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脑囊虫病的效果。方法:用不同抗囊药物治疗方案,不同抗囊治疗时间,脱水剂和皮质激素及手术进行综合干预。结果:约束抗囊治疗后1年回访,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用药优于单剂用药(P<0.05),接受抗囊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P<0.05),应用脱水剂,皮质激素组和手术组其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应用组(P<0.05),后遗症发生率亦大大降低(P<0.05),结论:四种方法综合干预可大大提高脑囊虫病治愈率,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脑囊虫病头痛及颅高压的方法及结果。方法 选取了颅内压轻度、中度增高的脑实质型及脑膜炎型的脑囊虫病人104例,随机分A组、B组,A组单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5mg(2.5m1),B组用鞘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1ml)和地塞米松15mg(2.5ml)的方法,在服完杀虫药一周后判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头痛的缓解率、杀虫治疗时间、最后颅压正常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1、P<0.05。结论 鞘内注射山莨菪碱10mg(1ml)和地塞米松15mg(2.5ml)的方法,可明显减轻脑囊虫病头痛及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杀虫治疗时的脑功能障碍.减少住院时间,可作为杀虫治疗时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陈文福 《广西医学》2004,26(10):1483-1484
目的 提高对脑囊虫病的CT影像认识及其CT分型在临床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36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结果 根据其CT表现把脑囊虫病分为 :(1)脑炎型 ;(2 )多发小囊型 ;(3)单发囊型 ;(4 )多发小钙化型 ;(5 )小脓肿型 ;(6 )多发小结节状强化型 ;(7)脑室型 ;其中脑炎型、多发小囊型、小脓肿型为抗囊治疗效果最好。结论 典型脑囊虫病不仅在CT检查中得到正确诊断而且CT分型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时间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囊虫病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吡喹酮,B组给予丙硫咪唑15~20 mg/kg,分2次口服,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吡喹酮治疗组总有效率效果优于丙硫咪唑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丙硫咪唑治疗组明显低于吡喹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对脑囊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丙硫咪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  相似文献   

5.
时晓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74-4275
目的 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2组治疗后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的83.3%(P<0.05);观察组雾化吸入时间、痰量减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及联合治疗脑囊虫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吡喹酮、丙硫咪唑单独和两药合用治疗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三组 ,完成治疗剂量后 3个月复诊 ,从头痛、癫痫发作等症状缓解程度及头颅MRI病灶改善情况两方面来判断及评价三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①联合用药组在缓解头痛、控制癫痫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P <0 .0 5 ) ,在头颅MRI病灶改善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药物不良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不伴颅内压升高者 ,吡喹酮与丙硫咪唑合用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综合治疗的干预措施,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应用非营养性吸吮、滴服喂养、抚触疗法、小剂量红霉素等综合措施.两组分别按要求随机抽取60例,男女各30例.结果 干预组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血清胃泌素浓度、静脉持续时间分别为(2.2±0.9)小时、(13.9±3.7)天、(301.5±98.2)ng/L和(12.8±4.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开奶时间和达到足量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平均奶量为(81.3±30.6)ml,高于对照组(70.4±21.7) ml(P<0.05);干预组奶残留量为(1.3±0.6)ml,对照组为(4.2±1.3)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和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为(22.9±7.0)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临床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抗心衰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心衰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心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顽固性终末期心衰的对比,左西孟旦效果更好,可更快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药物治疗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月2月66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即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n=33)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n=33),对比2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炎症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指导、护理操作、用药管理的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3.03%)低于对照组(24.24%),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小儿肺炎病情,促进康复效果提升,避免病情恶化,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脑内囊尾蚴的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438例.根据其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并对各型患者抗囊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8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急性脑炎型21例、单发小囊型47例、多发小囊型98例、大囊与小囊并存型23例、小脓肿型63例、肉芽肿型85例,钙化型34例和混合型67例.脑囊虫病患者经三个疗程的抗囊治疗,80.1%(351/438)患者已治愈,18.5%(81/438)患者已明显好转,但各型患者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X2=58.4,P<0.01).脑内囊尾蚴处于急性期的单发小囊型、急性脑炎型、多发小囊型和大囊与小囊并存型患者抗囊治疗效果较好;而脑内囊尾蚴处于退变期的肉芽肿型和混合型患者抗囊治疗期间虽给予积极的辅助治疗,但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脑内囊尾蚴处于死亡钙化期的患者仅需进行对症治疗.结论 脑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在患者脑组织存在的病理状态,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或定量判定和病人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人院后予以脑出血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比较其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4.76±3.81)、(20.84±3.12)、(18.91±3.17)、(15.27±2.97)分]均较治疗前[(30.17±4.12)、(26.15±3.52)、(29.87±4.26)、(25.76±3.42)分]明显下降(t=2.21、2.26、2.89、3.02,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t=2.32、2.37,P<0.05);同时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总依从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1.76%)(x2=6.35,P< 0.05),并发症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1.18%)(x2=5.92,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BF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脑疲劳综合征提供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综合组30例用四神针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耳压组30例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治疗,2 d/1次,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脑力疲劳程度,评价疗效。结果:综合组治疗前后比较,疲劳程度减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疲劳程度降低优于耳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总有效率达96.7%。耳压组总有效率达8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针配合耳压治疗脑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平阳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48例,B组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43例,C组采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联合注射35例,并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经12个月随访观察,A组优良率81.3%,B组优良率90.7%,C组优良率91.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的3种联合用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鱼肝油酸钠及碘化油合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类型、大小和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127例并发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分析导致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肺部感染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重返PICU率、护理满意率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心理紊乱综合征持续时间及发生率、重返PICU率、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PICU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肺部感染,具有促进患儿恢复、保障护理安全及构建护患和谐关系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3例化疗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外还进行为期8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以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为指标,评价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综合性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总的生存质量以及功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分别为(89.49±10.64)分,(15.73±5.50)分,(19.48±5.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9.68±16.75)分,(12.01±5.81)分,(14.38±4.13)分](P<0.05),干预后乳腺癌患者的恶心及睡眠状况得到改善(P<0.05),疼痛程度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9.03±4.79)分,(30.67±6.12)分]与对照组[分别为(36.15±5.73)分, (42.88±9.4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遵医率、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遵医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干预期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治疗遵医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fX2=4.50,P〈0.051;同时两组步行试验(6mi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升高俨〈0.05或P〈0.01),护理干预组上升值比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下降值比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干预期间护理干预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4.27,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CHF患者的治疗遵医率,改善其心衰症状和心功能,有利于稳定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应对措施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16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药师是否参与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将163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合理应用比例、手术切口感染率、平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 结果 干预组抗菌药合理应用比例为83.5% (71/85),切口愈合优良率为95.3% (81/85),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3)d,治疗费用为(3 784.5±211.8)元;非干预组抗菌药合理应用比例为57.6% (45/78),切口愈合优良率为82.1% (64/78),平均住院时间为(18.5 ±2.1)d,治疗费用为(5 329.7 ±115.6)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导,能显著提高抗菌药合理使用比例,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和综合干预在网络成瘾戒治和病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对150例网络成瘾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综合干预治疗组,并分别于入组前及干预治疗16周后进行网络成瘾和总体表现量表评定.结果 各组治疗后网络成瘾测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心理治疗组(72.13±14.55)分,(37.57±13.71)分,行为治疗组(69.57±15.06)分,(32.95±8.75)分,家庭治疗组(74.56±16.31)分,(35.84±13.03)分,药物治疗组(72.96±18.30)分,(21.19±1.88)分,综合治疗组(78.80±13.82)分,(16.92±2.04)分](均P <0.01);除药物治疗组,各研究组总体表现测评分治疗前后增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 <0.05,<0.01);以网络成瘾减分值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的水准下,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综合干预、药物治疗、上网史,标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454,0.301,-0.139;在以总体表现测评增分值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在α=0.05的水准下,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综合干预、家庭治疗、上网史,标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444,0.256,-0.140.结论 心理、行为、家庭、药物、综合之各种治疗方法戒治网络成瘾均有效,对总体行为表现的改善除药物治疗外其他各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无论是网络成瘾戒治还是总体行为表现的改善均以综合干预疗效最佳;上网史与疗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并发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吸烟、饮酒、监测体质量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黄洁  李承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40-142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28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80例进行观察治疗.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生素、茶碱类、化痰、激素等)、雾化、氧疗或机械通气等.治疗组(n=40),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常规治疗、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方法结合使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测定[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体重指数(BMI)、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所有入选患者观察时间为6个月,采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秩和检验、描述性统计、x2检验、t检验等,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人组时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FEV1%)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营养状况B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使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肺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