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腹腔镜治疗47例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儿均一次性将睾丸放入阴囊,术后住院3d。术后B超随访6个月-1年,睾丸生长良好,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具有睾丸游离彻底,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小儿腹腔型高位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蕾 《淮海医药》2008,26(6):530-531
隐睾病人约20%体表不能扪及睾丸,其睾丸可位于腹股沟管内、腹腔内或睾丸缺如。传统方法是依靠B超或CT检查经手术探查而明确诊断,近年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此类病人的诊治有一定优势。我院2000~2006年对12例17侧术前体表触及不到的隐睾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相应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先天性腹腔型隐睾33例(36侧),左侧13例,右侧17例,双侧3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35 min,住院时间3~4 d,术后一般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腹腔型隐睾下降固定手术可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腔镜对腹腔型隐睾治疗方面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高位隐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患儿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对照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位隐睾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97-199
目的探讨高位与低位隐睾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35例隐睾患儿纳入本研究,高位隐睾在腹腔镜腹腔分离精索后将睾丸拉至阴囊固定,低位隐睾在腹腔镜探查关闭内环口后,将睾丸拉至阴囊并于阴囊开口固定睾丸,记录不同隐睾位置患儿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期间不良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无1例术中转开放式手术,不同隐睾位置患儿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阴囊褶皱能够基本掩盖手术瘢痕,外观形态满意,随访10~17个月睾丸发育良好。不同隐睾位置患儿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隐睾位置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睾丸发育良好,可根据不同隐睾位置选择合适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伟  刘铭  彭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9-240
目的 总结腹腔镜在阴囊高位隐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62例单侧阴囊高位隐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行传统经腹股沟睾丸固定术;观察组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3 min)短于对照组(36m 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囊血肿3例,观察组阴囊血肿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2d;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睾丸萎缩、回缩及患侧腹股沟疝发生.结论 对阴囊高位隐睾患者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可行、简单、快捷且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詹超明 《江西医药》2014,(5):400-40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腹股沟型隐睾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诊治的67例小儿腹股沟型隐睾患儿中的19例患儿采取腹腔镜技术治疗,另48例腹股沟手术治疗。术后并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腹股沟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平均(62.5±5.5)min、(64.5±6.8)min,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8.0±1.5)d、(3.0±1.5)d,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瘢痕平均长分别为3cm、0,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出血发生。两组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下降睾丸回缩或萎缩,亦未见腹股沟斜疝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型隐睾睾丸下降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较开放手术具有微创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隐睾是常见的小儿泌尿系畸形,发病率1/150,而隐睾患儿中触不到睾丸的病例约占20%,以往处理该类病人较为困难,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月应用腹腔镜探查处理触不到睾丸的隐睾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型隐睾患儿47例,脐上横切口,先行腹腔镜探查,根据睾丸发育情况处理:睾丸发育良好者游离精索及输精管周围筋膜,分离皮肤与肉膜,将睾丸牵引至囊袋内,睾丸萎缩者行切除术,睾丸未发育者直接结束手术。回顾性收集分析38例常规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47例患儿中,彩超未定位的隐睾7例全部经腹腔镜准确定位,达到100%。与常规手术治疗组比较,腹腔镜治疗组患儿的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增高(P〈0.05),但是腹腔镜治疗组发烧、阴囊肿胀、切口感染减少,术后抗菌药应用减少(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未发现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效果更好,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开发性手术对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确定二者治疗小儿隐睾的优劣。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于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总计3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组总计30例应用开发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变化,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发性手术对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相比较对照组都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了治疗小儿隐睾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小儿隐睾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腹腔镜下隐睾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减少术后痛苦、切口美观。方法 2009年至2013年,102例腹腔镜下隐睾手术患儿,年龄13岁,平均手术时间1.2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 d。结果 102例腹腔镜下隐睾手术患儿均取得满意手术效果。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患儿痛苦少、术后易护理、康复快等优点,避免了切口裂开等术后并发症,在我院,成为患儿家长乐于接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尹以昌  尹世德 《云南医药》2001,22(5):408-409
隐睾系胚胎期睾丸自腹膜部下降未降入阴曩 ,停留于腹膜后、腹股沟管、阴囊入口所致。该病多用传统睾丸下降后用引线牵引或将下降睾丸固定于大腿内侧的筋膜内 ,待 3~ 6周后解除牵引固定。我院自 1994年以来采用精索、睾丸固定治疗儿童隐睾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64例 ,年龄自 1岁 8月~ 12岁。其中 2岁以下 3例 ,2~ 7岁 4 6例 ,7~ 11岁 13例 ,12岁 2例。右侧隐睾 38例 ,左侧 2 0例 ,双侧 6例。腹股沟管型 5 1例 ,阴囊入口型 11例 ,腹膜后型 2例。就诊时一侧或两侧阴囊内触不到睾丸 ,可在腹股部和阴囊入口处触及滞留的睾丸 ,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在小儿高位隐睾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n=38)和腹腔镜组(n=49)。开腹组接受传统手术入路开展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开展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4%,低于开腹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高危隐睾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男性 ,3 0岁 ,因婚后 2年不育体检发现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入院 ,B超及CT检查腹腔型内及双侧腹股沟区未发现睾丸 ,术前诊断为双侧腹腔隐睾可能。 2 0 0 2年 9月 2 8日行腹腔镜探查术 ,首先从脐部置入观察镜 ,于脐膀胱韧带两侧 ,膀胱后外方分别看到两睾丸 ,左侧约 1cm× 1cm× 1cm ,右侧约 1 5cm× 1cm× 1cm ,在观察镜的引导下 ,分别在两侧脐与髂前上脊连线的中点和脐下 5cm刺入Trocar。切断双侧睾丸引带 ,切开后腹膜 ,游离双侧精索 ,将睾丸分别牵引到外环口处 ,于该处切开皮 2cm将睾丸拉出 ,作一皮下逐道至阴囊上…  相似文献   

15.
隐睾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病,发病率在早产儿中为30%。对不能触及睾丸的隐睾,以往多依靠体格检查、B超、CT造影、激素测定等检查,均有较大的误差。传统采用腹股沟探查术,创伤大,手术时间较久。而在腹腔镜下检查,其准确率达95%,而且可以确定睾丸在腹腔的位置,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的走行确定有无睾丸和管状睾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睾手术治疗方法。方法49例隐睾采取下腹横纹切口、保留睾丸鞘膜、腹膜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等方法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49例患儿54侧睾丸均在无张力下拖至阴囊,伤口愈合良好。随访未出现睾丸萎缩及回缩等并发症,伤口美观。结论下腹横纹切口、保留睾丸鞘膜、腹膜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治疗较高位置的隐睾,既达到了治愈隐睾,也达到了美容的目的,是一个较好的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的疗效,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经验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小儿隐睾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两组,开放手术组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6例;腹腔镜手术组为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区的外观美学及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区的外观美学、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手术成功率高、平均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临床疗效好、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的优点,尤其是对腹腔型、双侧型隐睾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隐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例隐睾患儿,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不同位置隐睾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4例患儿中7例为腹腔型隐睾(窥视睾丸), 1例为腹股沟型隐睾,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术;2例合并疝气,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疝囊高位结扎术;2例睾丸萎缩,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术;1例为无输精管和血管发育不良睾丸,行Shehata分期牵引睾丸固定术;1例合并脐疝,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脐环结扎术。手术时间为35~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术后1~2 d出院;术后随访4~12个月,未见睾丸回缩、萎缩、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放手术更早、更容易地诊断出无法触及或较难触及的隐睾等疾病,诊断正确率较高,也有利于患儿早期治疗。腹腔镜由于其放大视野、便于精细操作等特点,不仅可以为小儿隐睾临床手术提供精准诊断,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组织分离松解,保护组织血管,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Ⅰ期手术治疗腹腔型隐睾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腹腔型隐睾行Ⅰ期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全组患儿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3d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彩超检查均提示睾丸位于阴囊内,血运良好,无睾丸萎缩、回缩。结论腹腔镜下Ⅰ期手术治疗腹腔型隐睾避免了开放手术时的盲目性探查,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00例隐睾症的治疗进行了改进。认为术中充分游离精索,沿捷径引降,妥善固定睾丸和精索是有效的方法。本文对隐睾切除的适应证及治疗年龄、激素的配合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