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随着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的发展和应用,测定外周抗凝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血小板参数的方法快速简便,为临床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肝病患者(包括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2mL,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和MPV。结果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PLT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PV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PLT稍低于对照组,MPV基本正常。结论通过监测PLT和MPV,对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及患者出血倾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指标。其中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在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在常规工作中检测指标的变化、并对白血病患者的BPC及MPV观察,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琳 《职业与健康》2002,18(2):144-145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与妊高征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SEACH2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分别测定妊高征68例、正常晚期妊娠40例、正常非孕对照组35例MPV、血小板计数(BPC)。结果 妊高征组MPV明显升高,BPC下降(P<0.01)。重症妊高征与轻、中度比较MPV明显升高,BPC下降(P<0.01)。结论 血小板功能与体积关系密切,MPV升高与妊高征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动态监测MPV、BPC的变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D-D、VWF使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E-2100测定。结果:糖尿病病人组与对照组比较D-D、VWF、MPV、PDW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LT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D与VWF升高,但二者并不呈正相关;MPV、PDW增高说明DM患者有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PLT、MPV、PCT和PDM)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血小板参数测定用拜耳ADVIA70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FPG测定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糖尿病组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组的MPV、PDW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而PLT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检测,并且便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性病变,从而对糖尿病血管性病变的监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血液分析仪中血小板分析技术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血液分析仪中的血小板检测技术及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两参数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外周微循环白色微血栓形成时PLT、MPV、PDW、PCT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100人,肾病综合征无白色微血栓组(Ⅰ组)71人,肾病综合征合并白色微血栓组(Ⅱ组)29人。用CoulterJT-IR型血液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CT。结果Ⅱ组PLT、MPV、PDW、PC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Ⅰ组PLT、PDW、PC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MPV明显减小。Ⅱ组PLT较工组明显减少,MPV、PDW明显增加。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白色微血栓时,PLT增加,MPV增大。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的不断提高,血小板参数如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测定已经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MPV、PCT、PDW等检测特别是MPV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与血小板计数有同样重要的意义[1].某些癌症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反应性的增多,我们对96例病史完整的住院胃癌患者的血小板(PLT)及上述3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参数,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8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以及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组的PLT、MPV、PWD。结果发现乙肝肝硬化患者PLT、MPV显著降低,PDW显著升高(P〈0.01和P〈0.05)。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其PLT、MPV、PWD亦有明显差异(P〈0.01),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F-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2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与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积分法)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LT、MP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DW升高(P<0.05),肝硬化A级组PLT,B级、C级组PLT、MPV显著降低,B级、C级组PDW显著升高。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肝功能损害可能是血小板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来,很多从事医用检验工作的同志不断来信来人反映,进口医用检验仪器出现故障以后,不知到何处维修。为此,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提供以下信息。问:贵处负责维修何种进口检验仪器?答:我所生化分析仪器有:荷兰 ISP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 Gemstar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Backman—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210尿液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器有:各种型号瑞士 AVL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相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Gen’s-Ⅱ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0例CHD患者(其中心绞痛组(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以及3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两组不同类型CHD患者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与PLT呈负相关,PDW与MPV呈正相关。结论监测CHD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对CHD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15-15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探讨其数值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50例(AMI组),分别检测入院时的RDW、PLT、MPV、PDW,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DW、PLT、MPV、PDW的检测。结果 AMI组的RDW、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RDW、MPV、PDW水平为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MPV、PDW水平升高与AMI发病有关,监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对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与原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建忠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5):68-68,53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本文重点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PLT及MPV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妇女血小板(PLT)计数及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正常孕妇(40例)、GT妇女及其新生JD(32例)、对照组(正常非孕妇女40例)的血液标本进行PLT计数及MPV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GT妇女随着孕周的增加PLT计数呈进行性下降,并低于正常孕妇组,并明显低于对照组;MPV偏高于正常孕妇组,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GT组孕妇在整个孕期过程中虽然属于自限性的变化,但PLT减少仍然存在出血的可能性。因此,随时观察GT组PLT及MPV的变化,对孕妇及其胎儿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杭州地区部分人群血小板各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到12月在我院体检的30425例人员资料,运用美国Ba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按性别、不同年龄段、季节进行分组,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不同年龄段、季节对血小板各参数影响明显。男性PLT、MPV、PCT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PDW则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PLT、MPV、PCT水平逐渐减少,PDW逐渐增加,男性MPV无明显变化,女性MPV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相同年龄段男女PLT、MPV、PCT、PDW存在显著性差异。PLT、MPV、PCT、PDW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与春季作为比较,PLT秋冬两季结果明显增高,MPV秋季明显减少,PDW夏秋冬三季结果明显减少,PCT冬季结果明显增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杭州地区血小板各参数受性别、年龄、季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62P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川崎病患者血小板活表面活性标记糖蛋白CD61、CD62P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的参数进行测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血小板CD61、CD62P、PLT和MPV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相比,血小板CD61、CD62P水平增高(P<0.01或P<0.05);血小板CD61、CD62P与MPV、PLT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1);CD61、CD62P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参与了川崎病的病理过程,而且CD61和CD62P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5-534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1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所有窒息新生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轻、重度窒息组间急性期MPV及PDW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窒息组PLT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t=2.506,P<0.05);单器官损害组和多器官损害组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PLT、MPV及PDW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急性期PLT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但新生儿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应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