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五瓣成形术在蹼状瘢痕挛缩整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传统五瓣成形术在中央三角瓣改良为矩型皮瓣,并于插入切口增加相应辅助切口,设计改良五瓣成形术,行腋窝、指蹼、月国窝瘢痕挛缩畸形整复39例45侧。结果:所有腋窝21例25侧和指蹼、月国窝瘢痕挛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的修复,经1~5年随访,功能和外观满意,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改良五瓣法在皮瓣成活、延长皮瓣方面优于传统五瓣法,是一种蹼状瘢痕挛缩整复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后早期进行瘢痕畸形修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对7例瘢痕增生4—9个月的手烧伤患儿,全麻下采用局部“Z”形瓣成形、“V.Y”推进皮瓣、“M”成形、五瓣成形等进行畸形修复。术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持续时间6~12个月。结果7例指蹼、虎口成形转移皮瓣均成活良好,移植皮片成活良好。6例患儿瘢痕增生引起的畸形均完全纠正;1例1岁患儿瘢痕增生9个月,左手中指中近节指节粘连明显,肌腱挛缩明显,术后中指未能完全伸直,中指中远指节掌曲35°。术后给予手功能锻炼,穿戴弹力手套防瘢痕治疗0.5—1年。3例随访6个月,2例随访10个月,1例随访1.5年,1例随访3年,结果显示植皮区无屈曲挛缩畸形,指蹼、虎口张开无受限,手指张开无障碍。结论小儿手烧伤瘢痕畸形早期手术进行畸形纠正、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谭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3016-3017
目的:分析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功效。方法:运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4-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分别采用瘢痕切除或切开加皮片移植手术、局部皮瓣或皮片移植手术,经过手术治疗,150个手指挛缩畸形患者的病症得到医治、康复,65个指蹼畸形患者的病症也得到修复。结果:通过此次手术治疗,皮片移植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指关节、掌关节功能、指蹼功能都有明显改善,皮瓣法修复指蹼优于皮片法。结论: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治疗的康复疗效很好,手指侧方皮瓣修复指蹼畸形,手术简单,安全性高,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五瓣成形术治疗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3例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采用瘢痕部分切除 +五瓣成形术矫正 ,其中 3例辅助植皮 结果  13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皮瓣全部成活。会阴部瘢痕挛缩松解 ,蹼状粘连解除 ,大腿外展夹角均达到 160°以上。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3~ 6个月 ,皮瓣色泽同周围皮肤 ,质地柔韧 ,皮瓣无挛缩 ,感觉良好 ,会阴部形态满意 ,大小便无影响 ,下肢活动正常。结论 五瓣成形术是矫正会阴部蹼状瘢痕挛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万东  姚明  孙涛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310-1311
目的探讨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方法 23例患者利用肩胛、背部软化瘢痕皮瓣,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将扩张器(600~800ml)植入扩张瘢痕皮肤区并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至达到手术要求;Ⅱ期根据腋窝瘢痕黏连松解后创面大小切取瘢痕皮瓣,皮瓣10 cm~20 cm×20 cm~40 cm,为长方形瓣或舌形瓣,转移修复腋窝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采用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治疗腋窝严重瘢痕黏连畸形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2~18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耐磨,有弹性,与周围皮肤无明显色差,供瓣区愈合好,上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肩胛、背部扩张瘢痕皮瓣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能克服患者皮源有限及供瓣区植皮的缺点,可切取超大瘢痕皮瓣,是治疗严重烧伤后腋窝瘢痕黏连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瓣成形术修复蹼状挛缩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五瓣成形术治疗肢体不同部位的蹼状瘢痕挛缩畸形。方法:将蹼状瘢痕设计为五瓣图形,切开后形成五个组织瓣,相互调换位置,延长其长度,以矫正蹼状瘢痕。结果:28例术后皮瓣均良好成活,功能得到矫正,已恢复原有的形态。结论:该术式具有设计切取容易、皮瓣转移方便、效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12月间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虎口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105例虎口瘢痕挛缩患者,根据伤情,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拇收肌挛缩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植皮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植皮术后虎口再次轻度挛缩,不影响功能。11例应用腹股沟轴形皮瓣和前臂岛状皮瓣修复术后,虎口较臃肿,拇内收有影响,需二次整形。其余病例功能、外观较好。结论 虎口瘢痕切除、彻底松解、虎口创面根据情况选用皮片或皮瓣修复以及术后良好的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深Ⅱ度烧伤病人不接受植皮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加强功能锻炼。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引起的手部虎口瘢痕挛缩畸形,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腹部皮瓣(管)转移,虎口开大成形术,或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1979年,Foucher等人介绍了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手部虎口瘢痕挛缩,但皮瓣应用面积有限。最近,我们根据文献介绍,运用显微外科的方法,切取带掌骨背动脉的逆、顺行筋膜皮瓣,修复治疗虎口瘢痕挛缩取得好结果,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示、中指近节背侧双翼蝶形筋膜皮瓣第2掌骨背动脉发自腕背动脉弓,沿第2、3掌骨间下行,在掌指关节水平发出两组分支,横跨指蹼间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II度烧伤病人不接受植皮而形成增生性瘢痕;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加强功能锻炼。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3年间因手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手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6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皮瓣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遗畸形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12年8月间99例(145只患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9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度烧伤患者拒不接受早期手术治疗而待自然愈合,愈后产生瘢痕挛缩畸形;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机选择较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有效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游离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嘱加强功能锻炼。随访57例(69只患手),4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术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7例虎口、指蹼处术后仍有轻度挛缩,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手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后遗畸形患者个性化、系统全面的进行瘢痕彻底松解、皮片移植或局部成形和皮瓣转移是整复的关键,加强术后康复治疗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吴锦生  战杰  石强  孙鹏  王思夏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03-1104,110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重度虎口挛缩的患者进行彻底松解后,应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进行修复虎口。结果:术后23例皮瓣中22例全部成活,1例术后表皮坏死。换药,脱痂后皮瓣色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良好,弹性佳,肤色和厚度与受区皮肤接近。虎口开大,优良率达100%。结论:前臂骨间背侧皮瓣是重度虎口挛缩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阮艺 《中国医疗前沿》2013,(9):52-52,72
目的探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6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指蹼挛缩患者,患者术中予以挛缩的指蹼处开大,然后采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复缺损.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7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创面愈合不好,予2期植皮修复,创面愈合.总有效率87.5%;经随访,所有患者指蹼重建后的外形尚可,质地较软,指蹼活动可.手掌切口没有出现挛缩的瘢痕,近端关节活动灵活.结论临床观察应用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临床效果好,对主干动脉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手部第一指蹼瘢痕挛缩病例在临床中较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应寻找一种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带第一掌骨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旋转覆盖第一指蹼挛缩松解后的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切取面积5.5cm×2.5㎝.供皮区可直接缝合.结论此种手术方法简单,指蹼外形漂亮,皮瓣质地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源血管的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指屈曲挛缩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瘢痕手指屈曲挛缩及先天性手指腱膜挛缩患者14例。所选病例均沿指两侧方设计指固有动脉角形穿支皮瓣进行整复。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面积1.4 cm×2.0 cm~1.8 cm×2.5 cm。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皮瓣色泽、质地、外观、感觉恢复及手指活动度。结果术后14例皮瓣均成活。除2例指尾端表皮剥脱外,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指端指腹触痛觉,指体两点辨别觉4~6 mm。皮瓣感觉稍减退。结论应用指固有动脉角形穿支皮瓣整复轻中度指屈曲挛缩畸形,具有手术创面小、色质同源,外观形态佳等优点,是整复轻中度指屈曲挛缩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皮瓣转位或移植修复虎口挛缩开大后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26例创伤后引起的虎口重度挛缩患者,根据虎口开大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分别用示指近节背侧转移皮瓣、前臂背侧皮瓣、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趾蹼皮瓣治疗,测量虎口并与健侧对比,评价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经6~12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虎口开大的优良率为79.36%(100/126)。结论不同的外科皮瓣转位或移植是治疗虎口重度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钟书强  朴宏鹰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01-902
目的探讨烧伤后因瘢痕增生引起的指蹼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回顾分析1998~2005间,收治的指蹼瘢痕患者并依据病情挛缩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或多Z字皮瓣、蝶形皮瓣、矩形皮瓣、双三角形瓣等,予以修复。结果本组52只指蹼,采用多种皮瓣修复,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李小军指蹼疗效评价标准[1],与健侧展开度相比较,效果满意。结论对指蹼挛缩者,应尽可能利用周围正常的皮肤或软化瘢痕皮设计小型皮瓣,可达到较稳定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青 《河北医学》2003,9(5):423-424
目的:本文介绍了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与其他方法相较,认为示、中指近节背侧蝶形筋膜皮瓣治疗虎口瘢痕挛缩具有治疗时间短,血供充足皮瓣易于成活,可携带桡神经浅支移位,使皮瓣有感觉神经支配,且皮瓣外观漂亮,结果与结论:适于虎口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