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肺动脉高压(PH)患者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含量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临床价值。方法:82例先心患者以肺动脉压超过2kPa为PH组.小于2kPa为非肺动脉高压(Non-PH)组,另选择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取外周血测ANP,取外周及心脏多部位血测ET。结果:(1)血浆ANP:PH组与Non-PH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2)血浆ET:外周静脉、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等部位血浆ET水平PH组显著高于Non-PH组、对照组,其中左心房ET水平最高(P<0,01)。结论:(1)先心PH使心房容量及压力负荷增加,促进ANP释放增加。PH时内源性ANP增多实为代偿机理。(2)ET在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对PH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ET可以引起ANP释放,再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ET效应,两者对心血管作用互为桔抗,互为制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抗野百合碱(MCT)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H)及对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和影响。方法给SD大鼠一次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PH模型,3周后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8天,然后用孙波法测定肺动脉压,用放免测定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中ET及NO的含量。结果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模型效果确切,平均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心脏重量比、肺湿/干重比值增大,与对照组相比,JP〈0.001[(20.47±1.22):(11.02±1.21)];使用心脉隆治疗后,肺动脉压有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12.31±1.12):(18.47±1.32),血浆中ET明显升高,NO下降(P〈0.01)。结论MCT造成肺动脉高压模型效果确切,心脉隆注射液对MCT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同时使血浆中NO明显升高而ET下降,说明心脉隆注射液降低肺动脉高压与其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物高压大鼠肺动脉压,肺血管重构及血浆内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低氧4w后伴高二氧化碳2w组(HH),HH后吸空气3w组(HC)与HH后氧疗3w组(HO)。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空间隔重量比(RV/LV+S),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及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变化。结果:(1)mPAP,RV/V S及血浆ET-1浓度:HO组比HC组明显降低(P<0.01)。(2)mPAP与血浆ET-1呈良好的相关性。(3)光镜下HH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明显狭窄,HO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明显减轻,中膜平滑肌层变薄,管壁较均匀一致。结论:长期氧疗可明显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ET-1的浓度及肺动脉压,减轻肺血管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髓质素等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脑钠素(BNP),内皮素(ET—1),心钠素(ANP)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与缺氧的相互关系。方法 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为A组,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为B组,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C组。3组患者分别空腹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DM、BNP、ET-1、ANP。并抽取桡动脉血送检血气分析,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测肺动脉压。结果 3组患者肺动脉压及ADM、BNP、ET-1、ANP的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且ADM、BNP、ET-1及ANP的含量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与氧分压呈负相关。结论 ADM,BNP,ET-1及ANP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他们相互作用使肺动脉压达到平衡。ADM及BNP的增高可以对抗ET-1及ANP升高对肺血管的收缩作用,是维持肺循环稳定的代偿机制。提示ADM及BNP可能将成为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一个新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在先天性心脏病(COH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左向右分流型COHD患儿分为三组:其中无肺动脉高压组2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5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液中NO和ET-1含量,计算NO/ET—1比值。结果CHD组血浆ET-1水平(46.18±2.541pg/ml)高于对照组(25.75±3.87pg/ml),P〈0.005;血清NO浓度(23.82±6.46μg/ml)低于对照组(37.27±2.47μg/ml),P〈0.001;NO/ET—1的比值(0.68±0.39)明显低于对照组(1.18±2.80),P〈0.001。CHD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NO浓度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P〈0.001),肺动脉压力的程度和NO/ET—1的浓度呈负相关(r=-0.813,P〈0.001)。结论COHD患者血浆ET—1浓度的升高和NO浓度的降低及NO/ET-1比值降低,在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钠肽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整体给药和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和离体肺动脉的等长张力变化。结果:VNP,CNP和ANP都能有效降低大鼠慢性HPH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5-P<0.01;除CNP外,VNP和ANF均能明显降低肺血管阻力(PVR),P<0.05-P<0.01,其中VNP降低mPAP和PVR的作用明显大于CNP和ANP;VNP,CNP和ANP对体循环血压(mCAP)和心率(HR)均无明显影响,P<0.05,VNP,CNP和ANP对离体肺动脉均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但不受内皮细胞的影响;在浴槽内预先加入优降糖或心得安可显降低肺动脉对VNP和CNP的最大舒张反应(Rmax),P<0.05-P<0.05,而对ANP却无明显影响。结论:VNP对大鼠慢性HPH具有显的治疗作用,它是一个新型的、强效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松驰多肽,较CNP和ANP更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钠素(ANP)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方法:对68例EH患用氯沙坦治疗2周,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2周,用放免法测定ET-1、AngⅡ及ANP,并与30例健康作比较。结果:EH患ET-1、AngⅡ及AN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H患经氯沙坦治疗后ET-1、AngⅡ及ANP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T-1、AngⅡ及ANP在EH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治疗EH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及与内皮素(ET)、心钠素(ANP)的关系。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心肌肥厚组。均在术后6周观察尾动脉收缩压(SBP),左心系数(左心室重/体质量)的变化,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血浆ADM、ET、ANP水平。结果心肌肥厚组与假手术组比较,SBP、左心系数、血浆ADM、ET、ET/ADM比值及ANP含量明显增加(P〈0.01)。ADM、ET、ANP与左心系数呈正相关,ADM与ET、ANP呈正相关。结论血浆ADM、ET及ANP的变化共同参与了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过程。ET、ADM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可能是心肌肥厚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肺心病患者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钠素(ANP)的作用及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ET-1、AT-Ⅱ、ANP主动脉血氧分压值,并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的ET-1、AT-Ⅱ、ANP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P<0.05,P<0.01)PaO2显著低于健康人。PaO2于AT-Ⅱ存在负相关,AT-Ⅱ与ANP存在正相关,PaO2与ANP及ET-1无相关性,ET-1与ANP、AT-Ⅱ无相关性。提示低氧为肺心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AT-Ⅱ、ANP、ET-1的可能与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AT-Ⅱ、ANP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压缺氧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尾加压紊(UⅡ)及血浆内皮素(ET,以探讨UⅡ、ET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实验证明: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P)明显升高,血浆UⅡ含量明显升高,血浆UⅡ含量与肺动脉压之间无明显正相关;血浆ET明显升高,血浆ET含量与肺动脉压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产乐内皮素、心房钠尿肽含量改变并探讨其机理。复制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测定法观察其血浆、心肌组织ET和ANP含量。结论肺动脉高压时,ET与ANP的合成及释放增加,两者作用相互对抗,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中心房钠尿肽(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低压、低氧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HPH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表达的变化.结果: 慢性HPH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表现, 即低氧3 wk>正常>低氧2 wk.结论: 在慢性HPH形成过程中,随着肺小动脉壁的增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先降低后增高.其变化可能与慢性HPH过程中肺动脉压升高和肺小动脉壁的结构重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对照WKY大鼠各10只,分别测定血浆中NO(?)/NO (?),MDA及ET水平,分析血压与ET、NO及MDA与NO的关系。结果SHR血浆中的NO(?)/N0(?)、ET、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SHR血压与ET水平独立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855(P<0.01),MDA与NO(?)/NO(?)正相关(r=0.8714,P<0.01)。结果提示,ET水平升高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浆NO升高是一种代偿反应,但NO过度升高参与高血压的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68例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肾衰组ET、ANP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或P〈0.05)。中医辨证分型显示:ET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紧气虚;ANP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结论:血中ET、AN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升高可以反映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与中医辨证发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观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各30例。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组(下简称肺心加重组)血浆ET及A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及P<0.05),且ET水平与ANP及PaCO2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而与P3O;及pN呈负相关(r=-0.95P<0.01;r=-0.53P<0.05);肺癌组ET,ANP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ET与ANP呈正相关(r=0.79P<0.01)。此结果提示在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和高碳醚血症可能是ET合成、分泌的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6.
对67例临床和CT确诊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患儿进行了2~4年的随访观察,并定期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和智能测定。结果显示,硬膜下出血的患儿预后最好,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次之.脑室内出血预后最差。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小于6分,且持续低分者神经系统预后差.就颅内出血部位、出血诱因对ICH远期预后影响的意义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内皮素(ET)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血压大鼠(WKY)体内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本文选用SHR和WKY大鼠各10只,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浆、脑组织和主动脉血管组织中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发现SHR血浆、脑和主动脉中ET量均显著高于WKY组(P分别<0.01);WKY组脑较血管组织含量低(P<0.01),SHR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内皮素不同组织分布的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瓦皮素(ET)和心钠素(AN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尿毒症患者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不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EPO组及尿毒辣症非透析组,以上3组各自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正常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和ANP水平。结果:所有尿毒症患者血浆ET-1和AN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使用EPO组血浆ET-1和ANP水平高于维持特性血液透不使用EPO组(P<0.05);各组中高血压亚组的血压ET-1水平及ET-1/ANP比值均高于其相应的患者的高血压同 浆ET-1水平井高升以及ET-1和ANP比值的增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Tostudytheinterelationbetweennitricoxide(NO)andendothelin1(ET1)inexperimentalacutehypoxicrats,andtoevaluatetheme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