研究对象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并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器官-系统以及不同给药方式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3例患者出现变态反应(66.0%),有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16.0%),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有9例(18.0%)。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第一、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明显更多。本次研究中仅有3例患者为口服用药,其余均为静脉滴注给药。结论在临床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应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合适的药物品种,并在患者用药前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理变化,一旦发现可疑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近几年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归纳总结出了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引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