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23例,延期手术组22例。两组病人术中平均血性腹水量分别为700ml和1100ml(p〈0.05);术中平均胰腺坏死率分别为16.75%和52.51%(P〈0.05);术后死亡率分别为4.35%和31.82%(P〈0.05)。结论 有手术指征时及早手术是降低SAP手术死亡率的关  相似文献   

2.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作者对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抑制胰液分泌的作用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1992年2月至1995年11月,作者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21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12)及生长抑素治疗组(n=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于发病24小时内开始应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点滴,6mg/d,连续5~7天。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于第2、3、4天胃肠减压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淀粉酶也较对照组下降迅速。治疗组发生各种并发症12人次,对照组17人次(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时间15.6±4.8天,对照组为21.5±7.6天(P=0.02)。作者认为生长抑素是一种较好的胰液及胰酶分泌抑制剂,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初期开始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缩短临床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型胰腺炎脂质过氧化物,SOD代谢变化及中西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测定治疗前、后重型胰腺炎病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红细胞内SOD代谢变化。结果表明:急性重型胰腺炎病人血浆LPO明显高于轻症病人(P〈0.01),轻症病人高于健康人(P〈0.05),而红细胞内SOD的变化与之相反(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重症病人血浆LPO,提高红细胞SOD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重症生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 对1985年1月至1997年5月间收治的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导致肠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手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肠瘘25例,25例结肠瘘均发生于术后28天,有胰外感染的较无感染的发生率高(P〈0.01);晚期(两周后)手术较早期(两周内)手术发生率高(P〈0.05),经后  相似文献   

5.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GP)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ASGP的手术时机与并发平及死亡情况。结果 SGPⅠ级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的并发症率分别为54.54%和10.00%(P〈0.05),病死率分别为2727%和0(P〈0.05)。SGPⅡ级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并发平率为84.62%和41.67%(P〈0.05),病死率为53.85%和25.00%(P〉0.05)。结论 SGPⅠ级  相似文献   

6.
作者为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在狗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17只比格(Bea-gle)狗,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5)、胰腺炎组(n=6)、治疗组(n=6)。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动物制成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治疗组动物在模型复制后5min,3h分别静脉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BN52021(5mg/kg)。用温氏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血小板聚集法测定血清及胰腺组织中PAF的含量。结果显示: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复制成功后30min,胰腺炎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即上升到基础值的200±44.7%,8h高达466.7±111.6%。8h时与对照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胰腺炎组血中PAF含量在30min时即开始上升,8h达最高11.81±0.78ng/ml,在30min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即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而1h之后与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胰腺组织中PAF含量,胰腺炎组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作者认为PAF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F拮抗剂有希望成为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148例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2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 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组)148例,西医治疗组(西医组)142例,分别观察其疗效、副作用。结果:中西组治疗有效 率85.1%,西医组治疗有效率为73.2%(P<0.05);副作用中西组36.4%,西区组为73.2%(P<0.05)。结论:中西结 合治疗重病狼疮性肾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复发病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基本病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胰腺炎复发(复发组)及61例初发胰腺炎(对照组)病人的基本病因、B超、CT和ERCP检查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其病因。结果:复发组病人胆石症发病率为6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P<0.01);对照组发病原因不明者达50.8%,显著高于复发组(P<0.01)。复发组病人中放射痛、腹肌紧张和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48.2%、21.4%和1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超检查发现,复发组胰腺回声粗强者达35.7%,胰管扩张者达1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胆囊炎、胆结石和胆总管扩张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CT示复发组胰腺假性囊肿、肿大、坏死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ERCP示复发组胆总管结石、扩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主胰管结石、扩张、狭窄及乳头部病变发生率也明显增多。结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疾病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病因。其他还有一部分病人是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9.
扶正抑癌汤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汤在大肠癌术后后续巩固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采用扶正抑癌汤加化疗治疗(治疗组),与31例单纯化疗(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患者体力状况好于对照组(P<0.01),中位生存时间(31.4月)长于对照组(18.0月,P<0.01);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21.05%)低于对照组(48.3%,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改善(P<0.05或P<0.01)。结论:扶正抑癌汤配合化疗在大肠癌术后巩固治疗中,其免疫调节、抑癌抗复发、延长生存期等作用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测定治疗前、后重型胰腺炎病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及红细胞内SOD代谢变化。结果表明:急性重型胰腺炎病人血浆LPO明显高于轻症病人(P<0.01),轻症病人高于健康人(P<0.05),而红细胞内SOD的变化与之相反(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重症病人血浆LPO,提高红细胞SOD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加用大承气汤,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研究组10例,对照组25例患者保守治疗后因结石嵌顿、黄疸加深、胆管炎加重等原因行紧急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腹水吸收时间、住院天数上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间紧急手术病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手术率,且应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经验。方法 对12年间收治的2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A组)10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B组)140例。A组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B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两组的西医疗法完全相同。两组的手术治疗主要指征为胆源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A组10例,B组6例)。结果 B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A,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5.00%和12.86%(P<0.01),病死率分别为27.00%和8.57%(P<0.01),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0.00%和4.29%(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比较,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方法 :LN患者 6 0例随机分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西组 ) 30例 ,在西医治疗同时配合以狼疮方为基本方的中医辨证加减治疗 ;西医对照组 (西医组 ) 30例 ,单纯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 ,复发率显著低于西医组 (90 %vs80 % ,13 .3 %vs 40 .0 % ,P <0 .0 5 ) ;中西组较西医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显著优越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4例,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8%,显著优于对照组81.8%(P<0.05),而且药物的副作用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肾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总疗效、症状改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1);各种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UAER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改善肾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人全部按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规治疗,出现局部并发症75例。随机分组进行了开放性手术(37例)或微创清创引流术(38例),并比较开放性手术与微创清创引流患者的病死率、手术次数、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死亡率相比,微创引流组患者死亡率(2.6%)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8%)(P0.05);手术次数两组相比,微创组穿刺引流次数(3.33±0.58)多于开放手术组(2.52±0.8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相比微创组有增加趋势[(53.3±37.6)d,(44.5±28.5)d],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两组相比微创组(37 661.36±21 732.00)元显著低于常规开放手术组(54 423.83±45 263.06)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更有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全疗程中西医结合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 6 4例 ,中西医结合组 3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 30例 ,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临床指标改变。结果 :(1)西医组显效率 2 0 .0 % ,总有效率 6 3.3% ;中西医组显效率 5 2 .9% ,总有效率 88.2 % ,明显高于西医组 ;(2 )与西医组相比 ,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代谢明显改善 ;(3)中西医组较西医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 β2 -微球蛋白的降低程度明显增加。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防治肾移植排异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防治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81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观察和分析两组急性排异反应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方法、血和尿IL -6水平等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率、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血和尿IL - 6水平等方面均较西医治疗组有显著的降低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防治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中具有可降低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率、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发症、减少治疗费用等优点。其机制可能与合并中药的使用能更好地降低机体IL - 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激素副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观察激素的副作用。方法 :将 6 9例首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中西组 ) 35例 ,西医治疗组 (西医组 ) 34例 ,分别观察其疗效、激素副作用及 2年内复发率。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有效率 91.4% ,西医组治疗有效率 76 .5 % (P <0 .0 5 )副作用中西医组 2 2 .9% ,西医组 5 0 .0 % (P <0 .0 5 ) ,完全缓解者 2年内复发率中西组 19.2 % ,西医组 45 .0 % (P <0 .0 5 )。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副作用少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