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腹,经阴道和腹腔镜下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特点,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我院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4例(开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腹腔镜组)和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阴道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59.58±27.72)min,开腹组(98.93±33.07)min,腹腔镜组(114.62±33.12)min,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00±87.04)ml,腹腔镜组(142.31±140.42)ml与开腹组(144.29±131.68)ml无明显差异.术后阴式组患者的排气时间(29.5±7.86)h,住院时间(5.75±1.1)d;腹腔镜组(37.23±9.69)h住院时间(6.62±1.4)d;开腹组(45±13.88)b住院时间(7.12±1.46)d,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剔除的肌瘤瘤体直径最大(P<0.05),腹腔镜组与阴式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症更广泛.3种手术各有其特点和适应症.不能完全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4-8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LM)组(n=95)和开腹TAM组(n=92)。LM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使用、术后患病、术后残留、术后复发、再次妊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M组手术时间为83.27±18.63min,明显高于TAM组的55.61±16.45min(P<0.05);L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33±10.26ml)、肛门排气时间(12.89±3.50h)、住院时间(4.36±1.23d)均明显低于TAM组(79.78±9.34ml,26.64±3.77h,8.08±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M组术后镇痛使用率(4.21%)、术后患病率(1.05%)、术后残留率(2.1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32%)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出血少、恢复快,患者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患病率及残留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干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子宫肌瘤7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干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组4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8±15)min,(90±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7)ml、(80±5)ml;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4)h、(48±6)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2)h(、43±2)h;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d、(4±2)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冮悦 《吉林医学》2013,34(16):3136-313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19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98例患者(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15.7±2.6)h,术后住院时间(5.2±3.1)d,术中出血量(70.8±20.4)ml,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为7.1%;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25.6±3.8)h,术后住院时间(8.7±4.3)d,术中出血量(100.6±22.7)ml,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为3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住院时间段,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临床逐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何志章  杜玉秀  席会兰  王昌银 《西部医学》2006,18(5):562-562,564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腔镜组),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病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8.83±16.97)min、(101.14±17.81)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7.86±18.12)ml、(90.29±16.45)ml(P>0.05);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52±5.59)h、(32.60±6.00)h,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7.993,P=0.000);术后病率两组相似(精确概率法,P=0.106);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94±1.49)d、(7.03±1.3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观察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81.03±23.7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83.60±30.4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32.12±25.00)ml,对照组术中出血(86.55±65.24)ml(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1.24±0.76)d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术后平均(2.78±1.32)d体温恢复正常(P<0.01)。观察组术后(7.20±0.86)h肛门排气,对照组术后(41.15±6.02)h肛门排气(P<0.001)。观察组术后住院(4.08±1.02)d,对照组术后住院(7.62±1.62)d(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12月腹腔镜(n=128)与开腹(n=49)子宫肌瘤剔除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止血困难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6.2±20.7)min,与开腹组的(60.2±12.1)min,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2.5±38.7)ml,少于开腹组的(150.5±62.1)ml(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5.8±6.4)h,短于开腹组的(28.3±5.0)h(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正常时间(1.5±1.0)d,短于开腹组的(3.8±1.0)d(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5.0±1.5)d,短于开腹组的(8.0±1.0)d(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希望保全子宫生理功能及身体完整性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蔚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09-3410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52例,观察2组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无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66.13±10.42)min、术中出血量(55.78±10.29)mL、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4.12±5.22)h、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34±1.17)d、住院时间(10.98±1.56)d,少于开腹手术组的(80.22±11.87)min、(119.55±17.23)mL、(42.12±7.45)h、(3.67±1.29)d、(14.23±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复查均康复。结论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优势明显,在合适的患子宫肌瘤且要求保留子宫的人群中,应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同期选取5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依次为(62.7±5.8)mL,(29.4±2.6)h,(5.2±0.8)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痊愈后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为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开腹组(34例)和腹腔镜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是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更具前景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33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32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115±24) min,术中失血量(150.2±180.2)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7.9±4.0)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0.7) d,术后病率6.06%;TAM组平均手术时间(110±31) min,术中失血量(245.6±280.1)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0.2±12.2)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4±0.8) d,术后病率43.75%,LM组与TAM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TAM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2.
陈伟 《吉林医学》2014,(3):465-46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5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21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琳琳 《中外医疗》2014,(22):49-5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4例,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50.5±17.5)min,术中出血量为(50.4±14.5)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4.5±2.7)d,常规组的手术时间为(108.7±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31.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8.5±1.9)d,腔镜组的各项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开腹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我们使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46.3±13.8min、52.6±12.2ml、20.3±3.2h、2.63%和3.15±0.76d。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73.2±11.7min、82.3±17.8ml、41.7±4.6h、44.74%和7.24±1.57d。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出现发热的几率和住院的时间。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汪艳 《安徽医学》2010,31(9):1081-1083
目的通过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术式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子宫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104例,其中59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45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143.29±41.28)ml,与开腹组(139.16±91.17)ml相近(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1.26±11.31)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0.18±10.25)min(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9.1±1.5)h,明显少于开腹组(17.6±2.8)h(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5.52±1.7)d,明显少于开腹组(7.32±2.1)d(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0),明显少于开腹组(2.2%)(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术后恢复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少梅 《当代医学》2013,(7):101-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3.72±10.22)min(、125.22±30.70)mL(、30.87±4.61)h和(6.29±2.06)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镜下操作技术的前提下通过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最大限度保留子宫功能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与传统连续缝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棒球缝合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7.4±8.3)ml,对照组为(94.5±51.8)ml;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21±4.3)d,对照组为(23±2.6)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7±5.3)min,对照组为(78.2±26.9)min;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22±2.4)h,对照组为(29±1.8)h;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3±1.2)d,对照组为(5.2±1.4)d。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余指标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连续缝合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侯顺玉 《中外医疗》2014,(24):93-94
目的探究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并总结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经阴道组,40例腹腔镜组和40例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经阴道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出血量比较中,经阴道组患者出血量为(95.5±0.5)mL,腹腔镜组患者的为(100.5±0.5)mL,开腹组患者为(130.0±0.5)mL,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尤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组为5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为54例患者行经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18.35±2.98)min,术中出血(96.06±1.86)mL,术后排气时间(22.13±0.53)h ,术后住院天数(4.17±0.15)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44±17)min比(65±20)min、(78±14)m L比(108±23)m L、(18±4)h比(34±7)h、(4.1±1.8)d比(7.3±2.9)d,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3%比33.33%,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复发或残留率、症状无改善率以及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患者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迅速,不会增加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