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联合应用钕:钇(Nd:YAG)激光和二氧化碳(CO_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的优点。方法:应用国产Nd:YAG激光-CO_2激光切除23例颅内脑膜瘤,其中位于幕上者16例,后颅窝7例。肿瘤直径3~12cm,其中直径>8cm的巨大肿瘤8例。所用Nd:YAG激光功率10~45W,平均25W;CO_2激光功率10~60W,平均45W。结果:19例全切,全切率82.5%,无一例死亡。手术安全快捷,出血明显减少,去除肿瘤较彻底,术后反应轻,忧于常规手术切除。结论:联合应用Nd:YAG激光-CO_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效果满意,是目前最佳的激光手术刀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联合应用钕:钇(Nd:YAG)激光和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的优点。方法:应用国产Nd:YAG激光-CO2激光切除23例颅内脑膜瘤,其中位于幕上16例,后颅窝7例。肿瘤直径3~12cm,其中直径>8cm的巨大肿瘤8例。所用Nd:YAG激光功率10~45W,平均25W;CO2激光功率10~60W,平均45W。结果:19例全切,全切率82.5%.无一例死亡。手术安全快捷,出血明显减少.去除肿瘤较彻底.术后反应轻,优于常规手术切除。结论:联合应用Nd:YAG激光-CO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效果满意.是目前最佳的激光手术刀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将CO_2、Ar及Nd:YAG激光器耦联于手术显微镜,吻合大鼠颈总动脉152条(平均直径0.92±0.07mm).观察153d.进行了通畅率、动脉瘤率和狭窄率的统计.并作了血锌测定,血管耐压试验及光镜和电镜的分析研究.对激光吻合血管的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将CO2、Ar及Nd:YAG激光器耦联于手术显微镜,吻合大鼠颈总动脉152条(平均直径0.92±0.07mm),观察153d,进行了通畅率、动脉瘤率和狭窄率的统计,并作了血锌测定,血管耐压试验及光镜和电镜的分析研究,对激光吻合血管的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接触式Nd:YAG激光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室内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膜瘤213例,其中脑室内脑膜瘤13例,占6.1%.采用接触式Nd:YAG激光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Nd:YAG激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35例激光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其中脑膜瘤13例,胶质瘤6例,动静脉畸形5例,听神经瘤4例,垂体腺瘤3例,脑干肿瘤、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各1例。所用激光能量10~40W,平均25W。结果提示:Nd:YAG 激光对富于血管的肿瘤,特别是脑膜瘤治疗效果最好,对切除脊髓髓内肿瘤以及脑干肿瘤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颅骨模型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两种不同注册方式对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Robot of Stereotactic Assistant,ROSA)精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颅骨模型,在骨性标记组(骨性标记点注册方式)和激光组(激光注册方式),分别进行20次模拟电极植入手术,观察微电极记录针尖端与设计靶点之间的偏差距离范围。结果骨性标记组,20次实验平均注册误差为0.41 mm(最大0.51 mm,最小0.30 mm),平均时间为3 min 15 s,每次注册完成后,执行手术计划微电极尖端均可成功达到直径1 mm空心螺丝钉内圈范围内。通过激光注册方式,20次实验平均花费时间为17 min 22 s,7次记录针尖端可指向直径1 mm空心螺丝钉内圈范围,13次只能满足指向直径1.6 mm空心螺丝钉内圈。结论 ROSA系统精准度高,骨性标记点注册方式比激光注册方式更精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颅底显微外科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有关Wills环前部的显微解剖资料。方法:在放大6~25倍显微镜下对20例成人尸体大脑半球的Willis环前部血管及穿支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结果:大脑前动脉第一段起始处直径(2.53±0.61)mm,长(15.03±2.75)mm,发出(11.93±2.79)支直径(0.27±0.12)mm的穿支;20例前交通动脉共37支,1支的占40%、2支以上的占60%,直径(1.29±0.58)mm,长(3.09±1.22)mm,发出(4.20±1.60)支直径(0.36±0.15)mm的穿支;Heubner回返动脉共有47支,起始处直径(0.79±0.22)mm,长(25.28±8.04)mm,发出(6.23±2.76)支直径(0.63±0.12)mm的穿支。结论:熟练掌握Willis环前部的显微解剖、保护好各穿支血管是在Willis环前部动脉瘤和鞍区肿瘤显微手术中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激光修复脑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光对脑神经再生情况的影响,探讨激光吻合脑神经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10只家猫的动眼神经在颅内段切断后,以二氧化碳(CO_2)激光1.5W,光斑长0.5cm,宽0.3mm原位吻合修复,术后进行瞳孔功能、神经纤维直径、通过率等指标的观察。结果:14周后术侧瞳孔对光反射功能恢复良好,神经组织学观察轴突再生情况良好,神经纤维通过率达83.47%,未见有害情况。结论:CO_2激光可作为修复脑神经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0.
背景:新型钴铬合金为一种不含镍和铍等有害成分的齿科合金材料,但关于其激光焊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分析新型钴铬合金的激光焊接参数,优选激光焊接电压条件。 方法:铸造0.5 mm×6 mm×30 mm的新型钴铬合金试件60个,将试件分成6组。1组作为对照组;5组试件从中间断开,进行激光焊接,光斑直径设定为0.6 mm,脉冲持续时间10 ms,电压分别为220,250,280,310,340 V,焊后进行拉伸强度测试,记录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结果与结论: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拉伸强度随电压升高而增加。延伸率在电压低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增加;高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降低。电压为280 V时,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为(679.94±46.87) MPa,延伸率为(5.91±0.38)%。提示电压280 V,脉冲持续时间10 ms,光斑直径0.6 mm条件下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1.
1对象与方法①材料制作:穿刺锥采用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的不锈钢原料,经过切、削、磨制作而成。成品(图1)由套管和锥芯组成,套管长120 mm,直径5 mm,套管有一侧槽,侧槽宽度2.4 mm,仅能容许分流管(直径2.5 mm)从侧槽内取出;锥芯直径3 mm,与手柄一体,套管与锥芯通过卡套连接,使用时滑动卡套,锥芯可顺利拔出。②病例资料:齐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1例颅脑手术中采用了激光技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用湖北襄樊市激光设备厂生产的JGQ-Ⅰ型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器。该机输出波长为10.6微米,输出功率为100瓦,刀头输出功率为50~60瓦之间,刀头输出聚焦光斑直径为0.2mm,焦距长度为5m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髓神经过敏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采用脉冲Nd:YAG激光联合光敏黏结剂,对照组单独采用光敏黏结剂分别对牙髓神经过敏症患牙进行治疗,观察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即刻疗效93.64%,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光与光敏黏结剂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神经过敏症具有较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功率电凝热灼对正常猴运动区皮层所造成的形态学改变 ;探讨激光热灼猴运动区皮层青霉素致痫后的形态学改变。为治疗功能区癫痫寻求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分两组 :每组为三只恒河猴。在电凝热灼组 :分别用 8、10、12三种输出功率 ,每间隔 5mm左右热灼一次正常猴的中央前回皮层 ,每次热灼时间 1~ 2秒。在激光热灼组 ,首先建立青霉素局限性致痫模型猴 3只 ,再激光热灼 2只 ,另 1只为对照。应用光源直径为 0 .1nm ,波长为 10 6 4nm的Nd -YAG激光 ,将输出功率设置为 4W ,每间隔 5mm左右垂直照射一次致痫区 ,每次照射 2~ 3秒。将上述两种方法热灼后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电凝热灼仅损伤脑浅表皮层结构 ,深部组织结构未见异常。激光照射可使浅表皮层断裂 ,深部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两种方法在皮层的损伤宽度、深度上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均未见猴的行为学异常和MRI异常。结论 适当的电凝热灼和激光照射猴脑的功能区皮层 ,可起到与MST一样的治疗功能区癫痫的效果 ,上述两种方法安全可靠 ,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压迫型前庭阵发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方法共收集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64例,分为非椎基底动脉压迫型组(对照组)32例和椎基底动脉压迫型组(观察组)32例,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判断64例患者的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及其压迫类型,并对两组间NVCC压迫点至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的最短距离、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双侧椎动脉间血管直径变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观察组NVCC压迫点距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距离为(6.26±2.02)mm明显小于对照组(8.17±1.98)mm(t=-3.872,P=0.000,P0.01);而观察组椎动脉血管直径(3.53±0.42)mm与对照组(3.44±0.31)mm无明显差异(t=0.962,P=0.340,P0.05);两组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观察组(3.74±0.41)mm与对照组(3.65±0.29)mm间亦无统计学意义(t=0.992,P=0.326,P0.05);而观察组的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变异度(1.09±0.31)mm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35)mm(t=3.330,P=0.001,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压迫型VP患者NVCC压迫点距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距离较近且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变异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头孢噻肟钠与罗红霉素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A中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分别在头孢噻肟钠实验条件下(培养基VIIpH6.5,灭菌缓冲液pH6.0,温度:35℃,培养16h)和罗红霉素试验条件下(培养基IIpH7.8,灭菌缓冲液pH7.8,温度35℃,培养16h)做两药单用和联用高低浓度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试验,测得抑菌圈直径。结果在头孢噻肟钠试验条件下测得低浓度罗红霉素、头孢噻肟钠、两药联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10.03mm、19.66mm、19.53mm;高浓度分别为12.19mm、22.52mm、22.02mm。头孢噻肟钠单用和两药联用低浓度抑菌圈直径间无显著差异;高浓度抑菌圈直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联用的抑菌圈面积去除同条件下罗红霉素的抑菌圈面积后与头孢噻肟钠抑菌圈面积相比较,高低浓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罗红霉素试验条件下,头孢噻肟钠高低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几乎均无抑菌圈,无法测量。低浓度罗红霉素、两药联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分别为13.13mm、12.60mm;高浓度分别为14.97mm、14.66mm。罗红霉素单用与两药联用高低浓度抑菌圈直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孢噻肟钠与罗红霉素两药联用体外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呈拮抗作用,两药不宜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CTA)对Galen's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变异进行研究,评估其对松果体区病变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检查结果正常的头颅3D-CTA影像学资料,对Galen's静脉(GV)、大脑内静脉(ICV)、基底静脉(BV)、枕内静脉(IOV)、小脑中央前静脉(PCV)进行测量;并对GV与直窦的夹角,两侧ICV之间的形状,BV、IOV、PCV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GV直径为(4.70±1.50)mm,长度为(10.30±4.20)mm;ICV直径为(2.56±0.37)mm,长度(35.10±2.90)mm;BV直径为(2.20±0.20)mm,长度(35.30±6.50)mm;IOV直径为(1.64±0.50)mm,长度(12.30±5.50)mm;PCV直径为(1.40±0.30)mm,长度(5.80±2.50)mm。GV与直窦夹角可分为锐角(95%)和钝角(5%),平均夹角(75.20±10.50)o。两侧ICV之间的形状可分为菱形(60%)、发夹形(35%)和平行形(5%);BV可分别汇入GV(80%)和ICV(20%);IOV可分别汇入GV(80%)、ICV(10%)和BV(10%)。结论Galen's静脉系统解剖变异很大。术前应用三维CTA明确Galen's静脉的解剖变异,以及与病变的位置关系,对松果体区病变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癫痫病人进行增强CT扫描可发现直径<20mm的孤立的囊虫性肉芽肿。增大的活的囊虫性囊肿很容易识别,而肉芽肿作为囊肿的非活动形式,随着囊虫的死亡逐渐退化。作者报道91例CT显示直径<20mm孤立的囊虫性肉芽肿病人,7例(7.7%)经CT随访发现其直径扩大,其中例(3.3%)直径扩大超过50%,但仍<20mm,4例(4.4%)直径>20mm。依组织病理学确诊3例,对丙硫咪唑治疗的反应3例,自行吸收1例。CT上发现囊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科2004-09~2007-05 46例使用切割球囊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冠心病病人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36~72岁,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心绞痛38例,合并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靶病变入选标准:真性分叉处病变,主支直径狭窄≥70%,分支开口直径狭窄≥80%,且狭窄边支冠脉内径2.0~3.0mm.排除标准:(1)靶血管直径<2mm;(2)弥漫性病变(长度>25mm);(3)近端血管过度迂曲;(4)病变成角≥45°;(5)血栓及血管严重扭曲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以预测术后穿支静脉回流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共93例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包括51例脑静脉窦狭窄合并颅内高压和42例源于脑静脉窦狭窄的搏动性耳鸣),63例直接行脑血管造影术测量横窦和乙状窦直径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支架,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狭窄侧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以明确穿支静脉回流情况,回流缓慢者选择较脑静脉窦直径小1~2 mm的支架。结果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100%(93/93)。63例根据脑血管造影术测量的横窦和乙状窦直径而选择支架患者中45例选择9 mm×40 mm支架、15例选择8 mm×40 mm支架、3例选择7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8.67±0.68)mm;术后11例(17.46%)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余30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而选择支架的患者中3例选择8 mm×40 mm支架、11例选择7 mm×40 mm支架、16例选择6 mm×40 mm支架,支架平均直径(7.57±0.67)mm;术后仅1例(3.33%)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两组患者选择的支架直径(t=15.632,P=0.001)和术后穿支静脉闭塞发生率(校正χ2=60.06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后穿支静脉闭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有效预测穿支静脉闭塞的可能性,并为选择适宜直径的支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