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粘蛋白MUC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粘蛋白MUC1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0 例大肠腺瘤和 60 例大肠癌中 MUC1 的表达。结果 20例大肠腺瘤及60例大肠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 10%、46.7%(P = 0.013);大肠癌中 MUC1 粘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 =0.006),在低分化大肠癌中表达强,并与浸润深度 (P =0.004)、淋巴结转移(P =0.01)、Dukes分期 (P = 0.033)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唐山市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大肠癌组织75例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3%(52/75),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P <0.01)。大肠癌组织Survivin 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 >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 <0.01,P <0.05)。结论: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评估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价值;Survivin可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P-gp的表达情况,对其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大肠癌患者中,P-gp阳性表达率为43.75%(35/80).P-gp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60岁者P-g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60岁以下者(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P-gp的表达率较高,并且与年龄相关,临床检测P-gp对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IAP家族新成员Survivin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关系及与P53、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2过氧化物酶(SP)法分别检测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黏膜中Survivin蛋白及大肠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P<0.01),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与肠壁关系、Duck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P53表达阳性与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呈显著相关(P<0.005);Bcl-2表达阳性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无显著相关性(P>0.9).结论 Survivin蛋白在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使它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增加,国内外对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可能的基因展开了大量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的突变、重排有关。BRAF基因是甲状腺癌研究相对热门基因之一,在甲状腺癌特别是乳头状癌中检出率极高。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测定BRAF基因不仅可以指导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同时在疾病治疗方案制订、预后评估等应用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是目前临床较认可的甲状腺癌高效风险预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ASSF1A和TIP30在大肠癌的发生、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正常组织、大肠癌组织和大肠癌旁组织中RASSF1A和TIP30蛋白表达.综合分析它们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ASSF1A和TIP30的相关性.结果 在大肠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RASSF1A阳性率分别为90%、72%、16%,TIP30阳性率分别是95%、70%、13%,在大肠癌中RASSF1A和TIP3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P< 0.05).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ASSF1A和TIP30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92,P<0.05).结论 RASSF1A和TIP30与大肠癌的发生、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有关,可能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对大肠癌患者早期诊断,评价恶性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瘦素和p-mTOR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瘦素、p-mTOR 在40 例正常大肠黏膜,40 例大肠腺瘤性息肉和108 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瘦素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40),27.5%(11/40),71.3%(77/10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OR 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1/40),20%(8/40),61.1%(66/10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与p-mTOR 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部位无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瘦素与p-mTOR 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与p-mTOR 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相互协同作用,二者可能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余月华  王琴  郑红英  冯珊珊  翟惠虹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22-1024,I0003
目的 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技术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1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DC25B的表达.结果 CDC25B在在正常大肠、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53.33%和76.00%,与大肠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25B的表达与血清CEA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血清CA-199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C25B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瘤到大肠癌的转变过程;CDC25B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有关,表明CDC25B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在大肠癌的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率为65%,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无关;与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阳性表达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与阴性表达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结论NF-κBp65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MMP-9、Syndecan-1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Syndecan-l,E-cadherin及MMP-9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大肠癌及18例对照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yndecan-1,E-cadherin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1.Syndecan-l、E-cadhe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61.54%,明显低于止常大肠粘膜上皮(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MMP-9蛋白往人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86.54%,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上皮(11.1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yndecan-1,E-cadherin及删P-9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火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yndecan-I和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和~IP-9蛋白的过度激活,可能参与了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过程,联合检测Syndecan-I,E-cadherin和MMP-9,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及对大肠癌转移潜能、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BRA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锯齿状通路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轻-中度不典型增生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3例)和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RAF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BRAF蛋白在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 结论 BRAF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RAF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的诊断方面可能是比较好的协助诊断分型、判断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2.
抑癌基因WWOX 和FH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WWOX和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WWOX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且这种表达状态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部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WWOX和FHIT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常见脆性位点对DNA损伤的易感性相一致有关.结论:WWOX和FHIT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并可能联合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蒋尧  傅仲学  吴星烨 《重庆医学》2011,40(32):3276-3277,3279,333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1(PRDX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远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3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远处正常组织中PRDX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随机抽取8例标本采用蛋白质印迹的方法进行验证;将PRDX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RDX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在结直肠癌远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5.63%,5/32)与结直肠癌组织中(65.63%,2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的验证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PRDX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然而PRDX1蛋白的表达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RDX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进展,检测其表达情况在结直肠癌的诊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喆  赵梅梅  姚俊涛 《疑难病杂志》2013,(8):606-609,F0003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石蜡切片中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无淋巴结转移分别为45.5%、40.9%,有淋巴结转移分别为83.3%、77.8%(P<0.05);与腺癌分化程度的关系:高分化分别为11.1%、22.2%,中分化分别为50.0%、62.5%,低分化分别为81.8%、90.9%(P<0.05);与TNM分期的关系:Ⅰ~Ⅱ期分别为40.9%、36.7%,Ⅲ~Ⅳ期分别为88.8%、83.3%(P<0.05)。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在不同性别、年龄、浸润深度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蛋白酶D在腺癌阳性表达率50.0%,其他类型阳性表达率91.7%(P<0.05);P-选择素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P-选择素可以作为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指标,两者同时检测,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预测作用,并可判断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泛素(FAT10)、中期因子(M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FAT10和MK的表达,并观察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幂:FAT10在77.8%的结直肠癌中表达,仅在16.7%的癌旁组织中表达(P〈0.005);MK在80.6%的结直肠癌中表达,仅在11.1%的癌旁组织中表达(P〈0.005);FAT10和MK的表达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组织分级、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P〉0.05);FAT10与MK呈正相关(P〈0.005)。结论:FAT10和M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呈显著性高表达,协同作用了癌的发展过程,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Notch1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非肿瘤性组织PTEN和Notch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58.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1),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Notch1的阳性率为45.0%,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6.7%(P<0.05),且在分化程度、Dukes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与Notch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与Notch1的表达失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对PTEN和Notch1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为早期发现和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EZH2基因在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癌旁肠壁组织(距肿瘤5 cm以上)作为对照组,50例结直肠癌组织作为实验组,用RT-PCR技术分析EZH2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EZH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2%(6/5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4%(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5,P<0.05);(2)属Dukes A、B期的9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52.94%(9/17),属Dukes C、D期的33例全部为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100%(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5,P<0.005);(3)无淋巴结转移的24例中有17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83%(17/24);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中25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6.15%(25/2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9,P在0.05-0.025之间<0.05)。结论 EZH2基因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肿瘤的转移机制以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提示EZH2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个数据集中结直肠组织的Rho GTP酶活化蛋白44(Rho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44,ARHGAP44)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及癌症和肿瘤基因表达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集汇总结直肠癌相关数据,分析ARHGAP44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模型评价其预后价值。采用RT-qPCR方法检测临床样本中ARHGAP44基因表达情况,之后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预测通路,并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算法,计算ARHGAP44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联。结果:在TCGA、GEO数据集及临床样本中,ARHGAP44表达在肿瘤中降低(P<0.001),且与T分期及TNM分期有关(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