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后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口服葡萄糖后30、60、120和180min各采集静脉血10mL,测定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浆胰岛素(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GLP-1(7~36,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OGTT中各时间点血糖、血浆胰岛素和GLP-1(7~36)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在OGTT过程中各时间点(空腹,餐后30、60、120和180 min)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20min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于60min达峰值,对照组胰岛素水平于30min达峰值,糖尿病组胰岛素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口服葡萄糖后180min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组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各时间点的GLP-1水平及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后GLP-1(7~36)水平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空腹胰岛素分泌水平将其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7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HbA1c、胰岛素释放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空腹血糖、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研究B组空腹胰岛素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胰岛素、HOMA-β高于研究B组,HbA1c低于研究B组(P 0.05);研究A组、B组空腹时、30 min、6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8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12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B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A组空腹时、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胰岛素释放水平均高于研究B组(P 0.05)。结论 HbA1c检测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可进一步分析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可指导2型糖尿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糖、胰岛素分泌变化。方法:来自住院的5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71例对照,进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运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敏感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心肌梗死组糖尿病患病率(46.2%)明显增多(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237.19±162.35比415.52±272.64)明显降低(P<0.05)。服糖后60min血糖[(12.55±4.58)mmol/L],120min血糖[(12.18±5.50)mmol/L],180min血糖[(9.13±4.65)mmol/L]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空腹胰岛素[(14.85±10.60)mU/L],服糖后30min胰岛素[(54.32±42.33)mU/L],60min胰岛素[(76.36±49.30)mU/L]分泌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糖、胰岛素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58例和B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6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 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C-P)及餐后2 h C-P(C-P 2 h)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下降(P0.05),空腹血清C-P、C-P 2 h均升高(P0.05);治疗6个月A组空腹血清C-P、C-P 2 h升高较B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与B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疗效相当,但前者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能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恒 《吉林医学》2011,32(13):2553-255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第一时相真胰岛素(TI)分泌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早期功能缺陷。方法:以口服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B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28例)及健康人群对照(A组,25例)为研究对象,放免法测定各组空腹及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后2 min、4 min、6 min、10 min血糖(PG)和血清真胰岛素(TI)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急性胰岛素反应指数△TI、第一时相单位血糖真胰岛素增值△TI/PG及第一时相真胰岛素递增倍数N。结果:①空腹真胰岛素TI0B组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OMA-β三组间呈递减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三组间呈递增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I、△TI/PG、N三组间呈递减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B组间(P<0.05),AC、BC间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功能较正常人群已有损害但程度较轻。②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仍可保持较高分泌;精氨酸刺激试验不引起血糖波动过大,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黄家鹏  陈慧 《中外医疗》2013,(23):109-110
目的探究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患者皮下注射1次/d,并在餐前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周,治疗中采用动态血监测仪监测患者血糖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分别为(13.0±1.2)mmol/L,(16.8±2.1)mmol/L,(61.7±5.6)kg;对照组分别为(13.2±1.2)mmol/L,(17.1±2.1)mmol/L,(61.9±5.6)k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分别(7.4±1.1)mmol/L,(10.1±1.6)mmol/L(63.3±6.2)kg,15.0%;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9.3±1.4)mmol/L,(12.1±2.1)mmol/L,(65.9±7.4)kg,31.7%。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的效果要比预混胰岛素的效果要好,接受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幅度小,治疗安全性高,治疗中患者1次以上低血糖发生率低,因此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清白蛋白(GA)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丙二醛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2 h PG、GA显著低于对照组[(5.4±0.7)mmol/L比(6.5±0.9)mmol/L,(8.2±1.4)mmol/L比(10.7±2.1)mmol/L,(20.9±4.8)mmol/L比(23.1±3.6)mmol/L,P<0.05或P<0.01],FIN显著高于对照组[(6.4±1.9)m U/L比(5.3±1.1)m U/L,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1.87±0.47)比(1.54±0.31),(0.19±0.07)比(0.24±0.1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5±0.8)mmol/L比(3.1±1.3)mmol/L,P<0.05或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CSII强化治疗,能快速控制患者血糖,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 均在20~200μg/min,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 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7.01mmol/L,餐后2h血糖< 10mmol/L.随机分成2 组,A组为治疗组(3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mg/d,B 组为对照组(3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 、餐后血糖( PBG) 、尿微量白蛋白(ALB)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等.结论 依那普利能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采用无针注射器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2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无针注射器组(A组)和胰岛素笔组(B组),各31例,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每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注射部位出现红肿、药物残留等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7 d后空腹血糖、果糖胺、空腹胰岛素(FINS)、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OGTT试验各时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每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后,A组VAS评分、低血糖和残留药物发生率低于B组,但红点发生率高于B组。治疗第7天,A组空腹血糖、果糖胺和C肽水平低于B组,FINS水平高于B组;A组OGTT试验各时点血糖及空腹、服糖后30 min、60 min、90 min的C肽水平均低于B组,FINS、服糖后30 min、60 min、90 min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B组,而120 min胰岛素水平低于B组,血糖的曲线下面积(AUC)、C肽的AUC小于B组,胰岛素的AUC大于B组(均P<0.05)。结论与采用胰岛素笔相比,初诊T2DM患者采用INJEX30无针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1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罗格列酮(4 mg/d)12周,B组予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IL-1β、IL-6、TNF-水平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根据HOMA Model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空腹血糖、胰岛索抵抗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A组患者空腹血糖较B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罗格列酮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同时,降低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耳针对动物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兔耳缘静脉入葡萄糖观察耳针家兔相当于人体耳穴胰点部位后,动物糖耐量的变化及胰岛素分泌的反应。结果耳针组血糖值在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则呈现与血糖相反应变化,并且两组间血糖面积,总胰岛素分泌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异,提示:耳针具有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弋于 《广西医学》2003,25(9):1593-159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糖耐量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对绝经后妇女 (B组 ) 2 7例及对照组 (A组 ) 1 4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测定其空腹、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及胰岛素值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IA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并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与A组相比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明显增高 (P <0 0 0 1 ) ,IAI显著低下(P <0 0 0 1 ) ,HOMA IR明显增高 (P <0 0 0 1 )。结论 :绝经后妇女存在糖耐量减退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套管针采血对胰岛素和C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60名受试者前、后分别用套管针直接、弃血2ml后和常规方法同时静脉穿刺采血,分别抽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75g)后30、60、120、180min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胰岛素和C肽浓度。结果:①套管针直接采血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肽浓度与空腹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糖负荷后各时相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糖负荷后胰岛素对数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C肽对数值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②套管针采血时先弃血2ml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胰岛素及C肽对数值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套管针封管后再采血对胰岛素和C肽测定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病人诊治存在一定影响;而弃血2ml后采血对其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INS)和C肽(CP)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非糖尿病者5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采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同步INS释放及CP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DM组肥胖者1h INS低于对照组(P<0.05),余INS及CP应答在两组肥胖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肥胖型DM患者空腹及糖负荷后1h、2hINS及1h、2h、3hCP均减少(P<0.05~P<0.01)。DM组及对照组内肥胖者各时点INS及CP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P<0.01),但肥胖者ISI显著低于非肥胖者(P<0.01)。结论: 肥胖老年人2型DM者INS水平虽然不低,但胰岛素抵抗(IR)显著。非肥胖老年人2型DM者主要是INS释放受损,但IR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方法选择HD患者106例(HD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者115例(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早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AUCI30-120/AUCG30-12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BG/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HD组患者FBG、FINS和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FBG水平显著高于HD组(P<0.05),FINS水平显著低于HD组(P<0.05),但2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 30、60、120、180 min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120、180 min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 min时血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120、180 min时血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组HOMA-β和AUCI30-120/AUCG30-120和ISI均高于T2DM组(P<0.05);HD组FBG/FINS低于T2DM组(P<0.05),HD组△I30/△G30、HOMA-IR和HIR与T2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患者存在明显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以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及餐后高血糖为主。  相似文献   

16.
赵伟河  田永红 《中原医刊》2006,33(10):14-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30d,治疗前后观察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与口服药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可以更好的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芭尔糖和其主要成分赤藓糖醇对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各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葡萄糖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葡萄糖2mg/g,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2mg/g;2)淀粉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仅给予淀粉2mg/g.比较各时间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3)餐后胰岛素水平测定实验:芭尔糖组给予芭尔糖2mg/g+淀粉2mg/g,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给予淀粉2mg/g,测定灌胃后1h血胰岛素水平.结果 赤藓糖醇组与葡萄糖组比较,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餐后0.5h的血糖较对照组都有明显下降.赤藓糖醇组与淀粉组比较,正常小鼠餐后0.5h血糖和糖尿病小鼠餐后1h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赤藓糖醇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较淀粉组明显下降.与淀粉组比较,芭尔糖组和赤藓糖醇组对昆明小鼠和KKay小鼠餐后1h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芭尔糖及其主要组分不升高餐后血糖,甚至降低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OSAHS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并对OSAHS患者进行CPAP治疗3个月,治疗后再次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结果1OSAHS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CPAP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浆胰岛素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CPAP治疗能显著提高OSAH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杨小华  韩晓骏  严冲 《右江医学》2012,40(3):323-326
目的观察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疗效,初步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80例糖尿病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降糖药组和胰岛素治疗组,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组口服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口服降糖药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示胰岛素对改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